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班級經營

Course Name: Class Management

修別:群

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2.0

學分數

Credit(s)

3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班級經營》這堂課主要是透過理論講述、合作學習、小組討論、教學現場觀察、實際訪談班級經營技巧、班級個案處理分析、分享報告、AI蒐集資料、討論對話班級經營技巧和撰寫班級經營計畫書等方式,讓同學了解如何建立有效的班級經營。並藉由理性批判和感性思維,了解教學現場的班級經營策略,培育其未來職場的連結與應用。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 藉由班級經營理論與實務分析,以建立正確的班級經營理念。

    () 透過班級經營的教學現場觀察,以培育運用班級經營的活動技巧。

    () 理解班級經營的運用技巧,對教師教學品質的影響。

    () 培養班級經營的個案處理能力,以提昇教師有效的教學方法。

    () 實際到校參訪班級經營教學技巧,藉以獲得班級經營的實務經驗

    () 藉由AI練習撰寫班級經營計畫書,再加以潤飾,以俾未來教育職場的應用。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週次

    課程主題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教學活動與作業

    1

    課程簡介與班經導論

    1.班級經營理論與實務課程大綱簡介

    2.破冰活動(Ice Breaker Activities)彼此認識

    3.classroom management的理念分析

    1. 教學活動

    1.老師透過PPT說明課程大綱

    2. 進行破冰活動及小組分組

    3. 分析班級經營的理念

    1. 課後作業

    個人期初探討有效班級經營策略

    A4一頁

    2

    班級經營的思考圖像

     

    1.個人的班級經營思考圖像

    2.小組的班級經營思考圖像之探討

    3.個人有效的班級經營策略

    1. 教學活動

    1.老師透過PPT講解班級經營思考圖像

    2.進行小組班級經營思考圖像之探討活動

    3.分享個人有效的班級經營策略

    4.老師統整與歸納有效的班級經營策略

    1. 課後作業

    個人蒐集班級經營的意義、價值和理念及心得A4一頁

    3

    班級經營的概述與有效

    策略

     

    1.班級經營的意義、價值和理念等概述

    2.期初小組探討有效班級經營策略

    1. 教學活動

    1.老師透過PPT講解班級經營的概述與有效策略

    2.進行期初小組探討有效班級經營策略活動

    3.老師統整與歸納有效的班級經營策略

    1. 課後作業

    蒐集果斷紀律理

    論的相關資料及心得A4一頁

    4

    班級經營的果斷紀律理論

     

    1.班級經營與紀律問題

    2.Lee CanterMarlene Canter的果斷紀律理論

     (assertive discipline theory)

    3. 現場透過AI系統小組討論assertive discipline theory可行的班級經營策略

    4.小組共同擬定乙份班級學生生活契約和學習契約

    1. 教學活動

    1.老師透過PPT講解果斷紀律理論

    2.各組透過AI系統進行小組討論assertive discipline theory可行的班級經營策略及擬定乙份班級學生生活契約和學習契約

    3.全班討論與小組回饋

    4.老師統整與歸納果斷紀律經營策略及擬定班級學生生活契約和學習契約應注意事項

    1. 課後作業

    蒐集和諧溝通理

    論的相關資料及心得A4一頁

    5

    班級經營的和諧溝通理論

     

    1.Haim Ginott的和諧溝通理論 (congruent communication theory)

    2.現場透過AI系統小組討論congruent communication theory可行的班級經營策略

    3.小組共同討論擬定開學前的一封信

    1. 教學活動

    1.老師透過PPT講解和諧溝通理論

    2.各組透過AI系統進行小組討論congruent communication theory可行的班級經營策略及擬定開學前的一封信

    3.全班討論與小組回饋

    4.老師統整與歸納和諧溝通的經營策略及擬定開學前的一封信應注意事項

    1. 課後作業

    蒐集北政國中班級經營的相關資料

    6

    教學現場參觀

    參訪北政國中班級經營教學現場觀察

     

