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日本安全保障政策

Course Name: Japan's Security Policy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3.0

學分數

Credit(s)

1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戰後日本的安全保障政策,在在受到憲法的和平主義約束及日美同盟的主導,但隨著21世紀全球化的推進,國際局勢變化急劇,特別是中國的軍事霸權擴張、北韓的核威脅與俄羅斯的入侵烏克蘭,讓日本的安全環境變得更為嚴峻。為應對這些挑戰,日本採取了多項重要舉措,如2014年設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NSC)與2016年實施「新安保法」,此外也在2022年通過「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國家防衛戰略」與「防衛力整備計畫」等安保三文件,明確將中國定為「最大戰略挑戰」,允許自衛隊擁有反擊能力,並在五年內大幅增加國防預算至約43兆日圓,顯示出日本在「積極和平主義」的立場下,逐步強化自身防衛能力,特別是針對黃海、東海到台海局勢的可能變化。

而本課程所揭日本的安全保障政策,旨在美日同盟框架下與相關國家進行協調,旨在促進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而日本自衛隊可在「重要影響事態」、「存立危機事態」及「武力攻擊事態」下根據情勢提供支援或進行反擊;因此在隨著中國,北韓與俄羅斯的軍事擴張及東亞區域緊張局勢升級,日本的安全保障政策對區域的穩定產生深遠影響,對此台灣亦應與時俱進以為因應。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課程目標及成效:一則是,講解日本安全保障政策與日本憲法及美日同盟的關聯,以及法制整備工作,進而開展本課程的開始。二則是,介紹日本戰後各時期的安全保障理念與相應的安全保障政策,據以保障日本的國家安全及政經發展。三則是,探討日本的外交政策與防衛政策下的安全保障政策,如2014年設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NSC)、2016年實施「新安保法」、2022年通過「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國家防衛戰略」與「防衛力整備計畫」安保三文件等安全保障相關政策的戰略思維,對美日同盟及亞太各國之影響,並研判日本安全保障的未來方向。四則是,啟發學生思考,並進一步研讀和討論相關議題。五則是,促進學生自我學習,以團隊分工合作方式撰述研讀主題的報告,並練習簡報技能。六則是,引導學生透由日本的安全保障政策的學習,瞭解其戰略意涵及對日本安全保障的影響,並以日本為鏡指導學生研整出台灣國家安全與永續發展的因應良策。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週次

    Week

    課程主題

    Topic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Content and Reading Assignment

    教學活動與作業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Homework

    學習投入時間

    Student workload expectation

    課堂講授

    課程前後

    1

    戰後日本安全保障背景

    1.日本戰後憲法中的和平主義

    2.美日同盟的形成與演變

    3.主要安全政策的基礎

    講授與隨堂討論

     

     

    2

    冷戰時期的安全政策

    1.冷戰對日本安全政策的影響

    2.日本自衛隊的創立與限制

    3.美日安保條約的變遷

    講授與隨堂討論

     

     

    3

    冷戰後日本的安全挑戰

    1.冷戰結束後的安全環境變化

    2.北韓核武及導彈威脅的興起

    3.中國的崛起及對日本安全的影響

    講授與隨堂討論

     

     

    4

    日本自衛隊的發展

    1.日本自衛隊的角色與功能擴展

    2.「重要影響事態」、「存立危機事態」、「武力攻擊事態」

    3.日本自衛隊的實戰化與國際協作

    講授與隨堂討論

     

     

    5

    日本的國家安全保障會議(NSC)

    1.2014年設立NSC的背景

    2.NSC的功能與運作

    3.NSC對日本安全政策決策的影響

    講授與隨堂討論

     

     

    6

    「新安保法」與其影響

    1.2016年「新安保法」通過的背景

    2.「新安保法」的內容及其爭議

    3.對日本國內外的影響

    講授與隨堂討論

     

     

    7

    日本防衛政策的調整

    1.日本防衛政策的主要趨勢

    2.國防預算的增長及背後原因

    3.自衛隊的現代化及反擊能力的提升

    講授與隨堂討論

     

     

    8

    2022年安保三文件

    1.「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的內容與目的

    2.「國家防衛戰略」的重點

    3.「防衛力整備計畫」的實施措施

    講授與隨堂討論

     

     

    9

    中國霸權擴張與日本的因應

    1.日本將中國定位「最大戰略挑戰」

    2.日本在亞太地區的安全角色

    3.中日地緣政治的衝突與合作

    講授與隨堂討論

     

     

    10

    台海局勢對日本的影響

    1.台海局勢變化及日本安全的影響

    2.日本的應對政策及準備措施

    3.台灣問題對美日同盟的影響

    講授與隨堂討論

     

     

    11

    北韓核威脅與日本的因應

    1.北韓核武器及導彈試驗對日本安全的威脅

    2.日本的防禦與外交策略

    3.美日韓三國合作的現狀與挑戰

    講授與隨堂討論

     

     

    12

    俄烏戰爭與日本的因應

    1.俄烏戰爭對東亞安全局勢的啟示與警示

    2.中國、台灣、日本在區域安全中的角色與地緣政治風險

    3.俄烏戰爭局勢對美日同盟及台海防衛的影響與應對策略

    講授與隨堂討論

     

     

    13

    美日同盟的未來發展

    1.美日同盟的現狀與未來挑戰

    2.美日安全協定的修訂與更新

    3.美國對亞太地區的安全承諾

    講授與隨堂討論

     

     

    14

    日本的「積極和平主義」

    1.日本「積極和平主義」概念

    2.日本如何強化國際貢獻與安全合作

    3.國際社會對「積極和平主義」的回應

    講授與隨堂討論

     

     

    15

    日本與亞太國家的安全合作

    1.日本與澳洲、印度、東盟國家的安全關係

    2.日本在區域安全機制中的角色

    3.四邊安全對話(QUAD)的發展與挑戰

    講授與隨堂討論

     

     

    16

    未來的安全挑戰與政策選擇

    1.未來日本面臨的安全挑戰

    2.日本的防衛政策可能的演變方向

    3.台海危機升級的可能性與日本的應對策略

    講授與隨堂討論

     

     

    17

    期末總結

    1.回顧日本安全政策的歷史發展與現狀

    2.討論未來日本安全政策的挑戰與機遇

    講授與隨堂討論

     

     

    18

    期末討論

    學生繳交期末作業與報告

    分組報告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60%

    講述 Lecture

    20%

    討論 Discussion

    2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未定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1.陳文甲,2024。《美中印太博弈下的台日關係》。台北:五南圖書

    2.過子庸、陳文甲,2023。《台灣有事,全世界都有事:國際變局下的台海危機》。台北:五南圖書

    3.過子庸、陳文甲,2022。《俄烏戰爭的剖析(戰前篇)》。台北:五南圖書

    4.陳文甲,2022。〈拜登時期美中博弈與美日同盟聯合軍演之評析〉,《亞洲政經與和平研究》(第九期)

    5.陳文甲,2024。〈「價值共同體」下的台日關係新階段〉,《全球政治評論》(第80期)

    6.陳文甲,2022年。〈評日本新版安保三文件〉,《中央廣播電台》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本課程可否使用生成式AI工具Course Policies on the Use of Generative AI Tools

    本課程無涉及AI使用 This Course Does Not Involve the Use of AI.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Yes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