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東亞農業史專題

Course Name: Special Topics on Agricultural History in East Asia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3.0

學分數

Credit(s)

2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本課程將從「農業與經濟」、「農業、社會與秩序」、「戰爭、移民與農業」、「冷戰與農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的反思:生態農業」等主題切入,說明農業與人類文明秩序、社會經濟的關聯性,其次伴隨著近代化農業的發展,則對於農業帶來深遠的影響,乃至於生態農業受到重視的緣由。課程將輔以東亞地區的個案研究,讓學生掌握東亞農業史的梗概與圖像,以及瞭解相關研究取向的轉變。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1. 掌握東亞農業史的重要研究課題,理解農業在時代變遷中的不同面向
    2. 透過相關研究、文本之研讀,擴展農業史之研究能力
    3. 解讀及運用近代化農業的相關史料
    4. 省思農業對於經濟、生態環境、社會文化的影響與扮演的角色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週次

    課程主題

    課程內容與

    指定閱讀

    教學活動與

    作業

    學習

    投入

    時間

    課堂講授

    課程前後

    1-2

    課程導論

    1. 介紹本學期課程的進行方式、課程要求、評量方式,以及預期的學習目標。
    2. 9/5專題演講1(暫定):山本真
    3. 9/12專題演講2(暫定):山本真

    9/5-9/12

    課程簡介

    自我介紹

    專題演講討論

    3

    4.5/

    3-4

    農業與

    經濟

    1. *西敏司著,李祐寧譯,《甜與權力:糖—改變世界體系運轉的關鍵樞紐》,台北:大牌/遠足,2020。導論、1-4
    2. 柯志明,《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台灣的發展與從屬》,台北:群學,2003導論、第四章。

    9/19-9/26

    課程講授、導讀報告與討論

    *為導讀文本

     

    3

    4.5/

    5-8

    農業、社會與秩序

    1. *詹姆斯·斯考特,鄭廣懷等譯,《弱者的武器》,南京:譯林出版社,200735
    2. 陳耀煌,《中國農村的副業、市場與共產革命1900-1965》,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20。第2

    10/3-10/17

    課程講授、導讀報告與討論

    *為導讀文本

    10/10國定假日

    3

    4.5/

    8-9

    期中考週

    10/31研究計畫報告

    10/24-10/31

    10/24國定假日

    3

    4.5/

    10-12

    戰爭、移民與農業

    1. *穆盛博(Micah S. Muscolino),《洪水與饑荒:19381950年河南黃泛區的戰爭與生態》,九州出版社,2021。導論、1章(自選)。
    2. *Azuma, Eiichiro. In Search of Our Frontier: Japanese America and Settler Colonialism in the Construction of Japan’s Borderless Empire , Oakland, California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19. 第5、6章(2選1),頁153-216。

    11/7-11/21

    課程講授、導讀報告與討論

    *為導讀文本

    3

    4.5/

    13-15

    冷戰與農業現代化

    1. *伊藤淳史,〈アメリカ農產物の日本市場開拓計画——小麦とコメからみる1950年代〉,足立芳宏編,《農業開発の現代史—冷戦下のテクノロジー·辺境地·ジエンダー》(京都:京都大学学術出版會,2022),頁29-61
    2. 蘇淳烈,〈韓国における近代農業技術の変容——「統一稲」の開発·普及過程を中心に〉,足立芳宏編,《農業開発の現代史—冷戦下のテクノロジー·辺境地·ジエンダー》(京都:京都大学学術出版會,2022),頁124-148
    3. *朱家立,〈從「自由世界」到「熱帶亞洲」:台灣農業研究與綠色革命之擴張〉,《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30期(2025.4)。

    11/28-12/12

    課程講授、導讀報告與討論

    *為導讀文本

    3

    4.5/

    16

    期末考週

    農業現代化的反思與生態農業

    1. 唐納德·沃斯特,《自然的經濟體系:生態思想史》,商務印書館,2024。第13-15
    2. 山本真,〈對山林資源的傳統式共同管理以及近代以來國家的控制與開發—以福建省為例〉,收入杜正貞、佐藤仁史主編《山林、山民與山村:中國東南山區的歷史研究》(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20),頁202-238

    1/5:期末報告繳交

    12/19

    課程講授、導讀報告與討論

    *為導讀文本

    3

    4.5/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20%

    講述 Lecture

    60%

    討論 Discussion

    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2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1. 課堂出席與討論:20%
    2. 導讀報告:20%
    3. 學期報告:60%(含研究計畫)

    *請假須於moodle平台請假系統登記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1. 西敏司著,李祐寧譯,《甜與權力:糖—改變世界體系運轉的關鍵樞紐》,台北:大牌/遠足,2020
    2. 足立芳宏編,《農業開発の現代史—冷戦下のテクノロジー·辺境地·ジエンダー》,京都:京都大学学術出版會,2022
    3. 柯志明,《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台灣的發展與從屬》,台北:群學,2003
    4. 唐納德·沃斯特,《自然的經濟體系:生態思想史》,商務印書館,2024
    5. 陳耀煌,《中國農村的副業、市場與共產革命1900-1965》,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20
    6. 詹姆斯·斯考特,鄭廣懷等譯,《弱者的武器》,南京:譯林出版社,2007
    7. 穆盛博(Micah S. Muscolino),《洪水與饑荒:19381950年河南黃泛區的戰爭與生態》,九州出版社,2021
    8. Azuma, Eiichiro. In Search of Our Frontier: Japanese America and Settler Colonialism in the Construction of Japans Borderless Empire , Oakland, California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19.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書名 Book Title 作者 Author 出版年 Publish Year 出版者 Publisher ISBN 館藏來源* 備註 Note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本課程可否使用生成式AI工具Course Policies on the Use of Generative AI Tools

    有條件開放使用:課堂說明 Conditional Permitted to Use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