    1. 教學活動

    實際參訪北政國中的班級經營教學技巧

    1. 課後作業

    準備參訪心得分享報告

    7

    分享實際參訪的班級經營技巧

     

    1.各小組分享15分鐘實際參訪的班級經營技巧

    2.包含學校教育願景、教學理念、班級經營技巧、有效教學策略、發展性建議和如果我來教要如何教得更好

    1. 教學活動

    1.各小組依指定內容分享實際參訪的班級經營技巧

    2.全班討論與小組回饋

    3.老師統整與講評

    1. 課後作業

    準備期中考準

    8

    期中評量

    midterm assessment

    1. 教學活動

    實施申論問題的評量

    1. 課後作業

    蒐集應用導師時間的相關資料及心得A4一頁

    9

    AI系統討論導師時間的應用

    1.檢討期中評量試卷

    2.導師時間的應用分析

    3.透過AI系統進行小組討論如何善用導師時間

    1. 教學活動

    1.老師透過PPT分析導師時間的應用

    2.各組透過AI系統進行小組討論如何善用導師時間

    3.全班討論與小組回饋

    4.老師統整導師時間的輔導功能

    1. 課後作業

    個人規劃設計班級情境佈置圖A4一頁

    10

    AI系統討論班級經營情境佈置可行的策略

    1.創意的情境佈置論述班級經營的著力點

    學習角、遊戲角、讀書角、佈告欄的規劃及情境佈置

    2.透過AI系統進行小組討論班級經營情境佈置可行的策略

    1. 教學活動

    1.老師透過PPT講解班級情境佈置的著力點

    2.各組透過AI系統進行小組討論班級經營情境佈置可行的策略

    3.全班討論與小組回饋

    4.老師統整創意的情境佈置

    1. 課後作業

    蒐集教學管理理

    論的相關資料及心得A4一頁

     

    11

    班級經營的教學管理理論

     

    1.Jacob kounin的教學管理理論

     (instructional management theory)

    2. 現場透過AI系統小組討論instructional management theory可行的 級經營策略

    1. 教學活動

    1.老師透過PPT講解教學管理理論

    2.各組透過AI系統進行小組討論instructional management theory可行的班級經營策略

    3.全班討論與小組回饋

    4.老師統整與歸納教學管理的經營策略

    1. 課後作業

    課前個人蒐集個案的處理措施及心得A4一頁

    12

    班級學生個案的處理分析

    1.班級學生個案的處理措施分析

    (1)學生行為概述、(2)學生行為分析、(3)行為分級判別和輔導管教分級、(4)行為處理策略、(5)追蹤觀察

    1. 教學活動

    1.老師透過PPT分析班級學生個案的處理措施

    2.全班討論與小組回饋

    3.老師統整與歸納個案處理的措施

    1. 課後作業

    課前小組蒐集教育現場的個案

    13

    案例分享班級學生個案的處理措施

    1.小組現場擬定學生個案,並依組別順序(1-2-3-4-5)轉移個案,並進行小組個案的討論分析與處理

    2.每小組分享15分鐘班級學生個案的處理措施

    3. 處理個案應注意事項

     

    1. 教學活動

    1.小組現場擬定可能發生的學生個案

    2.小組轉移個案,並進行個案處理的分析報告

    3.全班討論與小組回饋

    4.老師講評與歸納處理個案應注意事項

    1. 課後作業

    透過AI系統蒐集正向班級經營理論的相關資料及心得A4一頁

    14

    班級經營的正向班級經營理論

     

    1.Fredric Jones的正向班級經營理論

     (positive classroom management theory)

    2.現場透過AI系統進行小組討論positive classroom management theory可行的班級經營策略

    1. 教學活動

    1.老師透過PPT講解正向班級經營理論

    2.各組透過AI系統進行小組討論positive classroom management theory可行的班級經營策略

    3.全班討論與小組回饋

    4.老師統整與歸納正向班級經營的策略

    1. 課後作業

    透過AI系統練習撰寫班級經營計畫書

    15

    AI系統練習撰寫班級經營計畫書

     

