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生命探索與宗教文化

Course Name: Life Exploration and Religious Culture

修別:群

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3.0

學分數

Credit(s)

12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宗教是文化最深層的意義建構,提供人與自我、社群、超自然與自然現象的關係脈絡,影響我們的存在價值與自我定位。本門課程將引領學生認識宗教知識和相關理論,並透過課程作業和小組討論,訓練學生從宗教省察個人與社會生活的多元化與多元性,提升其探索當下當前問題的能力,以及尊重異己的開放態度。

本門課程為宗教所每學期固定開設的核心通識,每學年開設四次,上下學期各兩門,每次選課人數上限為80人,採大班教學,小組討論的模式進行。為維護小組討論品質和TA工作負擔,本門課程維持選課系統內所訂定的人數上限為原則。若有意願加簽者,請自行在選課期間在選課系統上登記,由系統自行分發。課堂上不提供人工加簽,因此毋需來信詢問。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本課程具有下列三大目標:

    1. 學習對生死問題的自我反思與探索能力:以對治現代人對自我、他人、社會、自然與超越界之虛無與迷惘。藉由認識自我、人我關係,乃至人類與自然的關係,以便建立積極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2. 培養口語及文字的溝通表達能力:本課程採取師生互動式教學,除了聆聽老師的課堂講授之外,每位同學在課堂上應主動發問,積極參與每週分組討論,並有教學助理來輔導同學解決在討論及寫作過程所碰到的問題。
    3. 發展多元性及批判性的思維能力:本課程不偏向任何單一宗教與文化傳統,對宗教與科學兩種主要的世界觀及知識體系之生死及死後世界的答案,亦不做預設立場,最重要在於破除獨斷論的思維與文化中心主義的狹窄視野,並調合科學、人文與宗教的價值觀,以便同學能在全球化及數位化的知識洪流之中,具備自我省察、關懷本土、宏觀全球的生命涵養。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Textbooks

    本門課程無指定教科書,每週討論課指定閱讀請參見moodle。閱讀教材和討論主題會因應課程需要和修課人數而有所調整,請以moodle 為最終標準。

    9/2 W1 What do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religion

    1. 課程簡介
    2. 日本實業出版社著,邱心柔譯,《學問全圖解:未來人才必備的跨領域基本知識》,宗教學,頁44-49
    3. 哈拉瑞著,林俊宏譯,21世紀的21堂課》,8 宗教〉。

    9/9 W2 Christianity and Its Cultural Influence; Judaism

    1. 《聖經》:創世紀馬太福音(瑪竇福音)使徒行傳(宗徒大事錄)〉。
    2. 基督宗教經典介紹。
    3. 分組討論課:分組方式將按四象星座分成二組
      火象星座:白羊、獅子、射手;
      水象星座:巨蟹、天蠍、雙魚;
      土象星座:金牛、處女、摩羯;
      風象星座:雙子、天秤、水瓶。
    4. P1討論文本:托爾斯泰,人為什麼而活

    9/16 W3 Islam

    1. Carole Hillenbrand 著,何修瑜譯,伊斯蘭新史:以10大主題重探真實的穆斯林信仰》,第1-3章。
    2. 伊斯蘭經典閱讀簡介。
    3. P2討論文本:Karen Armstrong穆罕默德:先知的傳記,第一章

    9/23 W4 Buddhism and the Path of Enlightenment; Hinduism;

    1. 聖嚴,佛教入門
    2. 佛教經典閱讀簡介。
    3. 〈觀察記錄〉,〈發展提問〉,〈訪談互動〉,〈田野倫理〉,《田野敲敲門:現地研究基本功》,頁55-163199-235
    4. P3討論文本:法鼓全集公案100》,從〈前言〉讀到〈煩惱即菩提〉

    https://ddc.shengyen.org/?doc=04-12-001&tree_id=j1_1390

    9/30 W5 Meditation: Guest Lecture I

    1. P4 課堂點名
    2. P5 討論文本:Sandy Boucher, Turning the Wheel: American Women Creating the New Buddhism 中譯本:《法輪常轉:女性靈修之路》,〈沉默的陰謀:男老師的問題〉
    3. 確定期末分組報告組別和報告的宗教場域:當天未到課的同學,則有TA將未到課同學自行合成一到二組。

    10/7 W6 Daoism

    1. 李忠達,道教的多重宇宙:全面解析道教世界觀與神仙位階,讓你修仙途中不迷路!》,第1-2章。
    2. 張珣,〈從天妃的朝封與道封思考國家與道教對於地方宗教的一陽一陰的雙重治理〉,《華人宗教研究》14101-130
    3. Pair practice 大學生活為題作10分鐘無間斷訪談練習,《田野敲敲門》,頁159-160
    4. P6 討論文本:李忠達,〈九轉金丹練成仙:連蘇東坡都愛的內丹功〉,收入仙人指路:10個帶你進入道教的神秘世界

