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日文法學名著選讀(四)

Course Name: Selected Reading in Japanese Legal Materials (Ⅳ)

修別:群

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3.0

學分數

Credit(s)

25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本課程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中(約3-4週),由授課教師針對基本文法(主要包括動詞、形容詞、形容動詞的活用)以及有助於精準解讀日文句子的重要觀念(文章與句子的結構、文節與文節的關係、句子中的「事實」和「語境」)與分析方法,進行扼要的體系性複習和說明。

  第二階段中(約6-7週),將閱讀前北海道大學法學部五十嵐清(いがらし きよし,1925-2015)教授所著《法学入門》(日本評論社)第四章「法と法学の発展」內關於近代以來日本法制、法學發展的介紹(「わが国における法と法学の発展」)。

  第三階段中(約6週),將閱讀東京大學法學部米倉明(よねくら あきら,1934-)榮譽教授所撰《特別養子制度の研究》(新青出版)內摘選的專論(會提示文中的若干內容因民法修正而應進行的相應調整)。

  藉由第二、三階段日文法學文獻的翻譯與解析,希望可以活用第一階段的知識與技巧,提升同學們的日文法學文獻閱讀能力,同時對於日本近代以來的法制發展,以及與我國民法大不相同的收養制度,具有概括的認識。

  關於課程進行的形式,第一階段主要是由老師講解,並適時讓同學進行例文演練。第二、三階段中,以較偏向精讀的方式,由選課同學負責朗讀特定文獻內容,分析文句的大致結構及重要文法,並翻譯、解釋其意涵,而後由授課教師針對文句結構、文法及文章實質內容、若干發音重點等,做總結性的解說,並帶領同學們一同朗讀文章。

  本課程側重於日文文獻閱讀理解方法的養成或提升,希望同學們對於文法觀念、文節之間的關係、文句解析技巧等有較充分的掌握後,在自行閱讀法學文獻時,有能力較「精確地理解」全文的意義,而非只是含糊地「推測」文獻所傳達的大致意思。

【重要補充說明】    

  1. 本課程名稱後方之編號(四),僅為與(一)(二)(三)等課程的內容進行區別之用,與課程難易度無關。惟修習本課程,需具備一定程度之現代日語文法基礎,開始修課時,「至少」應具備以下能力:①大致上理解動詞的「活用」(熟悉活用、有能力還原文章內動詞等活用語的「終止形」=「辭書形」=「基本型」,乃是使用辭典查詢生字的必要條件)及五段動詞(第一類動詞)的「音便」;②對於日文的三種基本句型=「名詞句」、「動詞句」、「形容詞及形容動詞句」,能夠完全理解並熟悉其結構(因所有句子都是這三種基本句型的擴張或結合),例如:

【名詞句】私は大学生だ。

【動詞句】お母さんが妹を褒めた。

【形容詞句】京都の春は美しい

【形容動詞句】この花は綺麗だ。

  1. 選修本課程的同學,依碩士班課規表須具備以下要件之一:曾修習大學部日文課程4學分以上;通過本系舉辦之日語能力測驗。
  2. 但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視為通過前項第款之日語能力測驗:「日本語能力試驗JLPTN3以上合格;參加財團法人語言訓練測驗中心舉辦之「FLPT日語能力測驗」,筆試項目總分150分以上。
  3. 課程教材請於開學後至政大影印部購取。每次開課教材內容皆有修訂,請勿沿用舊版。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1. 認識日文文節與文節之間的各種關係,並且對於文句的結構,具有一定程度的分解能力。
    2. 對於日本近代以來的法制、法學發展,以及日本民法上的收養制度,具有大致的認識。
    3. 有能力較精準地自行閱讀日文法學文獻。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週次

    課程主題

    課程內容

    教學活動與作業

    學習投入時間

    課堂講授

    課程前後

    1

    09/02

    課程介紹及重要文法回顧

    • 課程說明
    • 重要文法回顧
    • 課程教材

    請事先預習第「貳」部分。

    3

    6

    2

    09/09

    重要觀念講解(一)

