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本課除進行相關論述的學習與評析外,亦將針對當今全球與在地風險溝通關鍵議題進行耙梳。課程結構安排主要包括以下二大部分:(一)風險溝通原理與策略;及(二)風險溝通的實踐:關鍵議題個案分析。
本課程所囊括的風險溝通個案將從當今兼具在地與全球高度風險爭議的議題著手,包括疫苗傳播、氣候變遷、能源與淨零轉型、永續與企業社會責任等。討論議題亦可依修課學生興趣進行彈性調整。除此,我們會推薦與課程相關的演講或相關活動,歡迎同學參加。
能力項目說明
人類邁入二十一世紀,一方面科學與科技快速發展,如基因改造、奈米技術、網際網路、社群媒體、虛擬實境、大數據運算及人工智慧等;另一方面,卻也必須面對氣候變遷、傳染病疫情等涉及環境與健康之科學不確定性,以及科技發展所引發的社會爭議。這些議題與事件促使企業界更加重視非財務因素(如環境與社會風險)對企業長期發展的影響,進而推動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及治理(Governance),即所謂ESG的永續發展指標。ESG的範疇也從企業的永續責任,逐步擴展到政府部門與公共政策、學術與教育機構、乃至個人與社群。
在當前充滿不確定性的「風險社會」中,傳播領域有必要深入理解此一關鍵議題。本課程即從傳播的視角出發,聚焦ESG浪潮下的風險溝通原理、策略與實務,協助同學掌握各類風險議題中的社會責任與溝通策略,培養風險因應及信任建立的能力,協助企業及各類組織有效傳達其永續價值,增進公眾的共識與參與。此外,本課程期望激發同學對風險溝通的關注,培養敏銳的觀察力,以更多元的視角檢視社會現象,並在探究未來發展時,能站在更高、更宏觀的位置,擴大視野,培育能引領社會意見的傳播菁英人才。
週次 |
課程主題 |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
教學活動 |
|
1 (9/6) |
課程介紹 |
|
講授/討論/自我介紹 (徐美苓、 |
|
(一)風險溝通原理與策略 |
||||
2 (9/13) |
風險溝通概論 |
主要讀物:
|
講授/分組或全班討論活動 (徐美苓) |
|
3 (9/20) |
風險的社會建構:擴大與隱匿效果 |
主要讀物:
|
講授/分組或全班討論活動 (徐美苓) |
|
4 (9/27)
|
人們如何判斷風險 |
主要讀物: 康納曼(2018)快思慢想,洪蘭譯,天下文化。第1-3;10-13章。 |
講授/分組或全班討論活動 (施琮仁) |
|
5 (10/4)
|
不實訊息與事實查核 |
主要讀物:
|
講授/分組或全班討論活動 (施琮仁) |
|
6 (10/11)
|
框架與決策
|
主要讀物:
|
講授/分組或全班討論活動 (施琮仁) |
|
7(10/18) |
生態、社會行動與風險溝通 |
主要讀物:
|
講授/分組或全班討論 (徐美苓) |
|
8 (10/25)
|
假日 |
台灣光復暨古寧頭大捷紀念日 |
|
|
9 (11/1)
|
科技與倫理 |
主要讀物:
|
講授/分組或全班討論活動 (施琮仁) |
|
10 (11/8) |
環境友善行為實踐 |
循環經濟與永續發展 |
客座演講(吳欣倫,資源循環台灣基金會專員) |
|
11 (11/15) |
社群媒體、虛擬實境與風險溝通
|
主要讀物:
|
講授/分組或全班討論活動 (施琮仁) |
|
(二)風險溝通的實踐:關鍵議題個案分析 |
||||
12 (11/22) |
疫苗的風險溝通 |
主要讀物:
|
講授/分組或全班討論 (徐美苓) |
|
13 (11/29) |
氣候變遷的風險溝通 |
主要讀物:
|
講授/分組或全班討論 (徐美苓) |
|
14 (12/6) |
淨零碳排、能源轉型與風險溝通 |
主要讀物:
|
講授/分組或全班討論 (徐美苓) |
|
15 (12/13) |
永續與企業社會責任 |
介紹與討論企業永續ESG及如何透過永續行動盡到對社會及經濟的社會責任,並維繫其企業形象。 |
客座演講(講者:瀚宇彩晶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永續發展暨策略行銷中心企業永續ESG處李禛惠處長) (徐美苓) |
|
16 (12/20) |
期末口頭報告 |
就選擇的風險溝通個案分析,進行課堂口頭報告。 |
(徐美苓、 |
出席是上課學習的核心條件格。若因不可抗拒理由無法上課,請依據事由至政大請假系統正式請假並附上相關證明檔案。
藉由課堂討論,同學可以相互激盪出許多不同的想法,讓上課內容更為豐富。因此,授課教師將就主要閱讀內容及相關個案安排課堂或小組討論或其他活動。此外,本課程活動均需同學積極參與,以發揮學習效果。每週活動之成果,請於每週課程結束三日內上傳至Moodle。
期末報告以個案分析形式為主。在個案分析報告中,請選擇一項與環境、科技或健康風險相關之議題,並選擇一個機構(例如衛福部、主婦聯盟等),運用本課程所學之風險溝通概念或原理進行分析,說明如何針對該事件進行風險溝通,包括溝通策略為何、如何運用媒體、溝通策略之成效與缺失、可能之改進策略等,長度以15頁為原則。本個案分析將於學期末進行口頭報告,另須繳交書面報告,書面報告繳交時間將另行公布。
書名 Book Title | 作者 Author | 出版年 Publish Year | 出版者 Publisher | ISBN | 館藏來源* | 備註 Not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