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東南亞民族與現況

Course Nam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thnic Groups in Southeast Asia

修別:群

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3.0

學分數

Credit(s)

5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不管從地理位置、文化發展或政治經濟層面來看,台灣與東南亞國家的關係都很密切,本課程期從民族學的研究觀點出發,擴展修課學生對東南亞的國家與民族多元文化現況的認知,培養對周邊民族文化瞭解與尊重的世界觀。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1.能夠記憶東南亞各國的民族與文化現況 
    2.能夠以全貌觀同理東南亞各國的民族與文化之內外關係 
    3.能夠運用對於民族學觀點,思考理解當代東南亞重要的民族政策與人文議題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每週課程內容】  『每週上課3小時,課前課後準備另4.5小時』(專題演講名單會略有調整)
    第1週【師生相見歡】通識課程認識與要求
    ◎金耀基,《大學之理念》,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0 年。(第1章和第15章)
    ◎從多元文化的敏感度談偏見、刻版印象與歧視與如何培養文化能?
    ◎我的專業對東南亞研究/新南向政策可以有何連結或貢獻?
    第2週【課程導論】
    1.民族學觀點的台灣再認識
    2.東南亞研究範圍與界說:東南亞與台灣
    ◎李盈慧(主編)《東南亞概論:臺灣的視角》(2008。臺北:五南)
    ◎Thomas R.Leinbach & Richard Ulack,Southeast Asia- Diversity and Development (原著)李美賢、楊昊(翻譯)《東南亞多元與發展》臺北:賽尚圖文。2009。
    ◎李壬癸《台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增訂新版)》(2011。台北:前衛)
    同學分享蒐集東南亞地圖/邀課堂上東南亞同學分享受教育與來台留學經驗

    第3週【東南亞志工經驗分享】
    (待聘)
    ◎賴樹盛《邊境漂流─我們在泰緬邊境2000天》2008。臺北:清華大學。
    ◎林語珊〈東南亞國際志工反思與社會企業雛型〉我的東南亞志工/旅遊/交換經驗

    第4週海洋東南亞國家:(一)新加坡的民族組成與文化
    ◎李光耀《李光耀回憶錄1923-1965》(1998。臺北:世界書局。
    ◎李炯才《追尋自己的國家》(1989。臺北:遠流。)
    ◎翁俊桔、戴萬平新加坡的族群政策分析:新制度論的觀點(2005:嘉義)
    ◎梁展嘉<幹嘛羨慕新加坡?一個台灣人新加坡移居10年告白>(2015:時報)

    第5週海洋東南亞國家:(二)馬來西亞民族組成與文化
    ◎土司工作室《新新關係》(2002。臺北:大將。)
    ◎王麗蘭《馬來西亞中學歷史教育中的國族建構與認同》(2010。臺北市:政大民族系碩士論文)
    ◎鄭月裡《馬華穆斯林的文化變遷與社會適應》(2009。臺北市:政大民族系博士論文)

    第6週  待確認
    專題演講:邀請演講。題目新南向政策下東南亞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瘋狂寫作)
    蕭新煌主編「台灣與東南亞:南向政策與越南新娘」,頁249-284。

    第7週海洋東南亞國家:(三)印尼的民族組成與文化
    ◎蔡百詮《印尼簡史》(1996。臺北:萬全出版社。)
    ◎陳欣慧《印尼亞齊客家人之研究》(2007。臺北市:政大民族系碩士論文)
    ◎吳庭寬<印尼人在台灣,是移工,也是作家>天下獨立評論

    第8週海洋東南亞國家:(四)東帝汶的民族組成與文化
    ◎撰文/童貴珊【大島系列】重整中的新島國 東帝汶/經典雜誌第116期2008.03
    ◎許立誠《東帝汶獨立運動之研究》(2002。暨南東南亞所碩論。)
    ◎李建柔〈「印尼分離主義形成與發展 ─西巴布亞與東帝汶之比較研究〉2001淡江東南亞所碩論

    第9週海洋東南亞國家:(五)汶萊的民族組成與文化
    ◎洪艾慧〈父權結構崩解的機會結構: 以第一代金門女性移民汶萊為例〉2011亞太研究論壇第54期。
    ◎天下雜誌 2007/6/6 第373期<全球下南洋前進新亞洲專題>(內有汶萊金門幫介紹

