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全職諮商實習(一)

Course Name: Internship Counseling (I)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3.0

學分數

Credit(s)

12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全職實習為成為一名心理師和心理專業療癒者,在養成訓練的過程相當關鍵的一個階段,從理論、概念等知識學習,進入到實際操作、實踐反思、自我實做之覺察,以及經驗心理專業實務工作者的生活樣貌,實為專業養成之核心要素。有鑒於實務現場靈活、多變,學生所面對的心理受苦者和求助者,其呈現和狀況多樣、心理議題多元,如何在回應來談者的需求,予以適切地陪伴和支持,且在其中能熟悉機構、實務場域,獲得足夠的心理治療、諮商實踐知能之學習,理解督導關係和專業養成,以及練習自我照顧,為本課程的主軸。可望藉由實務場域的摸索、磨練和自我覺察,並在課堂中一同討論和反思,認識心理專業實務現場之樣貌,人的生命及其心理議題之立體、豐富和幽微,瞭解心理專業工作者的位置、職責和專業關係之意義與重要性,支持學生有夠好的鍛鍊和準備。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藉由修習此課程,學生應能:

    1. 認識心理專業實務工作場域

    2. 鍛鍊專業知能,持續學習從「知道」至「做到」

    3. 瞭解心理專業工作者之角色、專業倫理和界線

    4. 更理解相關理論、概念,其在實作中之意義和顯要性

    5. 提升自我覺察,回看自身經驗和探索專業實踐風格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週次

    課程主題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教學活動與作業

    1

    課程介紹與說明

    介紹課程將如何進行、相關要領,並且進行準備。

    課堂講述與討論

    2

    認識實務機構

    介紹和認識不同心理專業工作機構之特性、服務族群,以及相應之專業要求。

    分別介紹與團體討論

    3

    個案和實作研討(一)

    個案、實作案例或專業實踐相關議題之整理、呈現、討論,以及構思如何行動與回應。

    報告與團體討論

    4

    個案和實作研討(一)

    個案、實作案例或專業實踐相關議題之整理、呈現、討論,以及構思如何行動與回應。

    報告與團體討論

    5

    個案和實作研討(一)

    個案、實作案例或專業實踐相關議題之整理、呈現、討論,以及構思如何行動與回應。

    報告與團體討論

    6

    個案和實作研討(一)

    個案、實作案例或專業實踐相關議題之整理、呈現、討論,以及構思如何行動與回應。

    報告與團體討論

    7

    個案和實作研討(一)

    個案、實作案例或專業實踐相關議題之整理、呈現、討論,以及構思如何行動與回應。

    報告與團體討論

    8

    個案和實作研討(二)

    個案、實作案例之歷程性整理、呈現、討論,以及追蹤和調整。

    報告與團體討論

    9

    個案和實作研討(二)

    個案、實作案例之歷程性整理、呈現、討論,以及追蹤和調整。

    報告與團體討論

    10

    個案和實作研討(二)

    個案、實作案例之歷程性整理、呈現、討論,以及追蹤和調整。

    報告與團體討論

    11

    個案和實作研討(二)

    個案、實作案例之歷程性整理、呈現、討論,以及追蹤和調整。

    報告與團體討論

    12

    個案和實作研討(二)

    個案、實作案例之歷程性整理、呈現、討論,以及追蹤和調整。

    報告與團體討論

    13

    治療者的心思和身影

    反身回探心理諮商、治療專業工作者的位置、關係形構和倫理處境。

    團體討論和反思

    14

    督導關係探索與反思

    思考和探索督導關係對實習工作者,以及在專業實踐中的意涵。

    團體討論與反思

    15

    實務工作者之自我照顧

    思考心理專業實務工作者照顧自身之重要性,並探索 如何實踐。

    課堂講述與團體討論

    16

    實習經驗統整與反思

    對全職實習經驗,予以較整體性的個別反思,探索心理專業實踐與個人生命之關係和相互影響。

    團體討論與個別經驗統整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30%

    講述 Lecture

    40%

    討論 Discussion

    3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成績由實習機構與授課教師分別評分:

    實習機構60 %

    授課教師40 %(課堂討論25%、逐週實習記錄20%、個案報告30%、實習經驗統整和反思25%)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Bor, R. and Watts, M. (2017). The Trainee Handbook: A Guide for Counselling & Psychotherapy Trainees (4th Ed.). SAGE Publications.

    Kottler, J. A. and Carlson, J. (2002). Bad Therapy: Master Therapists Share Their Worst Failures. Routledge.

    Levounis, P. and Yarbrough, E. (2020). Pocket Guide to LGBTQ Mental Health: Understanding the Spectrum of Gender and Sexuality.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Publishing.

    Pipher, M. (2003/2016). Letters to a Young Therapist. Basic Books.

    Reeves, A. (2015). Working with Risk in Counselling and Psychotherapy. SAGE Publications.

    Ronnestad, M. H. and Skovholt, T. (2012). The Developing Practitioner: Growth and Stagnation of Therapists and Counselors. Routledge.

    Yalom, I. D. (2002/2017). The Gift of Therapy: An Open Letter to a New Generation of Therapists and Their Patients. Harper Perennial.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本課程可否使用生成式AI工具Course Policies on the Use of Generative AI Tools

    本課程無涉及AI使用 This Course Does Not Involve the Use of AI.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