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本課程是政治思想的進階課程。修課同學必須具備英文閱讀能力以及政治思想基礎知識。
對政治生活的觀察、對政治生活中各種重要問題的思考,以及關於政治生活的指導思想的提出,是所有重要政治思想的共同點。有鑒於一般同學對政治思想的了解,僅限於西方政治思想中的現代部分,而對於中國政治思想多不熟悉,因此本課程以介紹中國政治思想為目的。
孔子和《老子》,是中國政治思想的兩大源流,也是全球化時代的今日,最能代表中華文化獨特貢獻的兩種思想。本課程的主要目標,是帶領同學親自接觸這兩派思想的主要典籍,從政治思想的角度入手,探討它們對政治生活的觀察、思考,以及提出的指導思想。希望經由此一課程,同學們能初步認識這兩派思想的主要特點,從而形成對於中國政治思想的基礎認識,以及觀察、思考政治生活、提出關於政治生活之主張的初步能力。
能力項目說明
2025/9/4 Week 1 導論;課程說明
2025/9/11 Week 2 《老子》政治思想導論
指定教材: 上課引用文本
參考教材: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緒論。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第五章。
2025/9/18 Week 3 《老子》選讀與討論(1)
指定教材: 老子
參考教材:
李零,2007,《郭店楚簡校讀記(增訂本)》,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丁四新,2010,《郭店楚竹書《老子》校注》,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高明,1996,《帛書老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朱謙之,2006,《老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王卡點校,1993,《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北京:中華書局。
王弼著,樓宇烈校釋,1992,《老子道德經注》,收在《王弼集校釋》,台北:華正書局。
陳鼓應,1970(2003),《老子今注今譯》,北京:商務印書館。(〈歷代老子注書評介〉)
陳錫勇,1999(2003),《老子校正》,臺北:里仁。
嚴靈峰,1971(2008),《老子達解》二版,台北:華正書局。
劉笑敢,2006,《老子古今:五種對勘與析評引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錢穆,1957(1998),《莊老通辨》,台北:聯經。
陳鼓應,2008,《老莊新論》修訂版,北京:商務印書館。
蔡明田,1976,《老子的政治思想》,台北:藝文印書館。
林俊宏,1999,〈《老子》政治思想的開展〉,《政治科學論叢》第十期,171-194。
張其賢,2018,〈郭店《老子》思想管窺〉,《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三十卷第四期,571-609。
2025/9/25 Week 4 《老子》選讀與討論(2)
指定教材: 老子
2025/10/2 Week 5
2025/10/9 Week 6 《老子》選讀與討論(3)
指定教材: 老子
2025/10/16 Week 7 《老子》問題討論(1)
指定教材: 老子
2025/10/23 Week 8 《老子》問題討論(2)
指定教材: 老子
2025/10/30 Week 9 期中考
2025/11/6 Week 10 期中考講解
2025/11/13 Week 11 孔子政治思想導論
指定教材: 上課引用文本
參考教材: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第二章。
劉寶楠,2007(1990),《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
蕭公權,1949,〈孔子政治學說的現代價值〉,收在蕭公權,1983,《迹園文錄》,台北:聯經,56-74。
錢穆,1998,《論語新解》,收在《錢賓四先生全集》第三冊,台北:聯經。
毛子水,1986,《論語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亦收在楊亮功等,1980,《四書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
楊伯峻,1986,《論語譯注》,台北:華正書局。
錢穆,1998,《孔子傳‧孔子與論語》,收在《錢賓四先生全集》第四冊,台北:聯經。
錢穆,1998,《四書釋義》,收在《錢賓四先生全集》第二冊,台北:聯經。
林義正,1987,《孔子學說探微》,台北:東大。
李澤厚,2005(2004),《論語今讀》,北京:三聯。
李零,2007,《喪家狗:我讀「論語」》,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李零,2014,《去聖乃得真孔子》,北京:三聯。
許雅棠,2001,〈常道--《論語》政治思想試說〉,《東吳政治學報》十三期,175-223。
江宜樺,2008,〈《論語》的政治概念及其特色〉,《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24:191-233。
張其賢,2024,〈人性、自我與文明: 孔子政治思想重述〉,《台灣政治學刊》28(2):47-95。
錢穆,1998,〈略論中國政治學〉,收在《現代中國學術論衡》,《錢賓四先生全集》第二十五冊,台北:聯經。
鄒文海,1962a(1967),〈民主的生活〉,收在鄒文海先生六十華誕受業學生慶祝會編,《鄒文海先生政治科學文集》上冊,120-130。
鄒文海,1962b(1967),〈恕道與民主〉,收在鄒文海先生六十華誕受業學生慶祝會編,《鄒文海先生政治科學文集》上冊,131-138。
2025/11/20 Week 12 《論語》選讀與討論(1)
指定教材:論語
2025/11/27 Week 13 《論語》選讀與討論(2)
指定教材:論語
2025/12/4 Week 14 《論語》問題討論(1)
指定教材:論語
2025/12/11 Week 15 《論語》問題討論(2)
指定教材:論語
2025/12/18 Week 16 期末考
2025/12/25 Week 17 放假
2025/1/1 Week 18 放假
期中考(30%)(期中考考題為英文)
期末考(50%)
問題討論(20%)
說明請見〈修課規定〉
本課程之問題討論之內容,禁止使用AI 生成之內容。
資料庫
中國基本古籍庫
漢籍電子文獻(中央研究院)→古漢語文獻語料庫→上古漢語語料庫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
周何、田博元主編,1990,《國學導讀叢編》第一、二冊,台北縣:康橋。(政大館藏:國學導論叢編)
羅聯添等編著,1992,《國學導讀》(增訂版),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蕭公權,1982(1945),《中國政治思想史》上冊,台北:聯經。
徐復觀,2010(1969),《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許雅棠,2005,《民本治理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馮友蘭,1993(1944),《中國哲學史》上、下 冊,臺北:商務。
馮友蘭,1998,《中國哲學史新編》上、中、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韋政通,1991,《中國思想史》上、下冊,十一版,台北:水牛出版社。
書名 Book Title | 作者 Author | 出版年 Publish Year | 出版者 Publisher | ISBN | 館藏來源* | 備註 Not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