    10/14 W7 Popular Religions 民間宗教 (feat. 媽祖繞境與進香)

    1. 呂玫鍰 ,〈遺產化過程中的媽祖進香:儀式變遷與地方賦權的考察〉,《進香.醮.祭與社會文化變遷【台灣史論叢 民間信仰篇】》(2019) [HyRead]
    2. P7討論文本:洪瑩發,張珣,〈媽祖行不行:宮廟防疫與地方政治的拉扯與交錯〉,《科技部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22(2):48-54.

    10/21 W8 New Religious Movements and New Media新興宗教與AI

    1. 丁仁傑,〈高付出需求機構中的組織與心面向- 日月明功的個案〉,《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07(2017),頁1-46
    2. P8討論文本:Robert Silverberg, Good News from the Vatican (1971)
      https://www.99csw.com/book/10133/364665.htm

    10/28 W9 算命行不行Guest Lecture II

    1. P9課堂點名
    2. P10 討論文本:郭箏,〈上帝的骰子〉,《好個翹課天 (2003)

    11/4 W10 殉教與棄教

    1. 遠藤周作,《沈默》。
    2. 報導者,〈藏人為何自焚?從一座城市窺見西藏的劫難與求生〉(2021/8/3)
    3. P11討論文本:卡繆,〈叛教者或精神錯亂的人〉

    11/11 W11 生命的終結

    1. 《聯合文學》201911月號(421)-100位作家的遺書練習
    2. 柳成昊著,黃莞婷譯,《每週都去看屍體:首爾大學熱門的死亡學》第2-3 
    3. P12討論文本: 宮下洋一著,賴郁婷譯,《如果可以好好說再見》,第5

    11/18 W12死後的世界: Heaven and Hell

    1. 李忠達,〈第七章 冥界從無到有的歷史──泰山治鬼和道教的酆都地獄〉道教的多重宇宙:全面解析道教世界觀與神仙位階,讓你修仙途中不迷路!
    2. P13討論文本:雲端亡魂:往生者的數位個資與AI時代的生命思考

    11/25 W13 塔羅 Guest Lecture III.

    1. P14 課堂點名
    2. P15 討論文本:顏納,假仙女

    12/2 W14留下來的人 Remembrance

    1. 繳交宗教經典閱讀作業1050+cover letter
    2. P16討論文本:鍾理和,〈野茫茫〉
      https://cloud.hakka.gov.tw/content/images/03/C/21/03-C-21-0001-01.html

    12/9 W15 Oral Presentation I:  Pecha-kucha

    12/16 W16 Oral Presentation II: Pecha-kucha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40%

    講述 Lecture

    40%

    討論 Discussion

    2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課程評分標準:

    1. 30% 課堂參與(P1-16):包含不定期課堂活動作業和每週小組討論。
      本課程為搭配TA的核心通識,採大班教學,小組討論的模式進行,每週皆有TA協助做議題式的討論。學生在討論課前需完成指定文本閱讀,在討論課時,說明自身看法並回應其他意見。因此在討論課的評分,以No talk, no grade 為基本原則。若有出席課程,但無加入討論者,僅給予出席分數,也就是60分。若有其他個人素,請事先與任課教師討論,任課教師可針對個別情形裁量。
    2. 10% 作業 “Designing the life you want”
      1) 觀看5 steps to designing the life you want | Bill Burnett | TEDxStanford 並按照其規範設計three five-year-from now version of yourself
      A. Your life as it is now goes great
      B. What would you do if a) died tomorrow b) your job gets replaced by AI
      C. Wildcard plan: if neither money nor reputation was a restriction, what would you do?
      2) 這部份的字數至少1000 (請直接貼上,並於文末附上字數,若未附上字數,酌量扣分)

    3) 寫完你的計畫後,請與真人或是生成式AI, ChatGPT, Replika, Claude, 討論五分鐘,再用額外至少500字記下聽者的回饋和你的個人對於這些回饋的看法(如:覺得被理解,不被理解等等)

    4) 繳交時間:第10

    1. 10% 作業 “Last words” letter
      1) 字數:至少1000 (請於文末附上字數,若未附上字數,酌量扣分)
      2) 內容:遺書練習
      3) 形式不拘。若採用新詩/古典詩/繪圖/歌曲等其他形式,字數請事先email 和口頭與授課教師討論。
      4) 繳交時間:第12週。
    2. 10% 個人經典閱讀1050個句子+cover letter
      1) 請自行選擇任宗教的相關經典,自行安排10週閱讀計畫。每週閱讀量自訂,抄錄五句你有感的句子,長短不拘,只需原文照錄並註明所選經典的作者,書名,版本,出版資訊,卷名,章節名和頁數即可。
      Ex.
      W1 天主教思高聖經-出谷記,1-5章,有感句子……
      W2天主教思高聖經-出谷記,6-10章,有感句子……