    第10週海洋東南亞國家:(六)菲律賓的民族組成與文化
    ◎王瑞惠<菲律賓社會經濟發展與 文化生活現況>(國教院上課講義)
    ◎劉青雲<菲律賓南部摩洛分離運動之形成與發展〉亞太論壇25期。2004。

    第11週半島東南亞國家:(七)緬甸民族組成與文化
    ◎RICHARD COCKETT著、廖婉如譯《變臉的緬甸:一個由血、夢想和黃金構成的國度》(2016。臺北:馬可孛羅。)
    ◎高嘉玲《緬甸歷史教科書中的民族史觀》(2010。臺北市:政大民族系碩士論文)

    第12週半島東南亞國家:(八)泰國的民族組成與文化
    ◎張雅粱《文化變遷下的族群認同—以泰國丹塞(Dan-Sai)面具文化為中心之研究》(2014。臺北市:政大民族系博論)
    ◎黃士純《在台泰國北部移民後裔的認同變遷》 (。2011。臺北市:政大民族系碩士論文)
    ◎官振萱《搖滾到泰國彩色的旅程》(2007。臺北:天下。)

    第13週【專題演講】李立劭導演「滇緬游擊隊三部曲」
    ◎遙望失根的祖國:李立劭談紀錄片「滇緬游擊隊三部曲」

    第14週半島東南亞國家:(九)柬埔寨的民族組成與文化
    ◎劉紹華《柬埔寨旅人》(2005。臺北:允晨。)
    ◎吳佳妏《柬埔寨宮廷音樂民族誌》(2014。南華大學:民族音樂學系。)

    第15週半島東南亞國家:(十) 寮國的民族組成與文化
    ◎王文岳〈寮國的地區發展與『一村一品』:國際非營利組織與跨國文化網路〉(2016。第16屆東南亞年度研討會論文。
    ◎蕭文軒〈當代寮國族群關係發展之探析〉台灣東南亞學刊,4 卷1 期,2007 年,頁113-149。

    第16週半島東南亞國家:(十一)越南的民族組成與文化
    ◎「是誰在娶越南新娘?」-男性氣魄與跨國婚姻收錄於蕭新煌主編「台灣與東南亞:南向政策與越南新娘」,頁249-284
    ◎謝國斌〈越南的少數民族及其困境〉《台灣國際研究季刊 》第10卷第1期頁 45-77 2014 年/春季號
    第17週【課程】期末課程回顧與頒獎課程檢討與回顧
    第18週認識東南亞的基本能力測驗
    考試範圍:本課程老師上課的簡報+學生的簡報~~電腦教室線上測驗

    【授課方式】
    1.    以老師講授各國民族文化與政治社會現況為主。
    2.    同學參與主題報告討論:本課程以【東南亞11國超級大國民】分組做海洋東南亞6國((1)新加坡(2)馬來西亞(3)印尼(4)東帝汶(5)汶萊(6)菲律賓)和半島東南亞5國((7)緬甸(8)泰國(9)柬埔寨(10)寮國(11)越南)的主題報告,並進行以該國國民的角色進行同理心的扮演該國國民的角度進行國別報告報告。
    3.    多媒體教材上網以遠距輔助教學,並進行數位學習。
    4.    跟學校【南風四重奏計畫】合作,採取該計畫研發的課程模組,所做的錄影課程當做增加的文本,同學數位學習和小組討論的補充材料。
    【學生預習內容】上課前需閱讀老師提供之文獻內容(數位學習網)
    【學習活動】講述+小組活動+數位學習 +課程討論
    【課後作業】預習上課內容、期末分組口頭報告
    『每週上課3小時,課前課後準備另4.5小時』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30%

    講述 Lecture

    20%

    討論 Discussion

    2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2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10%

    其他: Others: 聽校內外演講活動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1.    觀看南風四重奏影片心得報告(20%)至少5集 

    1-0 總共觀看哪些影片清單+時數

    1-1 影片學到的重點關鍵字摘要

    1-2 影片對你的啟發 

    1-3.跟三個不同團體或年齡的人討論影片與回應反思(爸媽家人+同學+東南亞同學或移工)

