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Required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公共政策是政府機關制定來解決公共問題並尋求社會福趾而採取的行動。在制定公共政策過程中之複雜及涉及社會上的不同利益,因此本課程以學習到公共政策理論來應用到實際的政策制定過程及增加我們對社會及政治體系的認識。
本課程希望從公共政策理論、方法及案例配合,來達到以下的目的:
能力項目說明
週次 |
課程主題 |
---|---|
1 |
課程介紹 |
2 |
公共政策概念及模型 |
3 |
政策利害關係及公共政策倫理 |
4 |
公共政策與民主政治 |
5 |
政策形成(I): 政策問題建構 |
6 |
政策形成(II): 政策議題選擇 |
7 |
政策形成(III): 民意與政策形成 |
8 |
政策形成(IV): 政策網絡與政策形成 |
9 |
政策制定(I): 公共選擇與決策制定 |
10 |
政策制定(II): 政策分析及合法化 |
11 |
提交個人學期中報告 |
12 |
政策輸送(I): 政策執行、政策工具與設計 |
13 |
政策輸送(II):政策行銷及評估 |
14 |
政策評估變遷:政策變遷與學習 |
15 |
小組報告 (I) |
16 |
小組報告 (I) |
2)小組報告 44%
小組報告在12/10-12/17中舉行。同學在第一課分組,每組由4-5人組成並在老師指導下按日期進行小組報告。每組報告時間不可超過20分鐘,報告完畢後會先由另一組評論及後老師加以評語及建議。每組的簡報(ppt) 請在報告前至少三天電郵給老師。
***報告內容:
各小組可選國內外一政策議題作為個案研究,並使用ChatGPT (任何版本),撰寫一篇政策倡議;倡議對象可以是任何的政策利害關係人。請在報告分享當中倡議內容、與ChatGPT對話過程以及其限制。
各小組完成口頭報告後,請在2025年12月24日提交文字報告(不多於3000字並請維護學術倫理),說明倡議內容及使用ChatGPT限制。
參考文章:
3) 個人學期中報告 40%
同學在學末提交一報告(字數大約1500-2000字),包括參考書目及請維護學術論理),選擇一國內外公共政策作為個案研究 (不可重覆小組報告所選的政策喔!) 並回答以下問題:
(i) 這政策針對社會上甚麼問題?這問題怎樣成為政策議程?
在制定政策過程中,有其他政策替選方案嗎?政策偏好怎樣影響到政策的選擇?
(ii) 政策設計及社會接受性怎樣影響政策執行的成效?
(iii) 從這政策中,有甚麼評價?有甚麼反思、意見分享?
請於2025年11月12日或以前提交;如沒有合埋解釋延誤提交報告成績會受影響。
Hill, Michael (2014) The Public Policy Process, 6th edition, Routledge.
吳定 (2017) 。公共政策(第二版) 。臺北:五南。
丘昌泰(2013)。公共政策:基礎篇(第五版)。臺北: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