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本門課透過主題式單元設計,結合教師講述與小組討論練習,帶領學生認識歷史學的跨學科整合與多元寫作形式,並了解歷史學在不同領域之實際應用。
能力項目說明
培養學生有關歷史學跨學科整合的能力,並能洞察生活周遭的歷史學課題,進行文史調查與再造規劃。
週次 |
課程主題 |
課程內容 |
1 |
課程介紹 |
本門課課程介紹 |
2 |
今日的歷史學 |
1、歷史學與跨學科的結合 2、可應用的線上資源介紹 3、選題:小組討論 |
3 |
生活中的史學 |
1、大眾史學 2、日常生活、大眾娛樂與歷史學 3、公部門提案計畫書案例說明 |
4 |
史學、地景與社區I |
1、地景空間與社區營造 2、文化旅遊 |
5 |
史學、地景與社區II |
1、田野調查訪談 2、村史的寫作 |
6 |
史學與數位人文I |
1、詮釋資料(Metadata) 2、數位物件與CC授權(Creative Commons) |
7 |
期中報告 |
繳交期中小組作業 |
8 |
史學與數位人文II |
課堂練習:科普化的歷史學 |
9 |
史學與文化轉譯I |
1、影視娛樂 2、遊戲與短影音 |
10 |
史學與文化轉譯II |
1、策展規劃 2、走讀小旅行 |
11 |
應用史學專題演講 |
預計邀請業界講師,介紹史學的跨領域結合與實務應用(可能因應講師時間調整週次) |
12 |
期末小組發表 會前討論 |
教師與各組討論期末報告 |
13 |
期末小組發表(一) |
期末小組發表與互評、教師講評 |
14 |
期末小組發表(二) |
期末小組發表與互評、教師講評 |
15 |
期末小組發表(三) |
期末小組發表與互評、教師講評 |
16 |
期末小組發表(四) 與課堂總檢討 |
期末小組發表與互評、教師講評 |
1、出缺席與課堂討論參與度(30%)
2、期中小組作業:繳交期末報告進度說明(20%)
請每組同學選定一個具體標的,進行文史調查與再造規劃。期中時須繳交進度說明,內容包含「題目與動機」、「撰寫標的介紹」、「現已掌握的文史資源」。
3、期末小組發表(40%)
請每組同學製作簡報,上臺發表。須附上參考資料與組員分工表。
4、期末小組互評(10%)
請每組同學就互評組別之期末報告進行課前閱讀,並上臺給予評論。
評量等第/項目 |
出缺席與課堂討論參與度(30%) |
報告成果70% (含期中與期末報告、互評) |
優90以上 |
能準時及全程參與課程 |
能準時繳交報告及參與發表,報告成果能充分反映授課內容 |
佳80-89 |
尚能準時及全程參與課程 |
能準時繳交報告及參與發表,報告成果能反映授課內容 |
普70-79 |
未準時或未全程參與課程 |
未準時繳交報告及參與發表,或報告成果僅能反映授課主題 |
待改進60-69 |
未準時且未全程參與課程 |
未準時繳交報告及參與發表,且報告成果僅能反映課程主題 |
未達成學習目標60以下 |
出席狀況不佳 |
未參與發表,或報告成果未能反映授課內容 |
1、Harvey, David. Justice, Nature, & the Geography of Difference. Cambridge Mass.: Blackwell Publishers,1996.
2、Jenkins, Keith,賈士蘅譯,《歷史的再思考》,臺北:麥田,2011年。
3、John Wylie,王志弘、錢伊玲、徐苔玲、張華蓀譯,《地景》。臺北:群學,2021年。
4、John Urry, Jonas Larsen,黃宛瑜譯,《觀光客的凝視3.0》。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16年。
5、Mike Crang,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臺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6、Pierre Nora,〈序章〉,谷川稔監譯《記憶の場 : フランス國民意識の文化=社會史》。東京 : 岩波書店,2002年。
7、Pierre Nora,戴麗娟譯,《記憶所繫之處》。臺北:行人文化實驗室,2012年。
8、Tim Cresswell,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
9、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認同建構:國家博物館與認同政治》。(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12年。
10、申學庸、陳其南著,《文化建設與國家發展》。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政策研究工作會,2000年。
11、陳培豐,《歌唱臺灣:連續殖民下臺語歌曲的變遷》。新北:衛城出版,2020年。
12、黃裕元,《流風餘韻:唱片流行歌曲開臺史》。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4年。
13、傅朝卿,《臺灣建築的式樣脈絡》。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