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本課程希冀以台灣文學地景的主題,結合文學文本閱讀及實作活動,由地景文學及文宣品的賞析以訓練學習者文字組織能力與議題考掘思辯,以拓展對台灣文史認識與在地關懷。課程主題包括旅行影音文化導覽、現當代台灣文學文本閱讀、旅遊文案賞析三大單元,激發學習者對台灣在地風土、文學文化語境與文案應用能力的結合思考;文本方面,以現當代台灣作家中短篇散文為主,並搭配台灣各區史地文化議題之影音素材進行討論。課程意在建構學習者對台灣風土的認知與寫作興趣,並體會台灣風貌的多元呈現,進而能書寫台灣、推廣台灣予各界,建立多元的社會觀察能力與文字組織能力。
*本課程不開放加簽,依學校系統遞補修課名單。
能力項目說明
1、閱讀台灣地景文學作品,結合景點與閱讀,提升在地鄉土認識深度。 2、透過APP及數位雲端學習管道,培養走讀習慣,提升閱讀素養。 3、透過寫作分享與實作行動,以活化團隊合作和中文寫作組織能力。 |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週次 |
課程主題 |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
教學活動與作業 |
學習投入 時間 |
|
課堂 講授 |
課程 前後 |
||||
1 |
課程引言 |
課程說明、地景文學導言 |
課程介紹、課程問卷 |
3 |
4.5 |
2 |
旅行書寫與媒介 |
旅行文學與文案 台灣文學地景閱讀與創作APP介紹 《看見台灣》訪談影片與討論、齊柏林散文 |
概念解說 數位平台介紹 學生分組與問題討論、分享 |
3 |
4.5 |
3 |
島讀台灣 |
台灣文學地景的區域性 各區的文學館舍與文化地景 |
概念解說、分組討論、課堂分享 |
3 |
4.5 |
4 |
成長與地景 |
詹宏志〈筍滾筍的滋味〉、周志文〈台北〉 |
文本導讀、分組討論與課堂發表 |
3 |
4.5 |
5 |
成長與地景 |
楊索〈回頭張望〉、吳敏顯〈媽祖宮的籤詩〉 |
文本導讀、分組討論與課堂發表 |
3 |
4.5 |
6 |
回望與歸屬 |
陳列〈我的太魯閣〉、孫大川〈午後雷陣雨〉 |
文本導讀、分組討論與課堂發表 |
3 |
4.5 |
7 |
回望與歸屬 |
郭強生〈青春作伴西門町〉、亞榮隆˙撒可努〈山與父親〉 |
文本導讀、分組討論與課堂發表 |
3 |
4.5 |
8 |
家與地景 |
楊翠〈借暮色溫一壺老人茶〉、 |
文本導讀、分組討論與課堂發表 |
3 |
4.5 |
9 |
期中考週 |
地景明信片文案發想與創作 |
線上作業繳交發表 |
3 |
4.5 |
10 |
校園走讀創作 |
校園空間組合式圖文創作 |
作業說明、分組活動取材、問題討論 |
3 |
4.5 |
11 |
家與地景 |
焦桐〈我的愛河〉、陳芳明〈舊城聽水綠〉 |
文本導讀、分組討論與課堂發表 |
3 |
4.5 |
12 |
離島想像與地景 |
林詮居〈海隅隨想十則〉、廖玉蕙〈一座安靜的城市〉 |
文本導讀、分組討論與課堂發表 |
3 |
4.5 |
13 |
分組報告 |
校園地景分組團體創作與發表 |
分組報告與回饋討論 |
3 |
4.5 |
14 |
分組報告 |
校園地景分組團體創作與發表 |
分組報告與回饋討論 |
3 |
4.5 |
15 |
影片賞析 |
電影中的地景:移動與情感 |
影片賞析討論、學習單 |
3 |
4.5 |
16 |
期末考 |
學期課程筆試 |
課程筆試 |
3 |
4.5 |
17 |
(彈性學習) |
自主總整學習 |
自主總整學習 |
3 |
4.5 |
18 |
(彈性學習) |
自主總整學習 |
自主總整學習 |
3 |
4.5 |
1、平時成績 50%
(1)出缺席狀況、課堂表現 10%
(2)課堂問題討論與回答:數位平台與學習單 20%
(3)校園地景分組團體創作 20%(小組PPT+個人口頭)
A.報告格式:分組口頭報告(w13、14同儕互評)+ 小組 PPT 1份 (分工說明)
B.報告主題:校園地景空間組合式圖文創作(每人自行取景,每張圖需搭配古典詩、新詩、小品文、歌曲等文字,組內須具一共同主題,搭配創作 靈感說明)。
2、期中作業20%:書面作業-臺灣景點明信片 (A6 size, 14.8 x 10.42 cm)
3、期末考30%:課堂文本、修習心得之簡答、申論題筆試
孟樊主編,《旅行文學讀本》,臺北:揚智,2004。
胡錦媛編,《台灣當代旅行文選》,臺北:二魚文化,2004。
凌性傑、楊佳嫻編,《靈魂的領地:國民散文讀本》,臺北:麥田,2013。
齊柏林,《我的心,我的眼,看見台灣》臺北市:圓神,2013。
聯合文學出版社編輯,《閱讀文學地景.散文卷》,臺北:聯合文學,2008。
台灣文學網-文學地景: https://tln.nmtl.gov.tw/ch/M12/nmtl_w1_m12_s0.aspx
https://irs.zuvio.com.tw/ 修課同學需註冊zuvio 本課程不開放加簽,依學校系統遞補修課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