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Required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影像是我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用影像來記錄、溝通訊息、和社交。在此同時,產製影像的技術,不只產生巨大轉變,而且所謂的「相片」,也不再局限於一張紙。今日的攝影,從感光科技、顯像與後製、儲存媒介、到再現與分享的途徑,全都產生革命性的改變。這個時代的攝影,應該視為「影像科技」(imaging technology)的一環,與資訊科技、通訊科技習習相關。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本課程,作為傳播學院最基礎的一門工具課,目標是讓同學(1)認識攝影的科學與藝術,(2)了解影像的傳播與社會意義,(3)認識專業攝影的製作原理與方式。
能力項目說明
攝影術自發明以來就是透過科技而產出的一門視覺藝術,技術在攝影創作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技術是作為創作者心靈活動具體呈現的工具,因此,在靈活運用技術之前,必須熟悉原理與操作。我們將透過以下五個面向來引導同學邁入攝影之門:
一、攝影光學:攝影的影像原理、相機如何控制光線、鏡頭如何影響視覺效果
1、光圈、快門等基本機械與光學原理、運作以及操作
2、光圈、快門的控制與結果
3、以上控制結果所產生的視覺效果在心理學以及社會學上的意義
二、影像美學:色彩與構圖,光線的控制與應用、拍攝創意
三、影像的傳播與社會意義:
1、藝術典範
2、商業典範
3、紀實典範
4、新聞典範
四、影像後製:基本後製
1、Photoshop簡介
2、數位影像製作的基本原理、結果、以及輸出、印刷、展示等目的應注意的事項
五、攝影專題:創作具有傳播或商業價值的內容,培養圖文敘事的能力
1、期末專題製作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週 |
日期 |
單元 |
內容 |
註 |
1 |
|
課程介紹 |
課程目標與進度 |
|
2 |
|
操作入門 |
|
作業一 |
3 |
|
感光與曝光 |
|
作業二 |
4 |
|
景深與透視 |
|
作業三
|
5 |
|
影像美學 |
|
作業四 |
6 |
|
影像的傳播與社會意義 |
|
作業五 |
7 |
影像的傳播與社會意義 |
|
作業六
|
|
8 |
|
作業檢討 |
作業四 |
|
9 |
|
期中考週 |
作業五、六檢討 |
|
10 |
|
進度討論 |
討論構想、擬定主題、蒐集資料 |
|
11 |
|
進度討論 |
討論構想、擬定主題、蒐集資料 |
|
12 |
進度討論 |
討論構想、擬定主題、蒐集資料 |
|
|
13 |
|
專題演講 |
待訂 |
|
14 |
|
數位影像基礎 |
數位影像須知、Photoshop簡介 數位影像基本原理、結果、以及輸出、印刷、展示等目的注意事項 |
|
15 |
|
攝影經濟 |
攝影案件的預算、成本、市場與經濟 |
|
16 |
|
作品檢討 |
作品檢討與分析 |
|
17 |
|
策展概述 |
策展概述 |
|
18 |
|
|
|
課程將依實際進度與成效隨時進行調整
作業:40%
期末製作:30%
出席:30%
關於加簽
※必修本課程的學生如未選課,可能影響分流評比。
教師自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