    1.透過AI系統練習撰寫班級經營計畫書

    (1)教務活動的經營、(2)訓育活動的經營

    (3)輔導活動的經營、(4) 情境與設備的經營

    2.班級經營表格的應用

    3.統整班級經營技巧

    1. 教學活動

    1.老師透過PPT講解班級經營計畫書的內容及表格的應用

    2.各組透過AI系統練習撰寫班級經營計畫書

    3.全班討論與小組回饋

    4.老師統整班級經營技巧

    1. 課後作業

    準備期末繳交的班級經營計畫書及期末報告

    16

    期末評量報告與繳交作業

    期末評量(final assessment)

    (1)各組PPT檔報告班級經營計畫書

    (2)每小組繳交一份班級經營計畫書

    (3)個人繳交一份期初和期末有效班級經營策略的對

    照表及學習心得和自評分數1-2頁即可

    1. 教學活動

    1.各組PPT檔報告與分享班級經營計畫書

    2.全班討論與小組回饋

    3.老師講評與總結

    1. 期末作業

    1.個人準備一份期初和期末有效班級經營策略的對照表

    2.各小組將(2)(3)裝訂成冊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30%

    講述 Lecture

    30%

    討論 Discussion

    2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15%

    數位學習 E-learning

    5%

    其他: Others: 實際參訪學校,進行教學現場觀察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項目

    配分

    一般出席率

    10%

    課堂參與(討論與發表意見)

    20%

    期中評量(紙筆測驗)

    20%

    平時作業

    20%

    期末評量(個人期末班級經營策略、小組班級經營計畫書)

    30%

     

    • 期中考(20%)

    試題形式/題目

    獨立思考(分析、綜合、評鑑)

    配分

    申論題(2題)

    50%

    100%

    合計:2題

    100%

    100%

     

    • 期末專題書面報告評量尺規(30%)

    項目

    題目設定與執行方案之規劃(25%)

    內容收集及參考文獻(25%)

    討論結果(15%)

    簡報呈現(15%)

    內文敘述(20%)

    優A

    9~10

    題目設定符合班級經營實況且與報告契合,班級經營計劃書具體可行

    提出具體數據

    提出相關支持論述,佐證文獻引用恰當及班級經營案例說明得宜

    分析討論班級經營計劃書能深入層次分明,可引發深層討論與分享

    圖文配置一目瞭然,重點明確,沒有贅字,呈現效果佳

    班級經營計劃書和心得之文筆流暢,排版精美,圖文配置佳,資料內容齊全

    佳B

    7~8

    題目設定符合班級經營實況,方案規劃得宜。

    提出班級經營相關論述,佐證文獻引用具體

    班級經營分析尚可,討論方向正確

    圖文配置一目瞭然,重點明確,呈現效果不錯

    班級經營計劃書文筆敘述佳,排版乾淨,圖文配置正常,資料內容齊全

    普通C

    5~6

    班級經營題目設定尚可,方案內容不夠完整

    提出班級經營相關論述,佐證文獻引用具體

    班級經營分析稍有缺失,討論深度不足

    圖文配置不佳,重點不明確,呈現效果普通

    班級經營計劃書敘述沒有校稿,排版普通,圖文配置欠佳,資料內容不齊全

    需改進D

    3~4

    班級經營題目設定偏離主題,內容不可行

    班級經營缺乏相關論述,佐證文獻引用不完整

    班級經營資料分析錯誤,延伸討論空間沒有

    圖文配置凌亂,沒有重點,呈現效果差

    班級經營計劃書敘述紊亂,排版及圖文配置差,資料內容不齊全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Reference

