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東亞研究歷來在臺灣深受重視,近年來亦隨著韓國漢文文獻的發掘,使韓國漢學研究蔚為風潮。韓國漢學研究雖較受中國文史科系關注,不過多因未諳韓語而無法掌握韓國先行研究,難以與韓國學界對話;至於具備韓語能力的韓語系,則因多關注於韓語教育而忽視韓國傳統文化,使韓語教育停留於表面的語言學習而未進入深層的文化教育。本課程將兼採漢文、諺文文獻,選取東亞文化交流上著名的文獻與個案,藉此訓練學生具備豐富的韓國文史能力,將有助於提升臺灣韓語教育的深度。
能力項目說明
1.「宏觀」東亞各時代交流概況,並藉由個案研究「微觀」東亞人物。
2.跳脫中心主義,培養相互觀看、理解的跨文化思維。
3.藉由大量閱讀文獻、論文,養成資料吸收、分析及批判思考的能力。
4.利用研究史整理訓練學位論文先行研究檢討的寫作。
5.利用期末報告的撰寫訓練論文寫作技巧,並鼓勵發表論文至東亞交流相關期刊。
日期 |
課程主題 |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
教學活動與作業 |
學習時數 |
|
||||
(1)09.02 |
韓國史入門 |
韓國與東亞跨文化交流 |
教師授課 |
課前課後6 |
(2)09.09 |
燕行錄專題 |
朝鮮時代燕行錄概觀 |
教師授課 |
課前課後6 |
(3)09.16 |
朝鮮前期燕行錄選讀 |
研究史整理 課堂發表 |
課前課後6 |
|
(4)09.23 |
朝鮮中期海上使行與人質紀錄 |
研究史整理 課堂發表 |
課前課後6 |
|
(5)09.30 |
朝鮮後期漢、諺燕行錄選讀 |
研究史整理 發表發表 |
課前課後6 |
|
(6)10.07 |
通信使行錄專題 |
朝鮮時代通信使行錄概觀 |
教師授課 |
課前課後6 |
(7)10.14 |
朝鮮前期通信使行錄選讀 |
研究史整理 課堂發表 |
課前課後6 |
|
(8)10.21 |
朝鮮中期被擄人實記 |
研究史整理 課堂發表 |
課前課後6 |
|
(9)10.28 |
朝鮮後期漢、諺通信使行錄選讀 |
研究史整理 課堂發表 |
課前課後6 |
|
(10)11.04 |
漂海錄專題 |
朝鮮時代燕行錄概觀 |
教師授課 |
課前課後6 |
(11)11.11 |
漂海錄選讀(漂出朝鮮) 文淳得、金大璜 |
研究史整理 課堂發表 |
課前課後6 |
|
(12)11.18 |
漂海錄選讀(漂入朝鮮) 哈梅爾、朝鮮漂流記 |
研究史整理 課堂發表 |
課前課後6 |
|
(13)11.25 |
近代台韓遊記專題 |
近代朝鮮人的台灣遊記 |
教師授課 研究史整理 課堂發表 |
課前課後6 |
(14)12.02 |
近代台灣人的朝鮮遊記 |
教師授課 研究史整理 課堂發表 |
課前課後6 |
|
(15)12.09 |
期末發表 |
近代至現代東亞交流相關議題 如人物移動、文化翻譯、思想衝突、政治外交、物品流通、商業貿易、數位人文等 |
課堂發表 |
課前課後6 |
(16)12.16 |
期末發表 |
課堂發表 |
課前課後6 |
1.課程參與:30%
2.研究史整理與課堂發表:30%
3.期末報告:40%
教師自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