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自主學習專題:人文茶學概論-基礎製茶學

Course Name: Seminar in Self-Directed Learning: The Theory of Humanistic Teaology - Tea Making Science

修別:群

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2.0

學分數

Credit(s)

5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本課程與「基礎感官品評」互相呼應,但更聚焦於「製茶學」、「製茶技術與實作」的主題上。所謂「人文茶學」即以人文的關懷與想像、結合在地茶產業的資源,期為為貓空、文山地區與大台北地區帶來產業的另一向度發展。因此我們在課程設計上除了「基礎茶學」(以基礎製茶學為主)以外,還有「人文茶學」的專題課程,包括「綠色照顧(Green Care)」、「茶席減壓與療癒」、「茶文化美學」、「茶道與禪宗」與「茶道與心理、神經科學」等主題。

  每堂課程都會簡介茶會(席)上所注重的自然感(節氣),讓參與者重新體驗在自身周遭的節氣變化(24節氣與72氣候),其實是與自然共生的一種實踐形式。人文茶學的實踐不只是茶會的參與與擺設,應用在「政大-貓空-文山」的茶文化路徑的設計上,除了結合當地的人文歷史與文化背景以外,也將美學的關懷融入行程的設計中,透過茶路實踐以五感經驗來達到放鬆與安定身心的效果。

  本課程在基礎茶學上除了邀請專業講師授課,也將實地參訪「政大茶園」與貓空周邊青農的茶園,以實作的課程來學習使用專業製茶機具,並輔導參與者在課程結束後報考勞動部「丙級製茶技術技術士」的國家製茶師證照,進一步提升茶學知識的價值。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本課程有近2/3的基礎製茶學知識與理論,包括茶葉製造、製茶技術、茶葉品質管理、臺灣茶樹品種及特色茶認識,與食品衛生及工業安全等,其中亦規劃:基製茶學實作課,包括茶類辨識、製茶專業機具操作,炒菁與揉捻技術實踐等。另1/3為人文茶學特色課程,如「茶禪」、「茶道與心理學」、「茶席減壓與療癒」、「道教與喫茶養生」等主題。學期討論報告,每組招收約10人,預計5-6組分別為:貓空組、南港組、北投組、大稻埕組、萬華組、坪林組與深坑組等。邀請每組別實際體驗其提案,並於期末完成茶旅專案報告(包括設計與實際參與的問卷量表)。

      這門課程將與自主學習專題:人文茶學概論─基礎製茶學實作的實作課程聯合授課,後者(實作課程)的三堂(各5-6學時)課,為勞動部「丙級製茶技術技術士」國家製茶師證照的術科實作課程項目。學生可以自由選擇是否要加選該門實作課程,惟沒有修習實作課程者後續將無法協助參與證照考試。本課程與實作課程的學期成績各自評分,不互相影響。欲修習本課程之學生可自行於選課系統上選擇修習;而自主學習專題:人文茶學概論─基礎製茶學實作將不開放單獨選修,如欲修習實作課程,請學生務必於本課程第一堂課程說明時到課參與,經學生同意後由通識中心以灌檔或加簽方式選課,採「可退不加」的方式辦理。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1

    提案設計

    政大-貓空-文山茶旅

    2

    茶葉製作史

    製茶技術革新與台灣茶產業發展

    3

    製茶學(一)

    臺灣茶樹品種與分類

    4

    製茶學(二)

    茶葉加工與品質管理

    5

    茶作學概論

    友善耕作與茶樹栽培技術

    6

    茶葉製造基本原理及操作(一)

    基礎製茶技術理論

    7

    茶葉製造基本原理及操作(二)

    專業製茶機具的使用原理與操作

    8

    專業倫理與法規

    製茶技術人員的專業倫理、職業安全衛生法規

    9

    期中考

    製茶基礎知識

    10

    人文茶學概論(一)

    日本茶道的美學價值與處世態度

    11

    人文茶學概論(二)

    茶道中的感受性經驗與心理健康

    12

    人文茶學概論(三)

    道教與喫茶養生

    13

    人文茶學概論(四)

    詩禪與茶禪

    14

    人文茶學概論(五)

    樹之道:種樹與做人

    15

    人文茶學概論(六)

    茶席減壓與倫理療癒

    16

    學期報告

    分組報告()()

    17

    彈性教學週

    自主學習

    18

    期末考

    自主學習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40%

    講述 Lecture

    20%

    討論 Discussion

    3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10%

    其他: Others: 與業師合作、茶旅設計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1. 自評 5%
    2. 組員互評 5%

    3. 隨堂測驗30%

    4. 分組報告25%

    5. 期末筆試25%(「製茶技術理論」,欲參加期末筆試者,應於週六「茶葉製造基本原理及操作」課程中擇一參與,才具有期末筆試參與資格。)

    6. 茶相關活動10%(應於學期中自主參加茶相關的活動,並繳交心得、照片,字數以1面A4為限,照片張數不拘,線上繳交。)

     

    備註1:選修本課程與自主學習專題:人文茶學概論─基礎製茶學實作的實作課程,且學期成績達80分(含)以上者,將輔導參加勞動部「丙級製茶技術技術士」國家製茶師證照之學、術科考試,惟須自付相關考試費用。

    備註2:本課程內容會視實際執行狀況調整與修正。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本課程可否使用生成式AI工具Course Policies on the Use of Generative AI Tools

    本課程無涉及AI使用 This Course Does Not Involve the Use of AI.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