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國文-古典戲曲選讀

Course Name: Readings of Selected Classical Chinese Dramas

修別:群

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3.0

學分數

Credit(s)

35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本學期擇選被推舉為「臺灣意象」代表,見證臺灣百餘年來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發展變遷,且因映時代語境改變「與時俱進」演化出多重風姿的「布袋戲」為教學主體,結合史論講授、偶藝分析、藝師教學、生態探析、社區活動、行銷策劃與創作展演等多元課程內容,兼顧知識傳遞與實務體驗,引領學生全面認知布袋戲知識文化,體驗研習掌中技藝。本學期聚焦在「兒童歌仔戲」的行銷展演與創作推廣,結合微電影創藝拍攝計畫,應用現代科技與媒體網絡,開展布袋戲的活力宣傳行銷策略,實際與劇團營運與產業接軌。本課程獲得教育部教學實踐計畫補助,邀請「臺北木偶劇團」吳聲杰藝師擔任業師示範與教學體驗等表演實務,並搭配劇團其它成員及專業領域教師進行授課,讓同學熟悉與操演布袋戲,帶領社區兒童現場教學體驗,以及選擇優質「兒童布袋戲」演出作品,進行賞析與活動宣傳策劃提案。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1. 學生瞭解臺灣布袋戲發展史,欣賞各類型布袋戲劇藝美學與演劇景觀
    2. 學生實際研習布袋戲偶戲製作、操偶與口白等掌中技藝
    3. 學生實務體會布袋戲後場音樂的鑼鼓點與工尺譜知識
    4. 學生擴大跨學科視野,認識微電影製作與演出行銷並實際操作。
    5. 激勵學生對在地文化、民間藝術與傳統戲曲的人文關懷
    6. 培養學生統整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
    7. 提升學生理論與實務結合、學習與實踐的能動力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週次

    日期

    課程主題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教學活動與作業

    1

     

    9/2

    邂逅偶戲

    臺灣布袋戲發展史

    臺灣布袋戲發展史概述。

      課程大綱與評量說明

      書面教材與影音教材

     

    2

     

    9/9

    【藝師示範】掌中天地寬與腳色行當

    布袋戲角色行當操偶示範、基礎操偶體驗活動。

    體驗教學

    3

     

    9/16

    【體驗教學】布袋戲工藝美術與偶頭製作

    業師帶領學生觀察布袋戲偶衣、盔帽與偶頭工藝。

    藝師授課

    4

     

    9/23

    【體驗教學】前場操偶演練與口白練習1小時豫劇講座

    業師帶領學生進行基礎操偶與口白體驗。

    體驗教學

    5

     

    9/30

    【專題講座】用影像說故事的技巧與拍攝

    邀請微電影導演蒞臨課堂,與學生分享影像敘事方法與經驗。

    專題講座

    6

     

    10/7

    【專題講座】數位影音敘事與傳播影響

    邀請微電影導演蒞臨課堂,與學生分享影音敘事方法,以及影音如何傳播並影響社會。

    專題講座材

     

    7

     

    10/14

    【移地教學】觀賞劇場布袋戲演出

    帶領學生實際走入劇場,觀賞內台布袋戲。

    移地教學

     

    8

     

    10/21

     

    布袋戲製作與演出微影短片分組成果報告

    學生分組拍攝布袋戲微電影,並進行成果報告。

    期中報告

    分組微電影影音製作成果分享

    9

     

    10/28

    【專題講座】布袋戲編導演創作分享

    邀請劇團編劇蒞臨課堂,與學生分享演出創作理念,並分享創作過程與經驗。

    專題講座

    10

     

    11/4

    【藝師講座】《聰明的土地婆》與《房間裡的蜘蛛網》劇作賞析與討論

    邀請主創藝師現身說法,帶領學生了解戲齣製作要旨與背後秘辛。

    劇藝分析

     

    11

     

    11/11

    【藝師講座】《三仙台尋龍記》與《白賊燈猴天借膽》劇作賞析與討論

    邀請主創藝師現身說法,帶領學生了解戲齣製作要旨與背後秘辛。

    劇藝分析

    12

     

    11/18

    【藝師講座】《白賊燈猴天借膽》劇作賞析與討論

    邀請主創藝師現身說法,帶領學生了解戲齣製作要旨與背後秘辛。

    劇藝分析

    13

     

    11/25

    【分組實作】各組行銷提案構思與討論

    學生分組進行戲齣行銷推廣企劃。

    課堂實作

    14

     

    12/2

    【專題講座】活力宣傳行銷全攻略

    邀請劇團行銷人員演蒞臨課堂,與學生分享演出行銷推廣方法。

    專題講座

    15

     

    12/9

    【體驗教學】後場樂器與鑼鼓經研習

    業師帶領學生認識布袋戲後場音樂,體驗後場鑼鼓合奏。

    體驗教學

    16

     

    12/16

    兒童布袋戲劇作活力創藝行銷提案

    學生分組進行戲齣行銷推廣企劃展示。

    期末分組報告

    兒童布袋戲劇作行銷推廣企劃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20%

    講述 Lecture

    20%

    討論 Discussion

    4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1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10%

    其他: Others: 田野踏查與移地教學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1、本課程結合教育部教學實踐計畫,邀請布袋戲藝師與專業領域講師聯合上課,依照單元進度配合相關教材,採用視聽教學、體驗教學、課堂討論、田野踏查、移地教學與報告等方式進行。

    2、課程參與及出缺席狀況:無故缺課者扣分,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者,則視情況予以加分。

    3、期中報告為臺灣布袋戲微電影影音製作(分組)。

    4、期末報告為臺灣兒童布袋戲劇作行銷推廣企劃(分組)。

    5、給分方式:課堂出席(含田野踏查與移地教學)成績40%,討論20%,期中報告20%,期末報告20%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1、林鶴宜:《臺灣戲劇史》(增修版),臺北:台大出版社,2015

    2、陳芳:《臺灣傳統戲曲》,臺北:學生書局,2004

    3、呂理政:《布袋戲筆記》,臺北:臺灣風物,1991

    4、陳龍廷:《臺灣布袋戲發展史》,臺北:前衛出版社,2007

    5、吳明德:《臺灣布袋戲表演藝術之美》,臺北:學生書局,2005

    6、李天祿口述、曾郁雯撰錄:《戲夢人生:李天祿回憶錄》,臺北:遠流出版社,1991

    7、黃俊雄等著:《掌中風雲一世紀黃海岱的布袋戲生涯》,臺北:印刻,2007

    8、劉國安、嚴仁鴻、涂建軒、王文志、陳志遠、陳有豐:《創藝布袋戲》,臺北:龍時代,2014

    9、邱正生、鄭秋霜:《霹靂布袋戲創新學:從上戲到上櫃的文創路》,臺北:經濟日報,2015

    10、黃俊堯:《數位行銷(二版)》,臺北:雙葉書廊,2022

    11、戴國良:《企劃案撰寫實務:理論與案例(二版)》,臺北:五南文化,2022

    12、井迎兆:《微電影怎麼拍?短片製作DIY》,臺北:五南文化,2020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本課程可否使用生成式AI工具Course Policies on the Use of Generative AI Tools

    本課程無涉及AI使用 This Course Does Not Involve the Use of AI.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1、	蔡欣欣《走進戲曲大觀園》、《傳藝臺灣—認識臺灣傳統表演藝術的人間國寶》磨課師線上課程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