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本課以文化社會學為取徑,聚焦傳播領域重要課題,尤其重視新興浮現議題。
傳播研究向來重視實證研究或已漸學門化,有自己的問題意識與律法,但英美及歐洲自「文化轉向」,有另一支以「文化社會學」為旗幟仍立足於社會學傳統;以社會學方法與技藝來檢視傳播議題,在英美尤其歐洲盛行,在台灣應用較少。本課將以文化社會學的方法密集討論各種經典與當前熱議的傳播課題
文化社會學究竟是文化的社會學(Sociology of Culture)還是文化社會學(Cultural Sociology),一直存在諸多思辯。前者視文化為社會的因變項(dependent variable),而後者認為社會已經是文化的(Serafini and Lash, 2016)。本課的學術立場主要認同Alexander與Smith的文化社會學視情感(affect)與意義(meaning)為社會生活的核心,肯認其相對自主性,也接納北美視文化為活動或文化生產(cultural production),且基本同意英國文化研究視文化為鬥爭的場域(a site of struggle)。
在理論上,本課的「精神來源」為韋伯、涂爾幹與馬克思,但課程規畫將以較經驗的方式思考與理論的關係,修習者略有社會學基本知識為佳。本文主要以經驗研究角度出發。
本課非無所不包處理所有文化社會學議程。文化社會學向來的主流議題例如宗教、族群、社會階級等,本課更專注處理當前傳媒的主流與新興議題,單元順序安排如下:
(1) 文化社會學的理論與基本方法
(2) 媒體記憶
(3) 社交媒體
(4) 藝術界
(5) (論文提案與討論)
(6) 公共領域
(7) 新聞生產
(8) 文化工作與創業
適合修課者:
(1)希望以社會學理論與方法解釋傳播經驗現象者。
(2)對傳播的文化面向感興趣,但未有適切工具處理議題。
(3)對社會學或傳播研究已有涉獵,對廣義的文化議題感興趣(媒體、藝術界、公共領域與政治、文創),欲結合兩者進行研討者。
請注意:本課重視文獻閱讀,須深入文本,進行具方向性的批判性閱讀,而非概括化約標題式或機器人閱讀。建議已有任何基本理論課程訓練者為佳,若無任何理論課程經驗,須與授課教師討論後修習。
能力項目說明
本課以文化社會學的方法密集討論各種經典與當前熱議的傳播課題
一、 理解文化社會學的重要典範與方法。
二、 透過理論與經驗文獻閱讀,思索並發展經驗研究的可能性。
透過文化社會學建立批判性視野,運用於學術論文寫作與文化評論寫作
週次 |
課程主題 |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
教學活動與作業 |
1 |
(1)文化社會學的理論與基本方法 |
導論與課程介紹 什麼是文化社會學?為什麼文化社會學對於傳播重要? |
|
2 |
(1)文化社會學的理論與基本方法
|
文化社會學的理論與變化
|
Seminar |
3 |
(1)文化社會學的理論與基本方法 |
文化社會學基本方法:馬克思、韋伯
|
Seminar |
4 |
(2) 媒介記憶 |
媒介化記憶與流行文化檔案
|
Seminar |
5 |
(2) 媒介記憶 |
記憶機構的形式與實踐
|
Seminar |
6 |
(3) 社交媒體 |
流動的手機與約會APP
|
Seminar |
7 |
(3) 社交媒體 |
親密性與社會表演
|
Seminar |
8 |
(4) 藝術界 |
藝術與社會學之爭
|
Seminar |
9 |
(4) 藝術界 |
組織論與表演轉向
|
Seminar |
10 |
(5) 提案與討論 |
期未論文提案與討論 |
Group discussion |
11 |
(6) 公共領域 |
歷史與現況
|
Seminar |
12 |
(6) 公共領域 |
台灣文化轉向:文化評論、民間社會與公共領域
|
Seminar |
13 |
(7) 新聞生產 |
新聞生產社會學
|
Seminar |
14 |
(7) 新聞生產 |
新聞研究的未來
|
Seminar |
15 |
(8) 文化工作與媒體創業 |
新聞創業與文化創業
|
Seminar |
16 |
(8) 文化工作與媒體創業 |
反身性與勞動
|
Seminar |
論文或報告50%
博士班:(1)二篇至少2000字的book review/article critique,(2)一篇至少3000字應用「文化社會學」的文化評論(非學術,公共書寫)。課堂指定。(3)期末一篇10000-12000字的小論文。
碩士班:(1)一篇至少2000字的book review/article critique,(2)一篇至少3000字應用「文化社會學」的文化評論(非學術,公共書寫)。課堂指定。(3)期末一篇7000-8000字的小論文。
學士班:(1)一篇至少2000字的book review/article critique,(2)一篇至少2000字應用「文化社會學」的文化評論,課堂指定。(3)期末一篇至少3000-5000字報告。
出席、課堂參與及討論20%
分組導讀與報告:20%
其它指定作業:10%
如每周進度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