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因應政經、社會及環境問題的快速變遷及複雜化之挑戰,有賴政府、企業及民間等公私協力的夥伴關係(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共同解決。為協助政府部門提供公共服務,並為維持作為社會價值缺口的支持性部門,及自主性運作,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 因應而生,更在全球各地欣起熱潮。後疫情時代,台灣社會面臨人口老化、少子化;在環境面向,全球推動ESG及因應氣候變遷推動淨零碳排的政策下,社會企業也發揮其社會支持的功能,其發展更是可期。
在台灣社會企業的發展,政府已宣示2014 年為「社企元年」,並整合相關部會部會現有政策,公佈了「社會企業行動方案(103-105 年)」。以營造有利於社會企業創新、創業、成長與發展的生態環境;並於2018年核定「社會創新行動方案(107-111年)」,建立社會創新友善發展環境,發掘臺灣創新多元發展模式,並扣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及ESG的推動方向;近來社會企業更積極參與淨零碳排政策之落實。
尤其針對國內區域及城鄉發展差距日益擴大,引發社會、就業、及環境的議題,政府推動地方創生,在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畫中,社會參與創生是其中重要的推動策略之一,鼓勵及扶持地方社會企業創業,基於地方共好目標,創造就業機會及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達成均衡台灣的目標。
爰本課程將以永續力、文化力及地方創生等主軸,探討社會企業如何貢獻協助解決社會問題。
能力項目說明
社會企業專題的課程從宏觀與微觀的角度來探討如何借助社會企業協助社會議題;社會企業的價值、趨勢、方法與實務。希望藉由觀念理論及方法的學習,案例的探討,以及創業計畫的演練, 培養學生對社會企業與趨勢及其應用的深度認知、養成專業能力及觀察技巧、掌握時下脈絡趨勢,以培育社會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及增進行政部門人才之社會企業專業知能,以期有助於相關支持政策之擬定。
週次 |
課程主題 |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
教學活動與作業 |
1 |
課程介紹 學生自我介紹 (6/28上午) |
課程介紹 我的家鄉+我的工作+我關心的社會議題SDGs) |
|
2 |
後疫情時代社會經濟發展議題 什麼是社會企業?
(6/28下午) |
|
教師專題講授 同學討論 |
3 |
社會企業的發展 (7/5上午) |
|
教師專題講授 同學討論 |
4 |
社會企業創業計畫
(7/5下午) |
|
教師專題講授 同學討論 |
5 |
永續力 ESG與社會企業
(7/12上午) |
|
教師專題講授 同學討論 |
6 |
實踐SDGs及淨零碳排與社會企業
(7/12下午) |
國家發展委員會等(2022),臺灣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 |
教師專題講授 同學討論 |
7 |
(7/19上午) |
|
教師專題講授 同學討論 |
8 |
(7/19下午) |
|
教師專題講授 同學討論 同學報告:學期報告第一次構想 |
9&10 |
台灣的社會企業&地方創生個案1 (8/2全天) |
坪林有機茶園 喝茶護水庫--慈心淨源茶 水寶盆種樹造林--慈心基金會&社會企業,增碳匯及恢復地球生機 |
實地參訪 案例討論 |
11 |
國際社會企業個案介紹1 8/9上午 |
泰國社會企業類型與個案介紹:織布品牌和創意旅遊(對照烏來泰雅織布+烏來走讀小旅行 ) 菲律賓社會企業類型與個案介紹+台灣的移工社會企業(one-forty) |
教師專題講授 同學討論 |
12 |
國際社會企業個案介紹2 8/9下午 |
印尼的社會企業與個案介紹 +台灣清真飲食認證推廣 加拿大社會企業個案類型與介紹:環境與永續發展+日本北海道社會企業個案類型與介紹: |
教師專題講授 同學討論 |
13 |
國際社會企業個案介紹3 8/16上午 |
社企流永續類個案+溪州尚水友善農產與農鄉重建 |
教師專題講授 同學討論 |
14 |
台灣的社會企業個案2 8/16下午 |
天空的院子:從民宿、社區到小鎮的社會省思實踐之路 何培鈞,小鎮文創創辦人,跨域、跨國共生,透過區塊鏈技術整合地方創生經驗,致力於打造台灣成為「亞洲創生數位匯流中心」。 |
教師專題講授 同學討論 |
15 |
台灣的社會企業個案3 8/23上午 |
台灣原住民族社會企業+原民會的百萬創業精進計畫 |
教師專題講授 同學討論 |
16 |
學期報告 第二次 8/23下午 |
創新策略及社會企業創業計畫專題口頭報告與討論 |
同學分組報告 討論及評析 |
本課程授課老師將安排6小時自主學習課程進度,將於學期課堂公告
1.社會議題的解決,需跨域合作、治理及共創。本學期課程將採取分組學習、討論及報告方式進行。同學分為6組分組原則:盡可能跨組來編組,包含不同行政與產業別。
2.上課分享及參與討論(30%)。
3.學期報告(50%):選定一空間單元,針對其發展議題,提出地方創生或永續發展的社會創新策略及社會企業創業計畫。期中及期末進行完整報告分享,時間為20分鐘。
4. 出席課程與小組活動(20%)。
|
https://www.seinsights.asia/ 社企流(2012-)永續發展與社會創新在台灣日漸蓬勃,帶動產官學界支持和社會大眾的關注,是未來不可忽略的一股趨勢。社企流為華文界最大、最具影響力的社會企業平台/社群,從 2012 年 2 月以來,致力於推廣、連結並支持社會創業(Social Entrepreneurship),成為促進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關鍵力量。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2021-) https://twrr.org.tw/ 以打造資源媒合平台,推動台灣地方創生之發展為目的。結合產、官、學、研、社及新創等資源,進行台灣地方創生領域之人才深化培力、各類資源媒合、商業機制串聯等工作。建構跨領域社區參與平台,先從了解社區需求, 進而凝聚社區意識,協助地方特色的發掘,吸引產業進駐及人口回流、不外流,繁榮地方,進而達成促進城鄉及區域均衡適性發展的地方創生目標。立志成為全世界了解台灣地方創生現況的最大入口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