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生物醫學倫理與法律(一)

Course Name: Bioethics and Law(Ⅰ)

修別:群

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3.0

學分數

Credit(s)

1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1. 本學期課程分為兩大主題︰「人體及基因研究與受試者保護」、「人工智慧AI醫療的倫理與法律治理」。

2. 本課程為碩士班學士班合開課程,上課方式兼採研究所專題研討授課方式,包括學生的課前課後閱讀及自主學習。為了確認大學部同學選修時確實瞭解此授課模式,大學部學生須於電腦登記選修之「前」取得授課老師同意。

3. 本課程十分重視同學們的參與討論,故採取小班制。倘若欲加簽或選修本課程的人數過多,將以過去曾經修習過授課老師課程的同學優先。

4. 除特殊事由經老師同意者外,凡是開學第一節課未到者,將無法選修、加選或加簽本課程,即使電腦登記選上也將被要求退選。

5. 本課程為法學院新成立的「生醫倫理與醫事法律研究中心」開設課程。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醫療、生物醫學及相關科技的倫理與法律問題,近三十年來已成為國際上的顯學之一。無論是傳統的醫事法與醫療糾紛問題,或是近年來民眾切身感受的防疫/公共衛生與法律議題,還是最新發展的基因科技、人工智慧醫療倫理與法律問題,都亟需法律人參與跨領域的對話與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因此近年成立「生醫倫理與醫事法律研究中心」,一方面是希望強化本院不同專業領域的教師合作進行教學研究,另一方面希望對外促進社會各界及政府部門對於生醫倫理與法律議題及相關政策的深度討論。

    本中心將會針對相關主題,陸續開設系列課程及舉辦研討活動。本學期此一課程包括兩大主題︰1. 「人體及基因研究與受試者保護」,包括︰人體檢體 (human tissues) 研究、基因生物資料庫 (biobank) 研究,以及新藥/學名藥研發與其人體臨床試驗的倫理與法律議題導論;2. 「人工智慧AI醫療的倫理與法律治理」︰以世界衛生組織(WHO)就人工智慧用於醫療領域所公布的倫理治理指引為基礎,討論如何確保AI醫療能夠在可負責、可信賴、透明、可解釋與安全的要求下做適用。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本課程預計將有作業(心得或小報告)三次,以及期末研究報告一篇。此外,在部分週次將會指定課前閱讀資料。預計之課程主題進度如下︰

    • 課程介紹︰第一節課務必出席
    • 生物醫學倫理(bioethics)的基本概念
    • 醫學研究倫理與相關規範
    • 生醫倫理與法律︰國際規範與我國相關法令簡介
    • 人體檢體(human tissues)之採集與使用
    • 人體檢體及其資訊之保存與生物資料庫(biobank)
    • 基因資料庫研究的爭議與規範
    • 我國「人體研究法」及「人體生物資料管理條例」與相關案例
    • 新藥/學名藥研發及臨床試驗倫理與法規審查導論
    • 人工智慧醫療相關議題導論
    • 人工智慧醫療的倫理治理︰世界衛生組織WHO之指引
    • 人工智慧醫療的規範框架︰世界衛生組織WHO提供之準則
    • 人工智慧醫療與法律︰屬醫療器材之類別
    • 人工智慧醫療與法律︰非屬醫療器材之類別
    • 人工智慧醫療對於現行法制之挑戰、融合與可能創新
    • 每位同學的期末報告大綱討論與建議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45%

    講述 Lecture

    35%

    討論 Discussion

    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

    數位學習 E-learning

    20%

    其他: Others: 影音多媒體教材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平時成績(包括本課程十分重視的參與及討論)佔學期評分 35%。

    預計三次作業(心得或小報告)佔學期評分共計 30%。

    期末研究報告(研究生8000字以上,大學部學生5000字以上)佔學期評分 35%。此一報告必須是研究論文性質,且須符合學術體例語法學論文引註格式。嚴禁抄襲。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蔡友月等主編,《台灣的後基因體時代:新科技的典範轉移與挑戰》,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2019年。

    劉宏恩,《基因科技倫理與法律:生物醫學研究的自律、他律與國家規範》,五南圖書,2009年。

    Sergio Sismondo,《醫藥幽靈:大藥廠如何干預醫療知識的生產、傳播與消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2022年。

    Bruce Dennis Sales,《研究倫理︰以人為受試對象》,五南圖書,2009年。

    James H. Jones,《髒血︰塔斯基吉梅毒實驗》,群學出版,2017年。

    Giovanni Rubeis, ETHICS OF MEDICAL AI (2024).

    另有其他十餘本參考文獻,將於課堂上向同學們說明與介紹。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本課程可否使用生成式AI工具Course Policies on the Use of Generative AI Tools

    有條件開放使用:限於課堂上指定之範圍使用 Conditional Permitted to Use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http://markliu.org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