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1.介紹心理測驗的概念
2.討論心理測驗的原則和分析心理測驗的技術
3.介紹各種不同領域的發展,包含認知、能力、興趣與人格測驗
4.了解測驗與決策間的關係,最後使學生有能力撰寫測驗相關議題的研究。
能力項目說明
1.了解進階的測驗理論
2.對測驗具備實作的能力(SPSS等)
3.了解測驗在各相關領域(包括:教育、企業、諮商等)的應用情形
4.對測驗的相關議題具備批判思考的能力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週次 Week |
課程主題 Topic |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Content and Reading Assignment |
教學活動與作業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Homework |
學習投入時間 Student workload expectation |
|
課堂講授 In-class Hours |
課程前後 Outside-of-class Hours |
||||
1 |
課程概述 |
心理測驗第一章、第二章 |
教師講述 |
3 |
3 |
2 |
Ch1測驗與測量 Ch2定義和測驗心理屬性:能力、興趣與人格 |
心理測驗第三章、第四章 |
教師講述 |
3 |
3 |
3 |
Ch3測驗與社會 Ch4測驗與統計的基本概念 |
心理測驗第五章、第六章 |
教師講述 |
3 |
3 |
4 |
Ch5量尺、轉換及常模 Ch6信度:測驗分數的一致性 |
心理測驗第七章 |
教師講述 |
3 |
3 |
5 |
Ch7使用和解釋有關測驗信度的訊息 |
心理測驗第八章 |
教師講述 |
3 |
3 |
6 |
Ch8測量效度:內容與建構導向的效度驗證策略 |
心理測驗第九、第十章 |
教師講述 |
3 |
3 |
7 |
Ch9決策效度:效標關連效度 Ch10 試題分析 |
統計研習營講義 |
教師講述 |
3 |
3 |
8 |
期中考週 |
||||
9 |
統計研習營(一) |
frequency, percentage, t-test, ANOVA |
SPSS實作 |
3 |
3 |
10 |
統計研習營(二) |
, Regression, SEM |
SPSS實作 |
3 |
3 |
11 |
統計研習營考試 |
心理測驗第十三、第十五章 |
SPSS上機實作考試 |
3 |
3 |
12 |
Ch13個別化測驗 |
心理測驗第十八章 |
分組報告: |
3 |
3 |
13 |
Ch18測驗與教育決策 |
心理測驗第十六章 |
分組報告: |
3 |
3 |
14 |
校慶停課 |
||||
15 |
Ch16 興趣測驗 |
心理測驗第十七、第十九章
|
分組報告: |
3 |
3 |
16 |
Ch17 人格測驗 |
|
分組報告: |
3 |
3 |
17 |
期末考 |
||||
18 |
自主學習週 |
1. 課堂參與20%
2. 統計研習營個人作業20%
3. 團體報告30%(口頭及書面)
4. 期末報告30%(可選擇期末考)
※報告及作業抄襲者以零分計算。
王文中、陳承德譯(2009)。心理測驗。台北市:雙葉書廊
書名 Book Title | 作者 Author | 出版年 Publish Year | 出版者 Publisher | ISBN | 館藏來源* | 備註 Not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