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地圖是地理學的語言,其研究內容涵蓋地理資料的收集、處理、分析、與展示。本課程擬就地圖學的各個子題進行廣泛的介紹。使學生具有
1.瞭解地圖學的基本理論與概念。
2.學習地圖的判讀和分析技能。
3.熟悉地圖繪製的理論與技術、及基本繪圖的技術。
ˋ4.利用地圖進行地理或空間分佈相關研究之基本能力。
作為學生選修遙感探測、電腦地圖學及地理資訊系統等相關課程之基礎基礎。
能力項目說明
修畢本課程後,可了解數值攝影測量之原理,並利用程式撰寫相關基礎數值影像處理之方法以及各階段如單像後交會、空間前交會、相對方位、絕對定位、DSM產製與正射影像產製之原理。
修畢本課程後,可達成之核心能力為:
1.具備測量及空間資訊基礎理論之能力
2.具備程式設計與各種測量計算之能力
3.具備土地空間資訊資料蒐集及分析之能力
4.具備應用3S(GIS、GPS、RS)技術進行土地之管理、分析與決策之能力
5.具備規劃與執行測量專案之能力
6.具備領導測量專業團隊之能力
「課程主題」、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及「教學活動與作業」
Week1 地圖學簡介 課本第 1 章 授課、討論與作業1 學習投入時數 3小時
Week2 地圖學簡介 課本第 2-3 章 授課、討論與作業2 學習投入時數 3小時
Week3 地球形狀及坐標系統 課本第 4 6 章 授課、討論與作業3 學習投入時數 3小時
Week4 投影理論與方法介紹 課本第 5章 授課、討論與作業4 學習投入時數 3小時
Week5 投影理論與方法介紹 課本第 5章 授課、討論與作業5 學習投入時數 3小時
Week6 定位與測量方法 課本 7 、8章 授課、討論與作業6 學習投入時數 3小時
Week7 地理資料特性分析、 課本17章 授課、討論與作業7 學習投入時數 3小時
處理與展現
Week8 期中考或期中報告
Week9 地圖判讀 課外補充 授課、討論與作業8 學習投入時數 3小時
Week10 地形的表示法 課本27章 授課、討論與作業9 學習投入時數 3小時
Week11 地圖設計 課本18-19 章 授課、討論與作業10 學習投入時數 3小時
Week12 資料編纂與簡括化 課本第 23-24 章 授課、討論與作業11 學習投入時數 3小時
Week13 符號化:點、線、面、 課本 25、26 章 授課、討論與作業12 學習投入時數 3小時
與容積資料展示
Week14 符號化:點、線、面、 課本 25、26 章 授課、討論與作業13 學習投入時數 3小時
與容積資料展示
Week15 地圖製圖與地圖繪圖 課本補充 授課、討論與作業14 學習投入時數 3小時
Week16 期末考
點名三次不到(不論哪一節點名)學期成績視為不及格
平時成績:(40%)
出席狀況 學習情形 作業成績
考試成績:
期中考或報告(20%)
期末考或報告(20%)
參考書: 賀忠儒主編,徐聖謨、姜道章、吳信政編著(民91),地圖學通論,國立編譯館出版,茂昌圖書有限公司經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