    只要A4紙1頁1000字請上遠距教學交稿 

    2. 認識東南亞期中報告(25%)個人報告:任選以下一種方式做報告一篇 

    2-1人物東南亞:訪問政大東南亞學生或東南亞勞工或新移民配偶(至少訪問二個人) 
    2-2飲食東南亞:訪問東南亞的餐廳二間。

    2-3影片東南亞 WTO姊妹會或是三立消失的國界觀影心得(至少二集)
    2-4 自訂民族文化相關主題閱讀報告: 可參考書目和老師指定閱讀文章  

    2-5至少A4紙2頁,2000字以上。報告不能抄襲,若引用書目、網頁、老師上課的話,請註明出處。 

    3.超級大國民 超級大國民-分國參與討論及出席(40%);   
    3-1 抽籤分組,扮演大國民,好好瞭解自己的國家,並根據主題報告該國影像資料。 
    3-2 至少選出三位幹部:國家發言人、史官、內政部長。 
    3-3 110學年主題:各國農特產+服飾+博物館或民族文化村+文化資產+節慶文化+觀光。

    3-4 期末認識東南亞作一頁的海報輸出並做口頭導覽評分 

    4   課前會有討論和認識該國民族文化的常識題問答。 有聽演講瘋狂寫作~~15%
     
    5.  作業一律請遠距交電腦稿(有困難請洽老師)檔名請寫明系級姓名和報告名稱(抄襲者零分)。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指定閱讀文獻】 
    詳見每週進度表 

    【主題參考文獻】+【老師上課簡報會增加國別課程參考文獻】 
    一、工具書 
    蕭新煌、林淑慧(編)《東南亞研究書目彙編》(1995。臺北:中研院東南區域研究計畫。) 
    於增河(主編)《中國週邊國家概況》(1994。北京:中央民族大學。) 
    暨大學東南亞研究所主編《東南亞文化教學參考手冊》(2005。臺北:教育部) (網路可下載) 
    李盈慧(主編)《東南亞概論:臺灣的視角》(2008。臺北:五南) 
    二、關於政治經濟與外交 
    陳鴻瑜《東南亞各國的政治與外交政策》(1995。臺北,渤海堂。) 
    顧長永《東南亞政府與政治》(1995。臺北:五南。) 
    李光耀《李光耀回憶錄1923-1965》(1998。臺北:世界書局。) 
    趙晨《東南亞國家聯盟》(1994。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 
    白石昌野著吳瑞雲等譯《東亞國家社會(5)越南:革命與建設間》(1992。臺北:月旦。) 
    李炯才(編)《印尼─神話與現實》(1983。臺北:遠景。) 
    李炯才《追尋自己的國家》(1989。臺北:遠流。) 
    蔡百詮《印尼簡史》(1996。臺北:萬全出版社。) 
    土司工作室《新新關係》(2002。臺北:大將。)成員陳嘉榮:1973年,政大新聞系畢,任職新加坡傳媒電視。 
    張英傑:1973年,政大中文畢,任職柔佛巴魯印刷界。 
    曾雄威:1974年,政大中文系畢業,任職柔佛巴魯金融界。 
    施寶美:1970年,政大新聞畢,任職柔佛巴魯印刷界。 
    陳春燕:1973年,成大中文系畢,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碩士。 
    三、關於民族歷史與文化 
    阿潑《憂鬱的邊界:一個菜鳥人類學家的行與思》(2013。八旗文化。) 
    宋哲美《東南亞史》(1994。香港:東南亞研究所。) 
    賀聖達《東南亞文化發展史》(1996。昆明:雲南人民。) 
    姚楠(主編)《東南亞歷史詞典》(1991。上海:上海辭書。) 
    梁東屏《一個人@東南亞》(2005。臺北:大塊。) 
    官振萱《搖滾到泰國彩色的旅程》(2007。臺北:天下。) 
    李亦園《文化與行為》(1992。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陳 鵬《東南亞各國民族與文化》(1991。北京:民族。) 
    申 旭等著《中國西南與東南亞的跨境民族》(1988。昆明:雲南民族。) 
    陳 怡《東南亞的智慧─七彩陽光下的多元文化》(2004。臺北:經典人物館。) 
    RICHARD COCKETT著、廖婉如譯《變臉的緬甸:一個由血、夢想和黃金構成的國度》(2016。臺北:馬可孛羅。) 
    四、關於文化志工與東南亞服務學習 
    劉紹華《柬埔寨旅人》(2005。臺北:允晨。) 
    賴樹盛《邊境漂流─我們在泰緬邊境2000天》2008。臺北:國立清華大學。 
    國立清華大學《種籽─2008國際志工成果集》新竹:國立清華大學。 
    課外組主編《2009年國立政治大學服務學習年鑑》臺北:國立政大。 
    課外組主編《2010年國立政治大學服務學習年鑑》臺北:國立政大。 
    臺北海外和平服務團TOPS http://www.cahr.org.tw/tops/index.php 
    五、關於華人與華僑 & 新移民 
    王賡武《中國與海外華人》(1994。臺北:台灣商務。)吳劍雄《海外移民與華人社會》(1993。臺北:允晨。) 
    陳烈甫《東南亞的華僑華人與華裔》(1993。臺北:正中。) 
    麥留芳《方言群認同:早期星馬華人的分類法則》(1985。臺北:中研院民族所。) 
    李威宜《新加坡華人遊移變異我群觀:語群國家社群與族群》(1998。新竹清華社人所碩論。) 
    夏曉鵑〔編著〕《不要叫我外籍新娘》(2005。臺北:左岸文化)。 
    藍佩嘉《跨國灰姑娘》(2009。臺北:行人文化實驗室。)http://blog.chinatimes.com/openbook/archive/2010/01/15/464732.html 
    六、英文書 
    D.R.SarDesai,Southeast Asia:Past and Present,Boulder:Westview Press,1989。 
    Donald G.McCloud,Southeast Asia:Tradition and Modernity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Boulder:Westview Preww,1995。 
    Thomas R.Leinbach & Richard Ulack,Southeast Asia- Diversity and Development (原著)李美賢、楊昊(翻譯)《東南亞多元與發展》臺北:賽尚圖文。2009。 