    • 文章的結構與「文節」的概念
    • 文節與文節之間的關係
    • 各個格助詞的作用
    • 各個接續助詞的作用
    • 課程教材

    請事先預習第「參」部分

    3

    6

    3

    09/16

    重要觀念講解(二)

    • 日文句子中的「事實」和「語境」
    • 各種助動詞表現的意義和「語境」
    • 從「事實」和「語境」的角度理解「は」「が」的差異
    • 課程教材

    請事先預習第「肆」部分

    3

    6

    4

    09/23

    文獻讀解

    • 文句的分析方法
    • わが国における法と法学の発展(1
    • 課程教材

    3

    8

    5

    09/30

    文獻讀解

    • わが国における法と法学の発展(2
    • 課程教材

    3

    8

    6

    10/07

    文獻讀解

    • わが国における法と法学の発展(3
    • 課程教材

    3

    8

    7

    10/14

    文獻讀解

    • わが国における法と法学の発展(4
    • 課程教材

    3

    8

    8

    10/21

    文獻讀解

    • わが国における法と法学の発展(5
    • 課程教材

    3

    8

    9

    10/28

    文獻讀解

    • わが国における法と法学の発展(6
    • 課程教材

    3

    8

    10

    11/04

    文獻讀解

    • わが国における法と法学の発展(7
    • 課程教材

    3

    8

    11

    11/11

    文獻讀解

    • 特別養子制度――創設の必要性と意義について(1
    • 課程教材

    3

    8

    12

    11/18

    文獻讀解

    • 特別養子制度――創設の必要性と意義について(2
    • 課程教材

    3

    8

    13

    11/25

    文獻讀解

    • 特別養子制度――創設の必要性と意義について(3
    • 課程教材

    3

    8

    14

    12/02

    文獻讀解

    • 特別養子制度――創設の必要性と意義について(4
    • 課程教材

    3

    8

    15

    12/09

    文獻讀解

    • 特別養子制度――創設の必要性と意義について(5
    • 課程教材

    3

    8

    16

    12/16

    文獻讀解

    • 特別養子制度――創設の必要性と意義について(6
    • 課程教材

    3

    8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30%

    講述 Lecture

    20%

    討論 Discussion

    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50%

    其他: Others: 修課同學報告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1. 平時成績20%;「隨堂抽點報告」成績 40%;「指定書面與口頭報告」成績 40%。
    2. 「隨堂抽點報告」預訂自第4週開始進行,會事前訂定預習範圍。報告內容包括文獻的朗讀、翻譯、結構及文法解析,採隨機抽點方式進行,每位修課同學原則上全學期將同樣獲得3~6次的「抽點次數」(具體次數將因選課人數而異)。「隨堂抽點報告」的最終成績為最高2~5次(「抽點次數」-1次)「隨堂抽點報告」成績之平均。無正當理由缺席(無法出席請事先請假),抽點未到者,不另補足報告次數,其計算平均成績時之分母仍與其他同學相同。
    3. 「指定書面與口頭報告」每人1次,事前指定範圍,最快於第6週起實施,具體實施的週次將於第一次上課時確認。書面報告的範本另外公布於課程的moodle數位學習網。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1. 五十嵐清,『法学入門』(日本評論社,2017年)。
    2. 米倉明,『特別養子制度の研究』(新青出版,1998年)。
    3. 徐一平等翻譯,《中文版  日本語文型辭典》(くろしお出版,2004年)。(僅是建議參考書目)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書名 Book Title 作者 Author 出版年 Publish Year 出版者 Publisher ISBN 館藏來源* 備註 Note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本課程可否使用生成式AI工具Course Policies on the Use of Generative AI Tools

    有條件開放使用:不禁止使用AI翻譯,但同學自身仍須對於文獻內的日文文法、文句結構等,能夠充分掌握。 Conditional Permitted to Use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