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Required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本課程為大一經濟學的進階課程,課程內容為個體經濟學相關的課題,例如:消費理論、生產理論、市場結構與廠商競爭行為、一般均衡分析以及政府管制政策分析等。
本課程的主要教學理念是『透過闡述完整並且清晰的經濟理論架構、伴隨使用日常生活中適當的範例、期能引起同學自主學習的興趣、並達成學習和應用個體經濟理論的目標』。
加簽方式:開學第一堂課統一處理。已修畢大一經濟學之經濟系、財政系與雙主修經濟系同學,可以直接加簽本課程,其他同學由抽籤決定。
能力項目說明
學習完本課程之後,同學應具有下列能力:
具備進階的個體經濟理論分析能力:本課程除了透過文字和圖形說明相關個體經濟理論的內涵和精神之外,亦著重於使用微積分來推導和分析相關理論模型。
能夠應用相關個體經濟學理論到日常生活以及未來職場的工作中:除了三次考試和每週的作業之外,我們規劃了兩次的課堂報告,幫助同學提升應用經濟學的能力,並增進其文字和口語的表達能力。
學習目標與成效檢核規劃如下:
評量工具與指標
學習目標與成效 |
評量工具 |
評 指標 |
|||||
考試 |
心得報告 |
作業 |
|
|
測驗藍圖 |
評量 尺規 |
|
具備進階的個體經濟理論分析能力 |
※ |
|
※ |
|
|
※ |
※ |
能夠應用相關個體經濟學理論到日常生活以及未來職場的工作中 |
|
※ |
|
|
|
|
※ |
週次 | 課程主題 |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 教學活動與作業 | 學習投入時數(含課堂及課程前後) |
1 | 課程大綱說明、緒論 | 第一章 緒論 | 課堂教學 | 4.5 |
2 | 消費理論 (1) | 第三章 消費理論 | 課堂教學 | 4.5 |
3 | 消費理論 (2) | 第三章 消費理論 | 課堂教學 | 4.5 |
4 | 消費理論 (3) | 第三章 消費理論 | 課堂教學 | 4.5 |
5 | 需求理論 (1) | 第四章 需求理論 | 課堂教學 | 4.5 |
6 | 期中考試 (1) | 期中考試 | 課堂考試 | 4.5 |
7 | 需求理論 (2) | 第四章 需求理論 | 課堂教學 | 4.5 |
8 | 需求理論 (3) | 第四章 需求理論 | 課堂教學 | 4.5 |
9 | 消費者福利分析 (1) | 第五章 消費者福利與政策分析 | 課堂教學 | 4.5 |
10 | 消費者福利分析 (2) | 第五章 消費者福利與政策分析 | 課堂教學 | 4.5 |
11 | 期中考試 (2) | 期中考試 | 課堂考試 | 4.5 |
12 | 生產技術 (1) | 第六章 廠商與生產 | 課堂教學 | 4.5 |
13 | 生產技術 (2) | 第六章 廠商與生產 | 課堂教學 | 4.5 |
14 | 成本 (1) | 第七章 成本 | 課堂教學 | 4.5 |
15 | 成本 (2) | 第七章 成本 | 課堂教學 | 4.5 |
16 | 期末考試 | 期末考試 | 課堂考試 | 4.5 |
一、評量配分
針對本課程預計達成的兩項目標(具備進階的個體經濟理論分析能力,以及能夠應用相關個體經濟學理論到日常生活以及未來職場的工作中),本課程預計透過每週作業、三次考試以及兩次報告的表現,作為學生的學期成績。詳細說明如下。
九次作業(5分):題型為計算題。
期中及期末報告(15分):報告內容分別以書面和口頭報告方式呈現。
二、期中與期末考試的測驗藍圖(80分)
測驗知識認知項目 測驗內容與形式 |
記憶 |
理解 |
應用 |
獨立思考 (分析、綜合、評鑑) |
佔分 |
||
內容一 |
計算題 |
6題 |
10% |
10% |
10% |
30% |
60% |
內容二 |
問答題 |
2題 |
10% |
10% |
|
20% |
|
內容三 |
申論題 |
2題 |
|
|
20% |
20% |
|
|
合計 |
10題 |
10% |
20% |
20% |
50% |
100% |
三、每週作業的測驗藍圖(5分)
測驗知識認知項目 測驗內容與形式 |
記憶 |
理解 |
應用 |
獨立思考 (分析、綜合、評鑑) |
佔分 |
||
內容一 |
計算題 |
2題 |
10% |
20% |
20% |
50% |
100% |
|
合計 |
2題 |
10% |
20% |
20% |
50% |
100% |
四、期中期末報告評量尺規(15分)
項目 |
題目設定與執行方案之規劃 20% |
文獻與數據佐證30% |
結果討論 25% |
簡報呈現 25% |
優 A 15-13 |
議題設定能引起迴響 題目與報告內容契合 行動方案具體可行 |
提出具體數據 提出相關支持論述 佐證文獻引用具體 佐證案例說明得宜 |
資料蒐集完整.分析精確.討論深入層次分明. |
文字圖表顯示精準明確 大小配置佳 呈現效果佳 |
佳 B 12-10 |
議題設定有趣 行動方案規劃得宜 |
提出具體數據 提出相關支持論述 佐證文獻引用具體 |
資料蒐集與分析尚可.討論大致都有提到 |
文字圖表顯示正常.大小配置適中.呈現效果尚可 |
普通C 9-7 |
議題設定引不起興趣 行動方案規劃不夠完整 |
提出具體數據 提出相關支持論述 佐證文獻引用具體 |
資料蒐集缺漏.分析稍有錯誤.討論深度不足 |
文字圖表大小顯示效果差.呈現效果普通 |
待改進D 6以下 |
議題設定無趣行動方案規劃不可行 |
沒有提出具體數據 相關支持論述 有佐證文獻引用具體 沒有案例說明得宜 |
資料蒐集缺漏分析錯誤.幾乎沒有延伸討論 |
文意不明 圖表沒重點大小配置差 造成反效果 |
Jeffrey Perloff, 2022, Microeconomics: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with Calculus, 5th Edition (Global Edition).
書名 Book Title | 作者 Author | 出版年 Publish Year | 出版者 Publisher | ISBN | 館藏來源* | 備註 Note |
---|
由 iNCCU Moodle45 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