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本課程以介紹兩周青銅器研究史與重要課題為主要內容。研究史的部分,側重東亞的研究視野,分別從《兩周金文辭大系》之成書、商周諸侯系銅器、台北派的商周銅器研究切入,並拓展至中國銅器時代如何衰落的議題。課題部分則帶領同學,認識兩周青銅器及銘文的重要研究面向,包含斷代、人名、嘏辭、套語,以及如何與考古學、歷史學進行跨學科的融合。期許同學能建立對兩周青銅器研究史與相關課題的基本認識。
能力項目說明
姓名 |
現職 |
日期 |
講題 |
黃川田修 |
濰坊學院文博專業助理教授 |
09/30 |
《兩周金文辭大系》成書考──論20世紀早期濱田耕作、馬衡、郭沫若的商周銅器研究 |
黃川田修 |
濰坊學院文博專業專業助理教授 |
10/01 |
商周諸侯系銅器研究之發展步伐──論20世紀郭寶鈞、鄒衡、松丸道雄的商周銅器研究 |
黃川田修 |
濰坊學院文博專業助理教授 |
10/02 |
二戰後台灣的商周銅器研究──商周考古學台北派的發展及衰退 |
謝博霖 |
東海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
10/20 |
西周銘文所見的人名問題 |
謝博霖 |
東海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
10/27 |
西周銘文中的嘏辭與套語問題 |
黃庭頎 |
政治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
11/10 |
東周銘文與考古學研究──以天馬曲村、隨州棗樹林為例 |
黃庭頎 |
政治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
11/17 |
東周銘文與歷史學研究──以晉國、楚國及曾國為例 |
1.課堂出席及表現 40%
說明:三位授課教師安排相關課堂活動,加總分數。
2.期末報告60%
說明:針對全學期課程提交之作業報告。
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上)》,中華書局,2004年。
杜勇、沈長雲,《金文斷代方法探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陳英傑,《西周金文作器用途銘辭研究》,北京:線裝書局,2007 年。
陳公柔、張長壽、王世民等著:《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吳鎮烽,《金文人名彙編(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湖北省博物館等:《隨州葉家山-西周早期曾國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年。
張昌平:《曾國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
彭裕商:《春秋青銅器年代綜合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劉 麗:《兩周時期諸侯國婚姻關係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
周 波:《戰國銘文分域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