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性別與近代西方世界的形成

Course Name: Gender and the Making of the Western Modern World

修別:群

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3.0

學分數

Credit(s)

5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有鑑於過去學生在大學以前所接觸的西洋史內容,多半偏重政治、外交、戰爭等層面,對於兩性關係、性別文化在西方社會的發展,認識甚為有限。實則西方社會的兩性關係在近代的發展,是相當重要、且可啟發我們對自身生活與存在產生正面反思與成長的課題。本課程旨在帶領學生對近代西方世界的兩性關係、家庭、婚姻、社會與文化有進一步的認識,期以此拓寬學生對於自身生活經驗與歷史發展的更切身交流,並促進學生對歷史的寬廣有更深的體會。

本課程為專史課程,事先無先修科目。課程主要集中於數個主題,每個主題約在二到三周進行完成,包括觀看與主題相關的影片與討論。同學將於上課前事先閱讀指定文章與書籍,於上課時報告,並由教師針對文章與相關史料,對牽涉相關主題的各方面介紹歷史脈絡的發展,引導同學進行討論與交流。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1. 增加學生對兩性在近代西方歷史發展的瞭解。
    2. 從婦女與性別史的角度,重新審視近代西方社會政治、社會、文化各方面的發展與演變。
    3. 訓練歷史批判性分析與閱讀能力。
    4. 培養歷史研究與寫作的能力。
    5. 發展學生的歷史詮釋能力、歷史同理心、與自我了解。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每週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09/02 Week 1 導論

             介紹課程、閱讀文章、上課型態與評量方式;討論生成式AI的使用與規範

    09/09 Week 2 文藝復興 I:性別與教育

    Theresa Coletti, “‘Did Women Have a Renaissance?’ A Medievalist Reads Joan Kelly and Aemilia Lanyer,” Early Modern Women 8 (Fall, 2013): 249-259.

    林中澤,〈西歐中世紀基督教的婚姻觀與性倫理〉,《歷史月刊》,期15120008月),頁42-48

    許智香,〈文藝復興時期女性人文教育初探〉,《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期1520204月),頁125-149

    09/16 Week 3 文藝復興 II:婚姻與情感

    Margaret Leah King, “Thwarted Ambitions: Six Learned Women of the Italian Renaissance,” Soundings: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59, no. 3 (Fall, 1976): 280-304.

    張蘭星,〈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人的性愛觀〉,《湖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卷10320056月),頁48-51

    花亦芬,〈文藝復興時代歐洲女性感情生活的枷鎖〉,《歷史月刊》,期15120008月),頁49-55

     09/23 Week 4 文藝復興III:相關討論

    Diana Robin, “Courtesans, Celebrity and Print Culture in Renaissance Venice: Tullia d’Aragona, Gaspara Stampa, and Veronica Franco,” in Italian Women and the City: Essays, ed. Janet Levarie Smarr and Daria Valentini (Cranbury, NJ: 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 2003).

    觀賞電影「絕代寵妓」(Dangerous Beauty)與心得分享

    09/30 Week 5 宗教改革與性別政治 I

    Merry E. Wiesner, “Beyond Women and the Family: Towards a Gender Analysis of the Reformation,” The Sixteenth Century Journal 18, no. 3 (Autumn, 1987): 311-321.

    歐陽愛權、刁小行,〈路得宗教改革的世俗化維度及歷史影響〉,《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卷325201910月),頁97-103

    10/07 Week 6 宗教改革與性別政治 II:以伊莉莎白一世為例

    Allison Heisch, “Queen Elizabeth I and the Persistence of Patriarchy,” Feminist Review, no. 4 (1980): 45-56.

    杜宣瑩,〈從王權政治到君主共和――蘇格蘭瑪麗女王之死與近代早期英格蘭的政權轉型〉,《文史哲》,期320176月),頁77-89

    劉吉濤,〈信仰的政治化:16-17世紀宗教改革對英國王位繼承原則的衝擊與影響》,期720247月),頁82-91

    10/14 Week 7 宗教改革與性別政治 III

    林美香,〈一個王國中的兩位女王伊莉莎白一世時代對女性統治權的辯護(1567-1590)〉,《新史學》,卷164200512月),頁143-194

    周百合,〈伊莉莎白一世形象初探〉,《新北大史學》,期4200610月),頁17-31

    觀賞電影「伊莉莎白」(Elizabeth)與心得分享

    10/21 Week 8 巫術與性別 I:以Salem審判為例 

    Nachman Ben-Yehuda, “The European Witch Craze of the 14th to 17th Centuries: A Sociologist’s Perspectiv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6, no. 1 (July 1980): 1-31.