    2) cover letter 至少1000。請說明你這10週如何選擇句子?以及這些句子呈現出這個宗教的哪些面向?經過10週的閱讀後,你的選擇句子的標準是否有發生變化?有的話,為什麼? Cover letter 必須完整回答上述問題。上傳檔案時,請於文末標明字數。
    3) 14 繳交:檔案需包含1) 50個字句子,按週次排列+2) cover letter
    4) 非閱讀的替代方案
    宗教不是只是閱讀的宗教,更多是體驗和身心實踐。若想要採用非閱讀的方式,如a) 禪修meditation,打坐,穴道導引 [請參見蔡璧名,《穴道導引》]
    b) 抄寫經文
    c) 念經
    d) 吃素或其他方式
    則是每週至少一次,或是至少十分鐘的體驗,並每週寫下50-100字心得。再加上最終cover letter (回答問題同上),完成此項作業。
    若要選擇此方案者,請於學期第四週930日前與授課老師討論,得到授課老師回覆同意後才可執行。否則不予承認。

    1. 宗教空間探索40%

    請自行選定一間宗教場所(全班不可重覆),進行田野考查,書面報告需包含:
    1) 宗教空間的調查:運用五感(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觀察該宗教空間。內容需包含,地址,平面圖,內部空間配置,崇敬對象 (主祀,配祀),神尊位置和造型,建物類型 (外觀描述,大樓或是獨棟),設立時間,歷史沿革,室內擺設(匾額,對聯)
    2) 1場儀式觀察 (彌撒,禮拜,拜拜,抽籤,算命,收驚,問事….)
    3) 信徒訪問(至少3人,每個人至少問十個問題):請打逐字稿。如果去的宗教空間,正好沒有人經過(請至少等一小時),這部分可省略。
    4) 結論至少1000字,請藉由1-3的資料,說明你觀察到這個宗教的本質和特色 ,這個空間和信徒及鄰近區域的關係。請在文末附上字數。
    分組方式,請自行在所屬TA組內尋找,每小組人數4-6人為原則。詳細要求會在每週上課逐項說明並且練習。

    評分細項:
    1) 15 %W15-W16 Oral Presentation
    2) 25% Written Paper 繳交期限第十六週
    3) 本課程採取的課程報告形式為Pecha-kucha (20張投影片,每張20秒,除了第一章列出小組成員名稱,調查空間等資訊外,其餘投影片不得有文字)

    1. Extra credit
      1) 填寫期中教學意見調查,並在moodle 欄位回報,加總分1分。
      2) 填寫期末教學意見調查,並在moodle 欄位回報,加總分1分。

    課程規範

    1. 課程內容會依據課程進度滾動式調整,請以moodle 更新為標準。課程進度和相關作業要求都會公告於moodle網站,以保障所有人的權益。已公告於moodle的作業,不接受「沒有接獲通知」的缺交理由。
    2. 本課程所有作業均不接受遲交。個人若因故不能來上課,除了當週臨時課堂活動作業外,其他已事先公布繳交期限的作業,不因當週請假而有所豁免。
    3. 若需請假,請於一週內在學校請假系統完成請假程序即可,授課教師即會從系統獲取通知,毋需額外來信。若超出一週的請假,按政大學生請假辦法,不予追認。
      https://osa.nccu.edu.tw/files/57191284359892161560c6.pdf
    4. Email etiquette:
      主旨:114-1 生命探索與宗教文化 + 要問的問題,
      114-1 生命探索與宗教文化 +期末報告形式詢問
      來信請附上真實姓名,學號,和所屬TA 組別。若無附上真實姓名者,恕不回信。
      原則上,週一至週五,TA 和任課教師會於24小時內回信。週末則會有所遲延。若超過時間未收到信件,請再次來信。
    1. 本課程基於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不接受個人因為私人原因而要求額外加分的請托。請自行留意成績需求。期末成績送出後,「沒有」更改空間。
    2. 有關本課程的成績問題,請修課同學直接與授課教師當面詢問,不接受email 或是非修課當事人詢問成績。
    3. 如有任何學習過程中個別需求,可來信與任課老師和所屬TA討論,我們希望在能力所及,創造出友善的學習環境。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本課程可否使用生成式AI工具Course Policies on the Use of Generative AI Tools

    有條件開放使用:需在報告上揭露使用程度 Conditional Permitted to Use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