    杜宜展譯/Glasgow.N.A.&Hicks.C.A著(2008)。如何成為成功的教師:以研究為基礎的91個班

        級經營策略,心理。

    杜宜展譯/Kronowitz.E.L著(2009)。初任教師班級經營指南,心理。

    賴麗珍譯/Marzano.R.J著(2007)。班級經營實用手冊,心理。

    吳清山等(2006)。班級經營,心理。

    吳斯嫻(2003)。教學檔案的建立與應用。整理自林進山主講,臺北縣安坑國小週三教師進修

        講稿。97年02月10取自:http://163.20.46.3/html/master/master/1/5-7.doc

    林進山(1993)。營造師生良好關係的藝術觀。國民教育月刊,第33卷第9.10期,60-61。

    林進山(1995)從玉川學園和緒川學校談開放教育的內涵。刊於鄧運林主編開放教育新探

       索,299-314復文

    林進山(1995)開放教育的學習模式北縣教育,第6期,44-45。

    林進山(1995)。從走動學習談開放教育中戶外教學之實施,刊於鄧運林主編開放教育新策略

        67-72復文

    林進山等(1995)。台北縣開放教育學習步道系列之八臺北縣政府。

    林進山(1995)。放教育的全貌試探北縣教育,第9期,47-50。

    林進山(1995)。http://www.ntueees.tp.edu.tw/~master/picture/master/1/1-18.pdf反樸歸真的本土

        教學。刊於北縣教育,第7期,63-65。

    林進山(1995)。開放教育下自由學校的省思。刊於鄧運林主編開放教育新探索,559-565,

        復文

    林進山(1995)。從課後活動班談開放教育的實施北縣教育,第10期,50-54。

    林進山(1996)點燈提燈傳燈的開放教育臺北縣直潭國小。               

    林進山(1996)開放教育下的自由與紀律。北縣教育,第11期,33-35。

    林進山(1996)夏山學校的教學特色與省思刊於鄧運林主編英日之旅談開放教育,67-

        72,復文

    林進山(1996)。夏山學校課程與教學。刊於鄧運林主編英日之旅談開放教育,53-58,復文

    林進山(1997)。從點燈到傳燈的情意教學刊於鄧運林主編,開放教育情意教學,39-50

        文。

    林進山(1999)。我國與英日實施開放教育之比較。中華民國開放教育學會會訊,開放教育年刊

        2,71-92

    林進山(2005)。從延續管理的班級經營策略行深優質校園文化國教月刊-國教新知,第

        52卷第1期 ,84-87。

    林進山(2006)。如何協助孩子找出自己生命的出口 發一崇德雜誌,第83期 ,44-50。

    林進山(2006)。從「平溪鐵道」談「延續教學」之探究。教育部94學年度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

        深耕計畫-子計畫2 大學與國民中小學攜手合作計畫,246-248。

    林政逸(2013)。班級經營: 核心實務與議題,心理。

    陳威任、陳膺宇(2013)。十二年國教下的班級經營:十八項理論解說與事例印證,心理。

    張玉成(2013)。思考技巧與教學(第二版)心理。

    張民杰(2007)。班級經營:學說與案例應用(classroom management :theories and

        cases)  高等教育文化事業

    Manning, M. L., Bucher, K. T.2012)班級經營的理論與實務〔單文經主譯〕。學富

        文 化。(原著出版年:2004)

    謝金青(2016)。班級經營:理論知能與實務技巧黃金學堂。

    顏火龍、李新民、蔡明富等著(2001)。班級經營:科技整合取向師大書苑。

    羅瑤凌、林進山(2024)。中小學教師經營新班級的技巧與策略。師友雙月刊,646,24-29。

     

    Anderson, G. J. (1970). Effects of classroom social climate on individual learning.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7, 135-152.

    Brophy, J. E. (1988). Educating teachers about managing classrooms and student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4(1), 1-18.

    Baird, J. R., Fensham, P. J., Gunstone, R. F., & White, R. F. (1991). The importance of reflection in

        improving scie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8(2), 163-182.

    Johnson, D. D., Marilyn, R. P., & Edgington, W. D. (2005). For the uninitiated: How to succeed in 

        classroom management. Kappa Delta Pi Record, 42(1), 28-32.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本課程可否使用生成式AI工具Course Policies on the Use of Generative AI Tools

    完全開放使用 Completely Permitted to Use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Yes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