    徐善偉,〈1518世紀初歐洲女性被迫害的現實及其理論根源〉,《世界歷史》,期42007),頁82-91

    陸啟宏,〈16~17世紀西歐社會的獵巫》,期820078月),頁64-71

    10/28 Week 9 巫術與性別II:以Salem審判為例

    Karen Green and John Bigelow, “Does Science Persecute Women? The Case of the 16th-17th Witch-Hunts,” Philosophy 73, no. 284 (Apr., 1998): 195-217.

    姜翠芬,〈現代西方戲劇中的巫術:《熔爐》的個案研究〉,《中外文學》,卷31920032月),頁9-32

    觀賞電影「激情年代」(The Crucible)與心得分享

    11/04 Weel 10 近世歐洲的情感文化與婚姻 I

    Michael McKeon, “Historicizing Patriarchy: The Emergence of Gender Difference in England, 1660-1760,” Eighteenth-Century Studies 28, no. 3 (Spring, 1995): 295-322.

    斯通(Lawrence Stone)著,刁曉華譯,《英國的家庭、性與婚姻》(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第68章。

    11/11 Week 11 近世歐洲的情感文化與婚姻 II:以珍奧斯汀的小說為例

    高齡芬、李語寧,《珍奧斯汀小說的社會關懷》,《台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學報》,期620173月),頁91-106

    沈忠良,〈「得體閨秀」與《艾瑪》的驕傲書寫:兼論奧斯汀與情感-理性之論辯〉,《英美文學評論》,期4020226月),頁55-81

    觀賞電影「艾瑪姑娘要出嫁」(Emma)與心得分享

    11/18 Week 12 帝國主義、殖民統治、與性別I

    Durba Ghosh, “Gender and Colonialism: Expansion or Marginalization?,” The Historical Journal 47, no. 3 (September 2004): 737-755.

    王世宗,〈新帝國主義與現代世界的興起〉,《歷史月刊》,期14420001月),頁32-37

    劉震宇,〈試論1939—1947年英國對英屬印度的政策兼談印巴分治〉,《華東理工大學學報(文科版)》,1994年第1期,頁39-49

    11/25 Week 13  帝國主義、殖民統治、與性別II:以英國殖民印度為例

    Joanna Liddle and Rama Joshi, “Gender and Imperialism in British India,”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 20, no. 43 (October 26, 1985): WS72-WS78.

    楊玲玲,〈19世紀英國殖民當局有關印度婦女的立法改革及其影響〉,《法治與社會》,2014年第19期(20148月),頁249-252

    王偉均,〈暴亂、榮譽與死亡——印巴分治暴力沖突中的婦女集體殉身現象研究〉,《婦女研究論叢》, 2019 2期(201910月)頁106-115

    觀賞電影「亂世傷痕:末代總督的秘密」(Viceroy’s House)與心得分享

    12/02 Week 14  女權的興起與新性別文化的形塑 I

    Ellen Carol DuBois, “The Radicalism of the Woman Suffrage Movement: Notes toward the Reconstruction of Nineteenth-Century Feminism,” in DuBois, Woman Suffrage and Women’s Rights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8), 30-42.

    黃懷秋,〈依莉莎伯凱狄史丹頓和她的《婦女聖經》〉,《新世紀宗教研究》,卷3420056月),頁1-43

    周莉萍,〈20世纪20年代美國新女性初探〉,《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3年第3期(20037月),頁42-47

    12/09 Week 15 女權的興起與新性別文化的形塑 II:以美國婦女參政權運動為例

    張淑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婦女社會改革活動述論〉,《泰山學院學報》,2008年第2期(20087月),頁68-71

    觀賞電影「女權天使」(Iron-Jawed Angels)與心得分享

    12/16 Week 16 期末考周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35%

    講述 Lecture

    30%

    討論 Discussion

    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35%

    數位學習 E-learning

    %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1. 上課前應閱讀所有指定文章,上課準時出席,並積極參與課堂討論與交流。
    2. 閱讀文章前,請參考我上傳的討論問題,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與之後,準備那些討論問題的答案。
    3. 本課程的每一篇英文文章,都必須寫摘要。請在每一次上課當天結束前,將一至兩頁的文摘(以中文傳謝)以word檔案方式上傳;逾期不收,且視同當天上課未出席。
    4. 每看完一部與上課主題課程有關的電影之後,當天晚上同學應填寫Film Study Worksheet,並將檔案上傳到Moodle。若沒有交此作業,視同當天未出席。
    5. 上述所有相關指定文章檔案與作業要求,都可在Moodle的本課程連結中下載。也請在Moodle上傳每周的作業及期中/期末作業。
    6. 期中口頭報告(Midterm Presentation):專案構想與初步進度
    • 日期:10/2811/04
    • 期中評量將以簡報形式進行,請每位同學(或小組)分享自己的專案構想、研究方向、預期成果,以及目前的進度。
    • 簡報內容應包含:
      1. 選題與核心問題:你希望探討性別與近代西方世界的形成的哪個議題?為何選擇這個主題?
      2. 方法與呈現方式:你的專案將以何種形式進行?(研究報告、行動倡議、創意作品等)
      3. 歷史與當代的關聯:你的專案如何讓歷史與現實對話?
      4. 進度與挑戰:目前已完成哪些部分?遇到什麼困難?

