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資本主義與當代人類的命運息息相關。但資本主義是如何透過貨幣交換與商品生產而產生的?當它的運作方式主宰了人類的生活,那麼人類的存在意義、思想形態、美學感受與政治正當性將受到何種衝擊?這些問題,是我們到目前為止都不能不面對的。本課程將透過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從自由資本主義、發達資本主義到數位時代之監控資本主義的發展,來說明在德國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理論發展中,批判理論如何對自由資本主義所造成的勞動異化、商品拜物教、物化、階級意識形態提出批判;並進而就發達資本主義之文化工業的大眾欺騙,以及科技之意識形態,提出社會病理學診斷與民主理論的解決;最後將就批判理論的最新發展,說明在數位時代中,我們應如何面對加速化與獨異性等新的異化現象,以及未來在AI大量取代人力後,工作勞動是否仍有意義等問題。
能力項目說明
本課程主要考察在批判理論四代學者的努力中,他們如何面對資本主義發展的形態變化所產生的時代問題,進行批判性的思考。課程因而主要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從亞當斯密的《國富論》與馬克思的《資本論》談起,說明以霍克海默、阿多諾、班雅明與馬庫色等人為代表的早期法蘭克福學派觀點;第二部分針對哈伯瑪斯與霍耐特等第二代與第三代學者,說明他們如何進行資本主義之社會病理學的診斷,並據此以提出他們的規範性解決方案;第三部分則針對數位時代的監控資本主義型態,說明當前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最新的理論發展。
批判理論與數位時代 課程進度表
1、9月4日 課程介紹
2、9月11日 資本主義與Adam Smith的勞動價值說
研讀文獻: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郭大力、王亞南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上卷,頁1-58。
3、9月18日 Marx論異化勞動與商品拜物教
研讀文獻:(1) 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三卷,頁217-237, 266-288。
(2) 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中央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頁47-102。
4、9月25日 Horkheimer & Adorno論批判理論與啟蒙的辯證
研讀文獻:(1)霍克海默,〈傳統理論與批判理論〉,收錄於霍克海默,《批判理論》,台北:結構群出
版 社, 1989年,頁211-276。
(2) 霍克海默、阿多諾,《啟蒙的辯證〉,林宏濤譯,台北:商周出版社,2008年,頁26-68。
5、10月2日 Marcuse論單向度的人
研讀文獻:(1)馬庫色,《單向度的人—發達工業社會的意識形態研究》,劉繼譯,台北:麥田出版社,2015。
頁 37-99; 137-176。
(2) 哈貝馬斯,《作為意識形態的技術與科學》,李黎、郭官義譯,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年,頁 38-83。
6、10月9日 Habermas的溝通行動理論建構
研讀文獻:林遠澤 ,〈哈伯瑪斯的溝通行動理論與現代性的弔詭〉,《批判理論與儒學的當代對話》,台北: 政大出版社,2025年,頁3-42.
7、10月16日 Honneth的承認理論與社會主義的理念
研讀文獻:林遠澤,〈論霍耐特的承認理論與做為社會病理學診斷的批判理論〉,《批判理論與儒學的當代對
話》,台北:政大出版社,2025年,頁43-74。
8、10月23日 期中考
9、10月30日 Benjamin論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
研讀文獻:班雅明,《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班雅明精選集》,莊仲黎譯,台北:商周出版社,2019年。頁
25-70。
10、11月6日 Horkheimer & Adorno論文化工業批判
研讀文獻:(1)霍克海默、阿多諾,《文化工業:做為群眾欺騙的啟蒙〉,林宏濤譯,《啟蒙的辯證》,台北:商
周出版社,2008年,頁155-210。
(2) 霍克海默,〈藝術和大眾文化〉,收錄於霍克海默,《批判理論》,台北:結構群出版
社, 1989 年,頁299-319。
(3)阿多諾,〈文化工業概要〉,《阿多諾基礎讀本》,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20年,頁286-294.
11、11月13日 ZuBoff論監控資本主義的網路文化批判
研讀文獻:(1) M. Castells,《網路社會之崛起》,台北:唐山出版社,2000年,頁85-170。
(2) 肖莎娜‧祖博夫,《監控資本主義時代》,台北:時報出版社,2020,頁38-155。
12、11月20日 Habermas論後真相時代與公共領域的新結構轉型
研讀文獻:(1)哈貝馬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年,頁170-266。
(2)哈貝馬斯,《公共領域的新結構轉型》,北京:中信出版社,2025年,頁3-48。
13、11月27日 Hartmut Rosa論加速化的社會
研讀文獻:(1) 羅薩,《新異化的誕生—社會加速批判理論大綱》,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
(2) 羅薩,《加速—現代社會中時間結構的改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14、12月4日 Andreas Reckwitz論獨異性社會
研讀文獻:萊克維茨,《獨異性社會—現代的結構轉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4年。
15、12月11日 AI時代與工作勞動的意義?
研讀文獻:(1)霍耐特,〈勞動與承認:一個再定義〉,《我們中的我—承認理論研究》,上海:譯林出版社,
2021年,頁59-79。
(2)普萊希特,《眾生無束—勞動社會的未來》,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24年,141-219。
16、12月18日 期末考
1.上下學期各繳交一次讀書心得報告,佔學期總分40%.
2.期末繳交期末報告一份,佔學期總分60%.
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郭大力、王亞南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上卷,頁1-58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
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中央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
霍克海默,《批判理論》,台北:結構群出版社,1989年。
霍克海默、阿多諾,《啟蒙的辯證〉,林宏濤譯,台北:商周出版社,2008年。馬庫色,《單向度的人—發達工業社會的意識形態研究》,劉繼譯,台北:麥田出
版社,2015。
哈貝馬斯,《作為意識形態的技術與科學》,李黎、郭官義譯,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年。
林遠澤 ,《批判理論與儒學的當代對話》,台北:政大出版社,2025年。
班雅明,《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班雅明精選集》,莊仲黎譯,台北:商周出版社,2019年。
霍克海默、阿多諾,林宏濤譯,《啟蒙的辯證》,台北:商周出版社,2008年。
M. Castells,《網路社會之崛起》,台北:唐山出版社,2000年。
肖莎娜‧祖博夫,《監控資本主義時代》,台北:時報出版社,2020年。
哈貝馬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年。
哈貝馬斯,《公共領域的新結構轉型》,北京:中信出版社,2025年。羅薩,《新異化的誕生—社會加速批判理論大綱》,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
羅薩,《加速—現代社會中時間結構的改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萊克維茨,《獨異性社會—現代的結構轉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4年。
霍耐特,《我們中的我—承認理論研究》,上海:譯林出版社,2021年。
普萊希特,《眾生無束—勞動社會的未來》,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