    七、關於期刊 
    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Center for Asia-Pacific Area Studies,簡稱CAPAS)成立於2003年1月1日,整合推展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之區域研究,其前身為「東南亞區域研究計畫」(1994-2001)「東北亞區域研究計畫」(1998-2001)及「亞太研究計畫」(2002)。研究領域包括東南亞、東北亞、及太平洋島國。每年出版四期《亞太研究論壇》專書和相關研究書目彙編。 

    八、關於網站 
    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亞太區域專題研究中心http://www.rchss.sinica.edu.tw/capas/ 
    http://www.ncku.edu.tw/~cseas/ 
    國立成功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有每月美食/東南亞電影/音樂/每週東南亞新聞) 

    九、政大民族系博碩士論文 
    【博論】 
    鄭月裡《馬華穆斯林的文化變遷與社會適應》(2009。臺北市:政大民族系博士論文) 
    張雅粱《文化變遷下的族群認同—以泰國丹塞(Dan-Sai)面具文化為中心之研究》(2014。臺北市:政大民族系博論) 
    【碩論】 
    陳欣慧《印尼亞齊客家人之研究》(2007。臺北市:政大民族系碩士論文) 
    李巧寧《桃園縣大溪鎮中庄新村港澳移民的族群邊界與認同》(2008。臺北市:政大民族系碩士論文) 
    王麗蘭《馬來西亞中學歷史教育中的國族建構與認同》(2010。臺北市:政大民族系碩論) 
    姜運喜《Dai Tu Dien Chu Nom 喃字大字典會意字分類研究》(2010。臺北市:政大民族系碩士論文) 
    高嘉玲《緬甸歷史教科書中的民族史觀》(2010。臺北市:政大民族系碩士論文) 
    任儀梅《社群組織對於新移民文化適應的影響—以東南亞女性新移民為例》(2011。臺北市:政大民族系碩士論文) 
    黃士純《在台泰國北部移民後裔的認同變遷》 (。2011。臺北市:政大民族系碩士論文) 

    十、政大南風四重奏計畫  http://iquartet.nccu.edu.tw/ 
    「南風四重奏」,旨在培育臺灣未來社會與東南亞事務人才的明確目標,強調以新住民社會(immigration)、活絡在地經濟(invigoration)、教研方案的配搭改革(innovation)、以及創業人才的培育(incubation)為四重關懷,轉化成協助臺灣因應新住民社會的能力建構四重奏。 

