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國文-中國思想名作選讀

Course Name: Selected Readings of Masterpieces of Chinese Thought

修別:群

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3.0

學分數

Credit(s)

35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本課程旨在介紹中國古代思想。以先秦兩漢為範圍,依主題選讀著作,精讀文本,理解思想家的主張與關懷,並期望引領同學觀察文化的演變、體悟生命。

課程內容部分選讀同學熟悉的思想名著,以「重讀」方式賦予不同的認識與理解,呈現經典之所以為經典的價值。

 

為兼顧教學品質與選課意願,本課程在2/21(五)10:00以抽籤方式,提供極少量的加選名額(3位)。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1.透過文本閱讀,瞭解思想家的主張與關懷。
    2.歷時性比較觀念的異同,觀察文化的演變。
    3.訓練文本解讀與報告呈現,提升說寫能力。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預定進度

    週次

    日期

    課程主題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教學活動與作業

    1

    02/21

    課程說明

    簡述課程進行方式與內容

    思想的定義與內容

    講授與討論

    2

    02/28

    和平紀念日放假

    講授與討論

    3

    03/07

    人與自然

    對世界的解釋

    〈神話概述〉、神話選讀

    講授與討論

     

    4

    03/14

    人與自然

    摘要寫作引導

    對世界的解釋

    〈神話概述〉、神話選讀

    講授與討論

    繳交分組名單

    5

    03/21

    人與人

     

    思想的實踐性

    《禮記.昏義》選讀

    講授與討論

    6

    03/28

    人與人

    學術論文寫作引導

    思想的實踐性

    《詩經》婚戀詩選讀

    講授與討論

    分組口頭報告開始

    7

    04/04

    民族掃墓節放假

    8

    04/11

    人與人

    孔孟的相對倫理觀:報

    《論語》、《孟子》選讀

    講授與討論

    9

    04/18

    期中影片欣賞與討論

     

    10

    04/25

    人與人

    孔孟的相對倫理觀:報

    《論語》、《孟子》選讀

    講授與討論

    11

    05/02

    人與社會

    墨子思想的普遍性訴求

    《墨子》選讀

    講授與討論

    12

    05/09

    人與社會

    墨子思想的普遍性訴求

    《墨子》選讀

    講授與討論

    13

    05/16

    人與社會

    《老子》思想的道與無為

    《老子》選讀

    講授與討論

    14

    05/23

    人與社會

    《老子》思想的道與無為

    《老子》選讀

    講授與討論

    分組口頭報告結束

    15

    05/30

    端午節補假

     

    16

    06/06

    期末隨堂考

     

    17

    06/13

    彈性補充教學

    自主總整學習

     

    18

    06/20

    彈性補充教學

    自主總整學習

     

    *課程內容與進度依實際教學調整,俾使教學獲得最佳效益。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70%

    講述 Lecture

    10%

    討論 Discussion

    1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1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評分標準:

    一、課堂表現20%(出缺席、討論發言)

    二、分組報告15%

    三、語文習作35%(摘要心得+學術論文)

      建議以「分組報告」為基礎,加以擴充、深化,撰寫為完整而正式的學術論文。

    四、期末筆試30%

           第十六週課堂上,舉行期末筆試測驗。

     

     

    【分組報告、語文習作、期末筆試之評量尺規】

    100-81分:契合題旨、內容豐富、論述周延、表達流暢。

    80-61分:理解生疏、內容鬆散、論述寬泛、描述平淡。

    60分以下:偏離題旨、內容浮泛、論述混亂、描述簡陋。

    0分:文不對題、抄襲、缺交。

     

    注意事項:

    1. 期末考,無故缺席者,不予補考。事先請假同意者,補考成績酌予扣分:不及格者,以原分數採計;及格者,以該分數百分之八十計算。

    2. 分組報告、語文習作,遲交1天扣1分,2天扣2分,以此類推。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教材:教材:教師自編講義

     

    參考書目

    1. 錢穆:《中國思想史》臺北:蘭臺出版社,2001年
    2.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臺北:水牛出版社,2001年
    3. 王邦雄等:《中國哲學史》臺北:里仁書局,2009年
    4.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2010年
    5.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6. 任繼愈:《中國哲學發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新華經銷,1983年
    7.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臺北:學生書局,1978年
    8.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臺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
    9. 陳榮捷:《中國哲學文獻選編》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
    10.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10月
    11. 葛兆光:《七世紀前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年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http://ctext.org/zh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  http://hanchi.ihp.sinica.edu.tw/ihp/hanji.htm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http://dict.revised.moe.edu.tw/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本課程可否使用生成式AI工具Course Policies on the Use of Generative AI Tools

    本課程無涉及AI使用 This Course Does Not Involve the Use of AI.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