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本課程係運用政策分析方法,針對公共政策問題的癥結,提出創意與可行的政策方案,以備決策者諮詢顧問之科學。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有二:(一)透過政策分析的概念與方法,建立分析公共政策的基本技巧與知識;(二)透過實際個案的討論,以掌握如何將政策分析應用於公共問題上,以提高政策分析之能力。
本課程之最終目標為加強學習者對於公共政策的分析與批判能力,以培養學習者成為一位專業的政策分析師(policy analyst),俾設計有效的對策,解決社會問題,為民眾謀福利。
能力項目說明
完成課程,學⽣預計達成以下⽬標:
1. 識別政策問題,並使⽤各種分析⼯具和⽅法,理解政策研究中的關鍵概念,並將其應⽤於特定問題/環境。
3. 了解如何在不同的政治和地理環境中對政策問題提出問題以及如何設計,實施,監控和評估政策對策。
4. 參與政策設計與規劃,包括基於證據的⽅法以及對衝突議題的解決策略。
5. 具備能⼒撰寫針對不同受眾的公共政策。
週次 Week |
課程主題 Topic |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Content and Reading Assignment |
教學活動與作業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Homework |
學習投入時間 Student workload expectation |
|
課堂講授 In-class Hours |
課程前後 Outside-of-class Hours |
||||
1
|
政策管理的政治與法律環境 |
陳志瑋譯(2015) 第 2 章 |
講授 個案討論 |
3 |
3 |
2
|
府際關係 |
陳志瑋譯(2015) 第 3 章 |
講授 個案討論 |
3 |
3 |
3
|
政策方案規劃 |
陳志瑋譯(2015) 第5章 |
講授 個案討論 |
3 |
3 |
4
|
政策決策 |
陳志瑋譯(2015) 第6章 |
講授 個案討論 |
3 |
3 |
5
|
組織與領導 |
陳志瑋譯(2015) 第 7、8章 |
講授 個案討論 |
3 |
3 |
6
|
執行 |
陳志瑋譯(2015) 第 9 章 |
講授 個案討論 |
3 |
3 |
7
|
解析政策把脈術 |
公共政策(2022):第6章 |
講授 個案討論 |
3 |
3 |
8
|
政策類型與工具運用 |
公共政策(2022):第12, 13章 |
講授 個案討論 |
3 |
3 |
9
|
量化與質化的政策評估 |
公共政策(2022):第10章 |
講授 個案討論 |
3 |
3 |
10
|
政府或民眾取向的政策行銷 |
公共政策(2021):第15章 |
講授 個案討論 |
3 |
3 |
11
|
政策目標 |
朱道凱譯(2007):第2、3章 |
講授 個案討論 |
3 |
3 |
12
|
政策問題 |
朱道凱譯(2007):第4、6、7章 |
講授 個案討論 |
3 |
3 |
13
|
政策問題 |
朱道凱譯(2007):第4、6、7章 |
講授 個案討論 |
3 |
3 |
14
|
政策問題 |
朱道凱譯(2007):第9、11、12章 |
講授 個案討論 |
3 |
3 |
15
|
政策解答 |
朱道凱譯(2007):第13、14、15章 |
講授 個案討論 |
3 |
3 |
16
|
政策解答 |
朱道凱譯(2007):第13、14、15章 |
講授 個案討論 |
3 |
3 |
本課程授課老師將安排6小時自主學習課程進度,將於學期課堂公告
課堂出席與參與 60%
課堂報告 40%
經108.01.17(四)行管碩第100次學程委員會會議決議,「學程辦公室點名,四次缺席(含)以上者,本課程修業成績視為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