    📌 期末(Final Submission):專案成果上傳 Moodle

    • 截止日期:1226
    • 期末評量要求每位同學(或小組)將最終作品上傳至Moodle教學平台,每位同學都須附上一份500-800字的反思報告,說明:
      1. 你從這個專案中學到了什麼?
      2. 你的研究或創作如何回應性別與近代西方世界的形成等面向的討論?
      3. 這個專案是否讓你對當代性別議題有新的理解或啟發?

    📌 評分標準(Rubric

    • 歷史理解與分析(30%): 專案是否深入理解性別與近代西方世界形成的核心議題?是否能夠清楚闡述歷史脈絡?是否引用史料進行?
    • 創新與連結(30%): 是否能夠創造性地將歷史與當代對話?是否有新的視角或獨特觀察?
    • 執行與表達(20%): 作品是否完整呈現?表達是否清晰有條理?
    • 反思與學習(20%): 反思報告是否深入檢討專案歷程,並展現學習成長?

    💡 備註:無論是研究、行動倡議、創意作品,都應基於歷史資料並與當代性別議題建立連結。期待大家透過這次專案,將歷史知識轉化為對現實的洞察與行動!

    1. 關於生成式AI工具之規範與指引,請綜合參見「國立政治大學生成式人工智慧運用簡要原則」,https://learning.nccu.edu.tw/sites/default/files/announcement/%E5%9C%8B%E7%AB%8B%E6%94%BF%E6%B2%BB%E5%A4%A7%E5%AD%B8%E7%94%9F%E6%88%90%E5%BC%8F%E4%BA%BA%E5%B7%A5%E6%99%BA%E6%85%A7%E9%81%8B%E7%94%A8%E7%B0%A1%E8%A6%81%E5%8E%9F%E5%89%87_7%E6%9C%88%E6%96%87%E5%AD%97%E7%89%88_0.pdf,「臺大針對生成式 AI 工具之教學因應措施」(https://www.dlc.ntu.edu.tw/ai-tools/),以及教師課堂上的相關說明指示。
    2. 評分百分比:平時上課表現(包括出席,問答討論與作業等)60%;期中報告/期末作業40%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請參照「每週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Duby, Georges, and Michelle Perrot, eds. A History of Women in the West. Vol. 4, Emerging Feminism from Revolution to World War.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Kendall, Mikki. Amazons, Abolitionists, and Activists: A Graphic History of Women’s Fight for Their Rights. New York: Ten Speed Press, 2019.

    Landes, Joan B. Women and the Public Sphere in the Age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8.

    Rose, Sonya. What Is Gender Histor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2010.

    Scott, Joan W. Gender and the Politics of Histor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8.

    Wieringa, Saskia E., ed. Sexual Politics in Modern Europe: New Approaches to Sexual History. New York: Berghahn Books, 2003.

    Wiesner-Hanks, Merry E. Women and Gender in Early Modern Europe. 3rd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Walkowitz, Judith R. City of Dreadful Delight: Narratives of Sexual Danger in Late-Victorian Lond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Worell, Judith, ed. Encyclopedia of Women and Gender: Sex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nd the Impact of Society on Gender. 2 vols.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2001.

    勒維琳巴斯托(Anne Llewellyn Barstow)著,嚴韻譯,《獵女巫:以女性觀點重現的歐洲女巫史》,台北:女書文化,1999

    西爾維婭.費代里奇(Silvia Federici)著,龔瑨譯,《凱列班與女巫﹕婦女、身體與原始積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23

    林美香,《「身體的身體」:歐洲近代早期服飾觀念史》,台北:聯經出版社,2017

    林美香,《女人可以治國嗎?十六世紀不列顛女性統治之辯》,台北:左岸文化,2007

    林美香,《百合與玫瑰:中古至近代早期英法王權的發展》,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9

    姜蘭虹、宋郁玲主編,《性別、社會與空間讀本》,臺北:唐山出版社,2016

    盧省言,《有毒的男子氣概:從希臘英雄到現代新好男人,歷史如何層層建構「男人」的形象》,台北:網路與書出版,2021

    羅莎琳邁爾斯(Rosalind Miles)著,刁筱華譯,《女人的世界史》,台北:麥田,2006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本課程可否使用生成式AI工具Course Policies on the Use of Generative AI Tools

    有條件開放使用:課堂上會說明 Conditional Permitted to Use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