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紀實採寫

Course Name: News Reporting and Writing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3.0

學分數

Credit(s)

3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本課程以案例教學的方式,將先從「媒體識讀」角度,先帶領修課學生認識現今資訊產製到內容報導的過程,瞭解何謂「紀實」的意義。接下來透過線上記者會的收看、報導作品的閱讀與觀賞分析、討論與批判等,了解不同類型文本(如純淨新聞寫作、專題報導、特寫、融媒體)呈現形式與再現的思維過程,培養新聞寫作能力。最後透過實作練習,以本校USR計畫為採訪報導的主題,佐以當今重要的社會議題,如氣候變遷、環境保護、食品安全、人權關懷、地方創生等面向,實踐「紀實採寫」的理論與能力。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透過建構「新聞鼻」與「媒體素養」的訓練,培養關心公共事務與多元觀點的認知,建構由淺入深、化繁為簡,讓大眾聽得懂的敘事能力。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週次

    Week

    課程主題

    Topic

    教學活動與作業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Homework

    1

    相見歡與媒體識讀介紹

    介紹課程大綱、提醒分組。媒體識讀的部分,教如何認知網軍、假訊息等議題操作,並以電影「劍橋分析」內容為例,培養辨識議題被操作的能力,先練習當睿智的閱聽人

    2

    培養新聞鼻

    何謂「新聞」?如何在日常發現不尋常?建立培養挖掘新聞來源的能力

    3

    資料蒐集與研究

    如何善用資料庫?如何透過資料挖礦(data mining)找到線索?

    4

    議題設定

    一、培養抓「新聞鉤子」的能力;二、如何擬定採訪計畫?

    5

    消息來源的培養與關係互動

    如何進行約訪?約訪前該有的準備工作

    6

    記者會採訪觀察

    透過線上記者會轉播,觀察記者如何問問題

    7

    學期作業題目規劃提案

    認識本校USR計畫,研擬報導主題

    8

    純淨新聞寫作

    認識5W1H與倒金字塔寫法

    9

    特寫寫作

    如何說好故事

    10

    專題報導寫作

    介紹專題報導產製與寫作

    11

    圖像報導

    圖片如何說故事與如何運用資訊圖表輔助報導內容

    12

    記實與避禍

    內容產製過程須留意的法律與倫理問題

    13

    演 講

    邀請實務記者經驗分享

    14

    演 講

    從媒體記者到事實查核中心

    15

    期末作品成果發表與檢討

    針對作品研討修正

    16

    期末作品成果發表與檢討

    針對作品研討修正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50%

    講述 Lecture

    30%

    討論 Discussion

    2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課堂參與30%、課堂報告30%、期末作業40%

    1. 本課程不考試,但會有課堂實作、小作業與期末專題報導,作為學期評分依據。

    2. 課堂積極提問與參與討論,會統計發言次數予以加分。

    3. 出席率。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本課程可否使用生成式AI工具Course Policies on the Use of Generative AI Tools

    本課程無涉及AI使用 This Course Does Not Involve the Use of AI.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Yes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