    十一、合作的導演和單位。 
    ◎南洋姐妹會 
        提供在台灣之南洋各國籍婦女之資源及網絡系統,保障其在家庭、社會、工作、教育、及法律上應有的權益,協助其早日適應社區生活。成員主要是由嫁至台灣各地區之印尼、越南、柬埔寨、泰國、菲律賓、緬甸等東南亞國籍婦女及本地婦女所組成,一半以上之工作人員及理監事由南洋婦女擔任之。 
    ◎李立劭導演 
    1999年開始拍攝記錄片至今,共約20多部作品。曾4度獲台灣金穗獎,4度獲台灣地方誌影展獎項,6度入選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及獲獎,3度入圍臺北電影節,入圍50屆金馬獎,並曾入圍佛羅倫斯DEI POPOLI 國際紀錄片影展,德國奧博豪森短片展等。滇緬遊擊三部曲,第一部邊境啟示錄,第二部南國小兵,第三部那山人這山事。 
    ◎緬甸街(華新街) 
    中和華新街商圈以新北市中和區華新街1號(興南路)至99號(忠孝街)為範圍,與台北捷運南勢角站和興南夜市僅有10分鐘的路程。主要以美食觀光業為主,平日以在地緬甸人為主,假日以外來客為主。每年「潑水節」活動為商圈重要節慶。中和華新街商圈為早期南洋華僑遷居來此地定居,加上多以南洋風味美食為主,漸漸形成一個具有異國風味的街道。 
    ◎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 
    燦爛時光(Brilliant Time: Southeast Asia-themed bookstore)為臺灣「東南亞閱讀大聯盟」書店之一,由前四方報總編輯張正 (媒體工作者)等人於2015年創辦,以蒐集、借閱東南亞主題書籍為主,並舉辦東南亞相關藝文活動、提供東南亞語言學習場地。燦爛時光書店位於新北市中和區興南路一段,鄰近緬甸僑民聚集的華新街,於2015年4月12日潑水節當日開幕。亦是「帶一本自己看不懂的書回台灣」運動的收書點。 
    One-forty  One-Forty(四十分之一)是一個關注東南亞移民工議題的新創非營利組織。在2015年時,在台灣的東南亞移工(外籍勞工)數量已達58萬人,平均在台灣每40個人就有1位東南亞移工,這是 One-Forty 的命名由來。One-Forty 致力於培力東南亞移工,讓他們相信自己的獨特性,並勇敢實踐。透過移工自主挑戰計畫,與系列商管線上育成課程,讓移工更清楚未來目標並開始計畫行動,除了改善結構性的家庭經濟與社會問題,也增進移工對於自我的認知與自信,創造自己更好的生活。此外,One-Forty 也籌劃各式文化交流活動,搭建友善的橋樑,讓台灣人與東南亞移工有機會接觸、交流,進而同理。如此,東南亞移工能更融入台灣社會,也提昇台灣民眾的公民意識,擁有更多元完整的國際觀。 
    ◎小印尼 (臺北地下街)https://www.facebook.com/pages/%E5%8D%B0%E5%B0%BC%E8%A1%97/208806459137378 
    ◎滾出趣Let's Roll Out 東南亞亂滾:探索藏身台北的東南亞生活  不必花錢坐飛機去體驗東南亞的熱帶風情,在台北就可以。用一個下午去嘗試,走進他們在台北建造的小生活圈!嚐嚐他們最懷念的家鄉菜、逛逛他們最熟悉的商店、感受他們習以為常的人情味http://letsrollout.com.tw/index.php?route=product/product&path=68&product_id=90 
    ◎Philitai     跟菲律賓新住民一起做公益,把你不用的文具 衣物的物资等送到菲律賓的偏鄉社區。 
    金萬萬大樓(中山北路三段)金萬萬複合商場——菲人假日聚集地  
    走在中山北路三段,你可能會納悶是不是不小心誤闖了馬尼拉,這裡是金萬萬,是菲律賓移民聯絡感情的地方,這棟大樓的一、二樓被規畫成不同的小店鋪,每一間店都充滿著濃濃的菲律賓風情,空間雖小,但是卻能滿足菲律賓人所有的民生需求。 
    ◎移人 移人報導、撰寫移民工的故事,持續為異鄉朋友發聲。 
    http://mpark.news/category/chinese/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本課程可否使用生成式AI工具Course Policies on the Use of Generative AI Tools

    有條件開放使用:查找資料 Conditional Permitted to Use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南風四重奏 I-Quartet Taiwan: https://www.facebook.com/IQuartet/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Yes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