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財政與貨幣政策

Course Name: Fiscal Policy and Monetary Policy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3.0

學分數

Credit(s)

4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本課程的貨幣政策部分佔 33%,由朱琇妍老師授課。

貨幣政策部分將介紹當代貨幣與金融政策的相關理論與實務。在課程內容上,我們除了延伸大學部總體及貨幣銀行學的內容外,也將進一步帶領同學蒐集實際的資料,並運用這些資料來驗證課堂上所學相關的貨幣、金融政策理論與實務。透過這門課的學習,同學將具有分析政府貨幣與金融政策效果的能力,並且能夠搜集並運用實際的貨幣與金融資料,建立起同學們日後研究相關議題的能力。

本課程的財政政策部分占67%,由黃明聖老師授課。

1. 瞭解財政政策之理論基礎。

2. 介紹台灣的財政政策。(第一部分收入面,第二部分支出面)

3. 探討國外的財政政策。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1. 瞭解貨幣政策理論。

    2. 瞭解台灣貨幣政策實證。

    3. 瞭解財政政策之理論基礎。

    4. 瞭解台灣的財政政策。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一、  貨幣政策 (占33%,上課共6週, 上課時間: 星期六 14:00--17:00)

    1. (9/6)      貨幣與貨幣市場

    2. (9/13)    匯率與國際金融

    3. (9/20)    中央銀行

    4. (9/27)    教師節連假

    5. (10/4)    中秋節連假

    6. (10/11)  國慶連假停課

    7. (10/18)  期中報告

     

     

    二、財政政策 (占67%,上課共10週,上課時間: 星期六 14:00--17:00)

    1. 支出面: 公共投資與消費   

    2. 政府收支之效果。  

    3.  支出面歷史 (台鐵等)。  

    4.  嘉南大圳 。  

    5.  台灣高鐵與英法隧道。  

    6.  外賓演講:  汙水下水道

    7. 濟貧 : 施乾,清水照子  

     

    8. 收入面: 效率與公平。 

    9.  所得稅制度。  

    10.  消費稅制度。

    11.  財產稅制度。 

    12. 期末考。

    本課程授課老師將安排6小時自主學習課程進度,將於學期課堂公告。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33%

    講述 Lecture

    33%

    討論 Discussion

    34%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貨幣政策部分 (33%), 其中:

    1. 期中報告   60%

    2. 課堂作業   40%

    財政政策部分67%,其中:

    1. 期中考     33%

    2. 作業        33%

    3. 課堂表現   34%

     

    經 108.01.17 (四) 行管碩第 100 次學程委員會會議決議,「學程辦公室點名,四次缺席 (含) 以上者,本課程修業成績視為不及格」。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財政政策 :

    黃明聖 (2024),臺灣財政演義,第1版,台北: 雙葉書廊。(建議購買)

    黃明聖,黃淑惠  (2024),租稅法規----理論與實務,第15版, 台北: 五南圖書公司。

    黃明聖,  施  燕  (2018),  總體經濟學,  台北: 雙葉書廊。

    貨幣政策 :

    李怡庭 (2021),貨幣銀行學,第4版,雙葉書廊。

    黃志典 (2024),貨幣銀行學概論,第7版,華泰文化。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本課程可否使用生成式AI工具Course Policies on the Use of Generative AI Tools

    有條件開放使用:請註明如何使用AI協助完成作業或報告。 Conditional Permitted to Use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