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次
|
單元
|
日期
|
書目
|
議題
|
1
|
課程導論
|
9/2
|
(英)Roy Porter 羅伊波特,〈身體史〉,收入:伯克(Peter Burke)主編,薛向君譯,《歷史寫作的新視野》(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23)。
(澳)Kate Cregan著,謝明珊譯,《身體社會學》(The Sociology of the Body: Mapping the Abstraction of Embodiment)(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11),〈緒論〉,頁1-22。
|
介紹本學期課程大綱、參考書目與修課要求等。
|
2
|
理論方法
|
9/9
|
(美)費俠莉(Charlotte Furth)原著,蔣竹山譯,〈再現與感知──身體史研究的兩種取向〉,《新史學》,10:4(台北,1999),頁129-141。
陳秀芬,〈醫療史研究在台灣(1990-2010)──兼論其與「新史學」的關係〉,《漢學研究通訊》,第29卷第3期(2010.8): 19-28。
|
- 什麼是「再現」?什麼是「感知」?兩者能否對話?
- 研究者能否補捉古人的「身體感」?
|
3
|
劃定性別
|
9/16
|
Furth, Charlotte. A Flourishing Yin: Gender in China’s Medical History, 960-1665. Berkeley, Los Angeles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中譯:(美)費俠莉(Charlotte Furth)著,《繁盛之陰——中國醫學史中的性》(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導言、第一、二章,頁1-84。
|
- 中國古典醫學主張「單性」的身體觀嗎?
- 中國古典醫學的「兩性」觀點始於宋代嗎?
|
4
|
生育女性
|
9/23
|
(美)費俠莉(Charlotte Furth)著,《繁盛之陰——中國醫學史中的性》(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第三、四章,頁85-139。
Yili Wu, Reproducing Women: Medicine, Metaphor, and Childbirth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Los Angeles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0), Introduction & Chapter 1, pp.1-53.
|
- 宋代以降婦科如何建構女性的身體特質?
- 傳統醫學論述如何形塑女性的生育角色?
|
5
|
房中補益
|
9/30
|
陳秀芬,《養生與修身——晚明文人的身體書寫與攝生技術》(台北:稻鄉出版社,2009),第三章,頁83-128。
Furth, Charlotte. “Rethinking van Gulik: Sexuality and Reproduc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C. Gilmartin et al. eds., Engendering China: Women, Culture, and the Stat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pp. 125-146.
|
- 中國古代房中術對於兩性關係有何預設?
- 明代房中術所主張的「性經濟」是什麼?
|
6
|
以人為藥
|
10/7
|
陳秀芬,〈從人到物:《本草綱目‧人部》的人體論述與人藥製作〉,《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8本,第3分(2017.9): 589-641。
陳秀芬,〈食物、藥物與穢物——明代胎盤的物質文化史考察〉,《中國史學》,卷31(2021.10),頁95-108。
|
- 當人體局部被作為藥物使用,凸顯了古代怎樣的宇宙論和身體觀?
- 在古代本草藥物傳統中,「可吃」與「不可知」的界線在哪裡?
|
7
|
客席講座
|
10/14
|
邀請校外專家演講
|
|
8
|
期中報告
|
10/21
|
研究計畫口頭報告
|
|
9
|
性與犯罪
|
10/28
|
(美)蘇成捷(Matthew Sommer)著,謝美裕、尤陳俊譯,《中華帝國晚期的性、法律與社會》(臺北:Ainosco Press,2022),第一、二章。
|
- 清代政府對於「性秩序」的願景是什麼?
- 清代婚姻關係之外的「性犯罪」有哪些類型?可以看出清代社會怎樣的特點?
|
10
|
性別越界
|
11/4
|
Furth, Charlotte. “Androgynous Males and Deficient Females: Biology and Gender Boundaries in Sixteenth- and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Late Imperial China, 9:2 (1988), pp. 1-31.
Matthew H. Sommer (蘇成捷), The Fox Spirit, the Stone Maiden, and Other Transgender Histories from Late Imperial Chin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24), Introduction & Chapter 2.
|
- 明清跨性別的案例有哪些?
- 醫學和法學對於跨性別者的態度分別是什麼?
|
11
|
檢驗生死
|
11/11
|
張哲嘉,〈「中國傳統法醫學」的知識性格與操作脈絡〉,《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4(台北,2004.6),頁1-28。
(美)吳一立,〈中華帝國晚期的身體知識與西學:以王士雄(1808-1868)為例〉,收入姜學豪主編,《歷史認識論與現代中醫的建構》(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21),頁81-114。
|
- 中國古代「法醫」如何檢驗生死?
- 明清檢驗學和醫學的關係是什麼?
|
12
|
身心失控
|
11/18
|
陳秀芬,〈情志過極,非藥可癒——試論金元明清的「以情勝情」療法〉,《新史學》,第25卷第1期(2014.3): 1-50。
Kuriyama, Shigehisa. “Angry Women and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in Michael Worton and Nana Wilson-Tagoe eds., National Healths: Gender, Sexuality and Health Across Cultural Context (London: UCL Press, 2004), pp. 179-189.
|
- 情緒有性別差異嗎?
- 對於「心病」,中國古代醫者發展出什麼診療技藝?
|
13
|
異類相遇
|
11/25
|
陳秀芬,〈在夢寐之間:中國古典醫學對於「夢與鬼交」與女性情欲的構想〉,《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1本,第4分(2010.12): 701-735。
(美)吳一立,〈鬼胎、假妊娠與中國古典婦科中的醫療不確定性〉,收入李貞德主編,《性別、身體與醫療》(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頁159-188。
|
- 明清醫者如何診治「和異類相遇」的患者?
- 醫療現場通常如何排除胎產之「不確定性」?
|
14
|
身體超越
|
12/2
|
Valussi, Elena. “Blood, Tigers, Dragons: The Physiology of Transcendence for Women,” Asian Medicine: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4 (2008), pp. 46-85.
Valussi, Elena. “Female Alchemy and Paratext: How to Read Nüdan in a Historical Context,” Asia Major, vol. 21, no. 2 (2008), pp.153-193.
|
- 道教內丹術的性別想像是什麼?
- 晚明道教「女丹」的出現有什麼歷史意義?
|
15
|
學術參與
|
12/9
|
旁聽中研院明清國際會議(2025/12/10-12)醫療或性別相關議程
|
全員報名
|
16
|
期末報告
|
12/16
|
期末報告之進度報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