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舞蹈與音樂

Course Name: Dance and Music

修別:群

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3.0

學分數

Credit(s)

5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舞蹈家怎麼聽音樂?音樂家怎麼看舞蹈?舞蹈是否能用聽的?音樂是否能用看的?舞蹈與音樂有極為緊密的連結,他們總是為觀者/聽者交織出不同的時間與空間經驗,從而表達出語言所不能言說的情感與意義。此課程除了將引介重要的舞蹈與音樂作品,概述他們的歷史與文化、技術與媒介,更將試圖打開身體對於時間與空間的感受,以身體去聽、去看,從而更深入的體會舞蹈與音樂的交織所表達出的情感與意義。

除了課前閱讀,課上也將儘可能播映許多與閱讀內容有關的音樂與舞蹈作品,讓課前的閱讀能轉為當下對於作品的實際經驗與感受,彼此分享,打開討論。此課程分為「音樂與舞蹈的消逝」、「身體的語言」、「時間的經驗」、「空間的遊戲」、「身體的記憶」等五大部分,各週的「主題關鍵字」則是當週計畫討論的重點。

課程大綱以第一週公布為準。課程進度將視課程實際進行情況調整。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1. 初步認識舞蹈與音樂的歷史與文化
    2. 初步認識舞蹈與音樂的技術與媒介
    3. 打開身體對空間與時間的感受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週次

    課程主題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教學活動與作業

    1

    課程介紹

    課程介紹

    講授、討論

    2

    音樂與舞蹈的消逝

    舞蹈與音樂是消逝的藝術,他們是否不只是生命、更是死亡的表達?

    主題關鍵字:死亡

    課前閱讀內容:Eksteins,《春之祭》。

    課上播映作品:I. Stravinsky, V.  Nijinsky等人之作品

    講授、討論、
    作品分析

     

    3

    主題關鍵字:身體

    課上播映作品:S. Waltz等人之作品

    4

    身體的語言

    舞蹈與音樂能怎麼說話?舞蹈家與音樂家的身體,無論是步態或手勢,是否已有意義的表達?是否已有無數的詮釋?

    主題關鍵字:表達

    課前閱讀內容:彭宇薰,《相互性的迴盪》。

    課上播映作品:A. Schoenberg, M.  Wigman, I. Stravinsky, J. Kylián等人之作品

    講授、討論、
    作品分析

     

     

    5

    主題關鍵字:情感

    課上播映作品:K. Jooss, Pina Bausch等人之作品

    6

     

    主題關鍵字:語言

    課上播映作品:X. L. Roy、J. Burrows等人之作品

    7

    時間的經驗

    舞蹈與音樂是否打開了不同的時間感受?舞蹈的身體又能怎麼與音樂打開對話?

    主題關鍵字:發動

    課上播映作品:L. V. Beethoven, M. Ravel, M. Béjart等人之作品

    講授、討論、
    作品分析

     

     

    8

    主題關鍵字:流動

    課上播映作品:M. Ravel, S. Reich, T. D. Keersmaeker
    等人之作品

    9

    主題關鍵字:力動

    課上播映作品:蕭賀文等人之作品

    10

    空間的遊戲

    舞蹈與音樂是否打開了不同的空間感受?身體對空間的感受,又是否能打開為音樂或舞蹈?

    主題關鍵字:組構

    課上播映作品:A. W. Mozart, G. Ligeti, J. Kylián等人之作品

    講授、討論、
    作品分析

    11

    主題關鍵字:結構

    課上播映作品:J. S. Bach, J. Cage, W. Forsythe等人之作品

    12

    主題關鍵字:解構

    課上播映作品:鄭宗龍等人之作品

    13

    身體的記憶

    舞蹈與音樂隱含了哪一些記憶?歷史、文化與生命的記憶是否已記寫在身體裡?

    主題關鍵字:文化

    課前閱讀內容:陳雅萍,《主體的叩問》。

    課上播映作品:林懷民, 鄭宗龍等人之作品

    講授、討論、
    作品分析

    14

    主題關鍵字:生命

    課上播映作品:Jerome Bel, B. Charmatz等人之作品

    15

    期末分享計畫討論

     

    討論、準備期末分享

    16

    期末分享

     

    期末分享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60%

    講述 Lecture

    20%

    討論 Discussion

    2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課堂參與: 40%
    課堂報告: 20%
    書面報告: 20%
    期末呈現報告: 20%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Modris Eksteins 著,李曉江譯。《春之祭: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現代的開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18。

    彭宇薰著。《相互性的迴盪:表現主義繪畫、音樂與舞蹈》。臺北:典藏,2006。

    陳雅萍著。《主體的叩問》。臺北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2012。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書名 Book Title 作者 Author 出版年 Publish Year 出版者 Publisher ISBN 館藏來源* 備註 Note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本課程可否使用生成式AI工具Course Policies on the Use of Generative AI Tools

    禁止使用:禁止使用AI書寫作業 Prohibited Uses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