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Required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本課程是傳播學院大學部一年級必修課程,主要目的在提供當代社會媒體公民和傳播專業人員關於資料分析的基礎知識與分析策略。傳播工作核心知識為資料分析的基礎概念與策略,包括社會科學方法基本概念、提問與資訊蒐集、資料分析、資料查核和呈現。
本課採分班合授方式,傳院劇場上課,由不同老師根據專長分別主講不同單元,課程內容包括講授、課堂小考、來賓講座、以及期末考。課程結構主要分為以下四個單元,由不同老師分別授課:
●單元1:探究與思考問題基礎(江靜之老師)
●單元2:量化資料分析基礎(專家演講—輔大新聞系陳鴻嘉老師)
●單元3:結構化資料的處理(許志堅老師)
●單元4:厚數據的處理(鄭宇君老師)
本課程為傳院必修課,只接受本院含雙主修輔系同學修課。第一、二階選課期間,請同學自行登記選課。本課程加簽處理一律由不分系系辦負責,且僅限本院含雙主修輔系學生。欲加簽本課之同學,請在第一周上完課後至9/9日前,至新聞館二樓不分系系辦找周亞青助教登記加簽,系辦會依各班修課人數平約分派加簽同學到各班 。※必修本課程的學生如未選課,可能影響分流評比。
本課程訊息公告在數位平台Moodle,請同學務必把Moodle預設電郵改為常收信之電子郵件。
能力項目說明
本課程的教學策略,包括:(1)用心想:系統化地認識當代社會各種資訊蒐集與資料分析之基礎知識;(2)動手做:應用當代資訊科技和社會網絡,實際體驗當代社會人們如何進行資料分析;(3)往前看:透過實務研究,期能掌握資料分析與應用的能力和策略。本院大學部新聞、廣告、和廣電三系,雖然分別指向事實資訊、勸服資訊、娛樂訊息處理的專業,但是在不分系階段,同學必須瞭解和具備資訊蒐集和資料分析的基本能力。因此,本課程安排四次的產業界講座,以使同學瞭解資料分析與應用在傳播產業的各種前端應用。
大一 「資料分析基礎與策略」 周五234 |
上課地點 |
---|---|
第1週 9/5 課程介紹 |
傳院劇場 |
第2週 9/12【探究與思考問題基礎-江靜之】 |
傳院劇場 |
第3週 9/19【探究與思考問題基礎-江靜之】 |
傳院劇場 |
第4週 9/26 演講一 透過 UX 研究之眼,洞察使用者的世界(陳美伶) |
傳院劇場 |
第5週 10/3 【量化資料分析基礎】陳鴻嘉 個人作業1: 問卷調查資料分析 |
傳院劇場 自備筆電 |
第6週 10/10 國慶日放假 |
放假 |
第7週 10/17【量化資料分析基礎】陳鴻嘉 個人作業1繳交與檢討 |
傳院劇場 自備筆電 |
第8週 10/24 臺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補假 |
放假 |
第9週 10/31演講二 Google 數位行銷工具 (Google 蔡璞玥 ) |
傳院劇場 |
第10週 11/7【結構化資料處理-許志堅】 |
傳院劇場 |
第11週 11/14 演講三 Spreadsheet操作與樞紐分析 (報導者 簡毅慧) 同學事先看Excel基礎操作影片 現場講解進階操作 個人作業2: Netflix每月數據分析 |
傳院劇場 / 自備筆電 |
第12週 11/21 【結構化資料處理-許志堅】 |
傳院劇場 |
第13週 11/28 【厚數據的處理-鄭宇君】 個人作業2繳交與檢討 |
傳院劇場 |
第14週 12/5 【厚數據的處理-鄭宇君】 |
傳院劇場 |
第15週 12/12 演講四 天下資料新聞團隊 ( 天下雜誌 史書華) (10:10-11:10)
【生成式AI與資料分析的運用-鄭宇君】 |
傳院劇場 |
第16週 12/19 期末考 |
分班教室 |
※每週學習投入時數:課堂3小時,課程前後各3小時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
1. 課堂平時小考:30%
2. 個人作業二次:20% 每個作業佔10%
3. 期末考:50%
【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