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溝通行動理論」(Theorie des kommunikativen Handelns,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是當代德國哲學家哈伯瑪斯(Jürgen Habermas, 1929~)提出的哲學理論,它不僅是哈伯瑪斯哲學的核心概念,更對當前社會學、法學、政治學、大眾傳播、教育學、宗教學等人文社會科學的理論發展,產生革命性的衝擊。哈伯瑪斯的「溝通行動理論」可做狹義與廣義的理解,狹義的溝通行動理論指哈伯瑪斯在《溝通行動理論》這本書中所提出的,包括(1)「溝通合理性」的概念、(2)區分成「生活世界」與「系統」的「兩階段社會構想」、與(3)對當代社會進行病理學診斷的「現代性理論」等三大研究主題的批判社會學理論。廣義的溝通行動理論,則指「那些以理解做為機制,對於不同行為者之行動計劃進行協調的互動方式」而擴及的實踐哲學研究。本課程對哈伯瑪斯的溝通行動採廣義的理解,因而不僅包括「做為批判社會學的《溝通行動理論》」,也包括「溝通行動理論」的真理共識理論與普遍語用學的基礎,以及溝通行動理論在倫理學與法政哲學的擴大應用。
能力項目說明
本課程將分成三部分,分別探討:(1)「溝通行動理論」的理論基礎,(2)做為批判社會學的《溝通行動理論》與(3)溝通行動理論的實踐哲學擴展。以能將哈伯瑪斯有關真理共識理論、普遍語用學、溝通理性、生活世界與系統、現代性理論、對話倫理學與審議式民主等著名的理論,在溝通行動理論的共同理論基礎上,展現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繫與理論系統性,以能對哈伯瑪斯的哲學有整體的掌握。
1、9月2日 課程簡介
參考文獻:林遠澤,〈哈伯瑪斯的溝通行動理論與現代性的弔詭〉,《批判理論與儒學的當代對話》,台北:政大出版社,2025年,頁3-42。
一、溝通行動理論的基礎
2、9月9日 哈伯瑪斯的真理共識理論(一)
研讀文獻:Habermas, J. Wahrheitstheorie. In Ders., Vorstudien und Ergänzungen zur Theorie des kommunikativen Handelns .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Verlag, 1984, S.127-159.
3、9月16日 哈伯瑪斯的真理共識理論(二)
研讀文獻:Habermas, J. Wahrheitstheorie, S.159-183.
參考文獻:林遠澤,〈真理何為?從哈伯瑪斯真理共識理論的實用轉向論真理的規範性涵義〉,《歐美研究》,中研院歐美研究所,第35卷第2期,2005年,頁363-404。
4、9月23日 哈伯瑪斯的普遍語用學(一)
研讀文獻:Habermas, What is Universal Pragmatics? In Communic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ety, London: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Ltd, 1976, pp.1-34.
5、9月30日 哈伯瑪斯的普遍語用學(二)
研讀文獻:Habermas, What is Universal Pragmatics? pp.34-68.
二、做為批判社會學的溝通行動理論
6、10月7日 哈伯瑪斯論韋伯的理性化理論
研讀文獻:Habermas,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86, Vol. 1, pp.143-271.
7、10月14日 哈伯瑪斯論溝通的合理性概念
研讀文獻:Habermas,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Vol. 1, pp.1-42.
8、10月21日 哈伯瑪斯論社會行動理論
研讀文獻:Habermas,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Vol. 1, pp.273-337.
9、10月28日 哈伯瑪斯論系統與生活世界的區分
研讀文獻:Habermas,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Vol. 2, pp.199-152.
10、11月4日 哈伯瑪斯論系統與生活世界的脫鈎
研讀文獻:Habermas,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Vol. 2, pp.153-197.
11、11月11日 哈伯瑪斯的現代性理論
研讀文獻:Habermas,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Vol. 2, pp.283-331.
三、溝通行動理論的實踐哲學擴展
12、11月18日 道德的溝通行動理論(一):哈伯瑪斯論對話倫理學的奠基問題
研讀文獻:Jürgen Habermas, “Discourse Ethics: Notes on a Program of Philosophical Justification,” in Moral Consciousness and Communicative Action, trans, by C. Lenhardt and S. W. Nicholsen,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90, pp.43- 114.
參考文獻:林遠澤,〈意義理解與行動的規範性-試論對話倫理學的基本理念、形成與限度〉,《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中研院社科所,第15卷第3期,2003年,頁401-429。
13、11月25日 道德的溝通行動理論(二):哈伯瑪斯論對話倫理學的應用問題
研讀文獻:Jürgen Habermas, Between Facts and Norms—Contributions to a Discourse Theory of Law and Democracy, trans, by William Rehg,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96, pp.104-118.
哈貝馬斯,《在事實與規範之間—關於法律和民主法治國的商談理論》,童世駿譯,北京:三聯書店,2014年,頁128-144。
參考文獻:林遠澤,〈論規範遵循之可期待性的理性基礎-試從對話倫理學的應用問題論道德、法權與政治責任的規範效力差異與作用互補〉,《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24卷第3期,2012年,頁285-330。
14、12月2日民主的溝通行動理論(一):哈伯瑪斯論法律權利體系
研讀文獻:Habermas, Between Facts and Norms, 463-490; 84-104.
哈貝馬斯,《在事實與規範之間—關於法律和民主法治國的商談理論》,頁618-651; 103-127; 145-163。
15、12月9日 民主的溝通行動理論(二):哈伯瑪斯論法治國原則
研讀文獻:Habermas, Between Facts and Norms, 84-104.
哈貝馬斯,《在事實與規範之間—關於法律和民主法治國的商談理論》,頁164-239。
16、12月16日 期末報告
1. 課堂報告佔學期總成績30%,
2. 期末報告佔學期總成績70%.
Jürgen Habermas, Wahrheitstheorie. In Ders., Vorstudien und Ergänzungen zur Theorie des kommunikativen Handelns .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Verlag, 1984, S.127-159.
Jürgen Habermas, What is Universal Pragmatics? In Communic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ety, London: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Ltd, 1976, pp.1-34.
Jürgen Habermas,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86.
Jürgen Habermas, “Discourse Ethics: Notes on a Program of Philosophical Justification,” in Moral Consciousness and Communicative Action, trans, by C. Lenhardt and S. W. Nicholsen,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90, pp.43- 114.
Jürgen Habermas, Between Facts and Norms—Contributions to a Discourse Theory of Law and Democracy, trans, by William Rehg,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96, pp.104-118.
哈貝馬斯,《在事實與規範之間—關於法律和民主法治國的商談理論》,童世駿譯,北京:三聯書店,2014年,頁128-144。
林遠澤,〈哈伯瑪斯的溝通行動理論與現代性的弔詭〉,《批判理論與儒學的當代對話》,台北:政大出版社,2025年,頁3-42。
林遠澤,〈意義理解與行動的規範性-試論對話倫理學的基本理念、形成與限度〉,《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中研院社科所,第15卷第3期,2003年,頁401-429。
林遠澤,〈論規範遵循之可期待性的理性基礎-試從對話倫理學的應用問題論道德、法權與政治責任的規範效力差異與作用互補〉,《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24卷第3期,2012年,頁285-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