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影像後製與設計

Course Name: Image Post-processing and Design

修別:群

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3.0

學分數

Credit(s)

3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生成式AI 科技嚴重衝擊著傳播、設計產業,轉眼間沒有受過任何專業訓練的人也能透過對話的方式創作出極具說服力的作品,可以說開啟了一個新時代。

然而,這類作品儘管完成度很高,對於廣告、設計這類需要根據個人或品牌特色提供量身打造服務的產業而言,AI作品與客戶需求之間依然存在不小的距離。想要解決專業上的問題,仍然需要人的智慧來界定問題、提出方向、評估AI回應,並且進行必要的融合和重組。善用科技滿足客戶的需求才是終極的目標。

正因如此,AI 也為我們廣告系和傳播設計同學帶來新的機會,因為製作、手上功夫的部分被取代或簡化了,策略思考和創意扮演關鍵角色,而這正是我們的強項。AI 科技填補了我們的不足、凸顯我們的優勢,提供一個超車的機會。

在這樣的理念下,本學期的課程目標是:在以影像作為服務或設計元素的領域中,善用AI科技簡化工作流程,並且對AI生成的結果進行融合和重組,提供更吸引人、更具競爭力的服務。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在以影像作為服務或設計元素的領域中,AI科技應用在兩個層面:工具軟體內部功能的智慧化(如Photoshp的生成式填滿、Lightroom智慧型遮色片)、快速生成優質影像的專門平台(如Midjourney, LeonardoAI),本學期對於AI的涉獵也是如此。課程重點如下:

    1. 掌握創造優質影像的基礎能力:光線、鏡頭、構圖。
    2. 認識 Photoshp、Lightroom 最新的AI功能,省去繁複操作,快速獲得專業的成果。
    3. 善用影像生成平台Midjourney,結合傳統拍攝和AI生成的影像,創造獨特的影像風格。
    4. 將AI生成的影像應用在影像合成和設計上,幫助同學具備更多元的專業。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日期

    單元

    內容

    1

    2/19

    課程介紹與選課

     

    2

    2/26

    概念攝影與視覺溝通

    進階人像:概念攝影

    道具、符號與象徵

    常見的問題

    ChatGPT 介入

    3

    3/5

    Midjourney基礎

    基本操作

    進階控制

    4

    3/12

    Midjourney與實拍人物

    ChatGPT 寫提詞

    為真人生成影像

    幾個控制生成結果的方法

    5

    3/19

    Midjourney與風格

    實拍與藝術的融合

    將人像轉為藝術品:--sref style codes

    建立個人化風格:Profiles Moodboards

    Niji 動漫風格

    全編輯器

    6

    3/26

    Lr調光調色

    修正拍攝問題

    創造一致的風格

    7

    4/2

    校際活動週

    停課

    8

    4/9

    製作與討論

     

    9

    4/16

    作業一檢討

     

    10

    4/23

    Ps基礎

    Lr Ps

    基本操作

    選取

    圖層

    11

    4/30

    修補、生成與變形

    修補與生成:生成式功能、產生影像面板 Generate Image、即將普及的生成式工作區 Generative Workspace (Beta)、移除工具、選取筆刷工具、

    變形:任意變形工具與包覆工具、液化工具

     

    12

    5/7

    調光、調色與合成

    圖層混合模式

    把人選起來,人景分離

    調光:分別控制明暗和對比

    調色:移除不必要的顏色、蓋上想要的顏色、手工局部上色

    空間置換與人景和諧:擬真空間與複合空間

    製作影子

    13

    5/14

    氛圍與紋理

    特殊光源與色調

    玻璃反射與重複曝光

    煙霧與氣氛

    以紋理增加照片質感

    從紋理到空間:局部模糊

    以筆刷套用痕跡、塗布紋理

    製作粒子

    14

    5/21

    製作與討論

     

    15

    5/28

    製作與討論

     

    16

    6/4

    作業二檢討

     

    17

    6/11

    暑假創作計畫討論

    有需要的同學跟我約

    18

    6/18

    暑假創作計畫討論

    有需要的同學跟我約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50%

    講述 Lecture

    10%

    討論 Discussion

    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4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一、課程要求

    1. 為了便於練習,本學期偏重人像,需要約模特兒外拍。
    2. 教學方法:教材以投影片和YouTube影片為主,避免上電腦教室一步步講解和操作,才能增加課程的深度和廣度。建議同學上課專心聽,了解原理就好,細節的部份回家複習影片。
    3. 我重視出席狀況:遲到一次扣學期總成績1分、缺席扣3分,三次沒來本學期成績不及格。病假、生理假、公假不扣分,但請假以三次為限,超過四次(含)本學期成績不及格。病假需附上就醫證明,事後請假請於次一週辦理。我的課沒有事假。
    4. 本課程可否使用生成式AI工具:完全開放使用。

    二、關於選課

    1. 本學期最多收30位,只開放廣告系同學選課。
    2. 開學不接受現場加簽。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書名 Book Title 作者 Author 出版年 Publish Year 出版者 Publisher ISBN 館藏來源* 備註 Note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本課程可否使用生成式AI工具Course Policies on the Use of Generative AI Tools

    完全開放使用 Completely Permitted to Use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