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簡要大綱
二、訴之客觀合併、起訴、及訴訟要件
三、訴訟行為論及集中審理論
四、證據法則
(一)基本名詞定義
(二)舉證責任分配法則
1、主觀舉證責任
2、舉證責任之分配
3、舉證責任裁判
4、舉證責任之減輕
五、證據調查論
六、自由心證論
七、證據保全
八、訴訟終結
九、判決之效力
(一)既判力
(二)執行力
(三)形成力
肆、簡易程序及調解程序
一、簡易程序
二、調解程序
三、小額訴訟程序
伍、上訴審
一、第二審
二、第三審
三、簡易程序上訴審之特殊性
陸、抗告、再審及第三人撤銷之訴
柒、保全及督促程序
能力項目說明
本課程強調對於民事訴訟法根源之探求,期待學生對課程能與老師互動回應及自我摸索成長。希望提升學生對於民事訴訟法學習的興趣,能對於民事訴訟法各重要制度有所掌握及理解,並能對於實務案例能有批判及研究之能力。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第一週
客觀合併、起訴
第二週
訴訟要件及闡明義務
第三週
失權制度及爭點整理
第四週
證據法概論
第五週
舉證責任分配法則之體系建構
第六週
舉證責任減輕(一)
第七週
舉證責任減輕(二)
訴訟上非負舉證責任一造當事人之事案解明義務
具體化義務與真實義務
第八週
證據調查
第九週
期中考試
第十週
證據保全及˙證據評價
第十一週
程序終結及判決之效力
第十二週
判決之效力
第十三週
上訴程序
第二審I
第十四週
第二審
第十五週
第三審
第十六週
第三審
第十七週
其他程序
第十八週
期末考試
平時上課及討論:成績佔百分之三十。
期中及期末考:成績各佔百分之三十五。
姜世明 民事訴訟法(上)(下)。
姜世明 民事證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