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國文-臺灣文學選讀

Course Name: Readings of Selected Taiwanese Literature

修別:群

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3.0

學分數

Credit(s)

35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1. 課程之整體設計,以下列數議題為主:1、原住民議題(含族群議題)2、日據時期的時代議題3、光復後歷史、哲學、社會、政治等反省議題。
  2. 本課程以現代文學為重,在文類上以小說為主,詩歌為輔;另搭配一部記錄片、一部電影。(另外請參讀數篇文章書籍與紀錄片)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課程目標

    1. 藉由賞析臺灣文學作品,了解臺灣文學的發展脈絡,並增進文學鑑賞的能力。
    2. 藉由臺灣文學作品的內容,了解種種文學現象的背景,並且提昇對臺灣社會文化的理解。
    3. 藉由課程的進行,幫助學生以心靈貼近身處的泥土,以利思考臺灣文化未來的發展。

    學習成效

    1. 提升中國語文表達與閱讀能力
    2. 習得文學鑑賞的方法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每週課堂教學時數: 3 小時、每週預習/複習時數: 6 小時

     

    第一週 課程說明──為何需要通識教育?文學是什麼?我們如何展開這門課程?

    授課方式:講授與討論

    預習內容:無

    學習活動:討論何謂通識教育、文學

    課後作業:書寫劄記與反思,閱讀龍應台《百年思索‧在迷宮中仰望星斗序》

    第二週 臺灣文學是什麼?楊絳、齊邦媛、聶華苓的身影給我們什麼啟示?

    授課方式:講授與討論

    預習內容:閱讀吳學昭《聽楊絳談往事》、齊邦媛《巨流河》、聶華苓《三輩子》

    學習活動:討論何謂臺灣文學

    課後作業:書寫劄記與反思,閱讀柯慶明〈台灣文學的未來發展〉、周慶華〈臺灣文學與「臺灣文學」〉

    第三週 原住民文學中的族群記憶(一):莫那能《美麗的稻穗》;原住民文學中的族群記憶(二):以鄒族的記憶為核心--劉家謀海音詩》、倪贊元《雲林縣採訪冊.通事吳鳳事蹟》連橫《臺灣通史吳鳳列傳》、國小教科書《生活與倫理》

    授課方式:講授與討論

    預習內容:閱讀莫那能《美麗的稻穗》詩選劉家謀海音詩》、倪贊元《雲林縣採訪冊.通事吳鳳事蹟》

    學習活動:1、討論《美麗的稻穗》的藝術性與題材意義;2、討論海音詩》、《雲林縣採訪冊.通事吳鳳事蹟》中的吳鳳形象

    課後作業:書寫劄記與反思,閱讀莫那能:《一個臺灣原住民的經歷》

    第四週 原住民文學中的族群記憶(二):以鄒族的記憶為核心--劉家謀海音詩》、倪贊元《雲林縣採訪冊.通事吳鳳事蹟》連橫《臺灣通史.吳鳳列傳》、國小教科書《生活與倫理》;原住民文學中的族群記憶(三):以鄒族的記憶為核心--官鴻志〈不孝兒英伸〉

    授課方式:講授與討論

    預習內容:閱讀連橫《臺灣通史.吳鳳列傳》、國小教科書《生活與倫理》

    學習活動:1、討論《海音詩》、《雲林縣採訪冊.通事吳鳳事蹟》連橫《臺灣通史.吳鳳列傳》以及國小教科書《生活與倫理》中吳鳳形象的差別;2、討論何謂報導文學

    課後作業:書寫劄記與反思,閱讀國立編譯館吳鳳史實研究小組編著〈吳鳳及其相關問題之研究〉

    寫作練習我的大學夢想為範圍,書寫一千字之內之白話散文,在指定範圍內題目自訂內容不拘書寫於六百字稿紙下週繳交遲交者不予計分。

    第五週 原住民文學中的族群記憶(三):以鄒族的記憶為核心--官鴻志〈不孝兒英伸〉

    授課方式:講授與討論

    預習內容:閱讀官鴻志〈不孝兒英伸〉

    學習活動:討論官鴻志〈不孝兒英伸〉的內容與寫作技巧

    課後作業:書寫劄記與反思。

    第六週 臺灣族群的心靈複調:湯湘竹:「山有多高」記錄片

    授課方式:講授與討論;分組上台報告主要觀察

    預習內容:閱讀蔣勳〈不可言說的心事──談《四郎探母》〉

    學習活動:欣賞並討論湯湘竹:「山有多高」的內容與藝術技巧

    課後作業:書寫劄記與反思,閱讀龍應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第七週 如何分析小說?從阿思緹.林格倫的繪本《陽光草地》說起

    授課方式:講授與討論

    預習內容:閱讀帕慕克《率性而多感的小說家》

    學習活動:細讀阿思緹.林格倫的繪本《陽光草地》,觀察何謂敘事文學

    課後作業:書寫劄記與反思。

    寫作練習請選擇一本繪本為研究對象,書寫一篇書評,題目自訂內容不拘,字數不限,書寫於六百字稿紙下週繳交遲交者不予計分

    第八週 期中考試

    第九週 皇民政策下的感受:王昶雄〈奔流〉

    授課方式:講授與討論

    預習內容:閱讀王昶雄〈奔流〉

    學習活動:以小說構成元素細讀王昶雄〈奔流〉

    課後作業:書寫劄記與反思,閱讀吳濁流:《無花果──台灣七十年的回想》

    第十週  殖民下的另類發展:翁鬧〈天亮前的戀愛故事〉

    授課方式:講授與討論

    預習內容:閱讀翁鬧〈天亮前的戀愛故事〉

    學習活動:以小說構成元素細讀翁鬧〈天亮前的戀愛故事〉

    課後作業:書寫劄記與反思,閱讀施淑《日據時代臺灣小說選.修訂版序》

    第十一週  意識流動的書寫:白先勇〈遊園驚夢〉

    授課方式:講授與討論

    預習內容:閱讀白先勇〈遊園驚夢〉

    學習活動:以小說構成元素細讀白先勇〈遊園驚夢〉

    課後作業:書寫劄記與反思,閱讀歐陽子〈「遊園驚夢」的寫作技巧和引申含義」〉

    第十二週  存在的體驗與爭議:七等生〈我愛黑眼珠〉

    授課方式:講授與討論

    預習內容:閱讀七等生〈我愛黑眼珠〉

    學習活動:以小說構成元素細讀七等生〈我愛黑眼珠〉

    課後作業:書寫劄記與反思,閱讀曾守正〈存在主義視域下的〈我愛黑眼珠〉〉

    第十三週  昏產業與嘲諷:宋澤萊〈打牛湳村--笙仔和貴仔的傳奇〉

    授課方式:講授與討論

    預習內容:閱讀宋澤萊〈打牛湳村--笙仔和貴仔的傳奇〉

    學習活動:以小說構成元素細讀宋澤萊〈打牛湳村--笙仔和貴仔的傳奇〉

    課後作業:書寫劄記與反思,閱讀呂正惠〈三十年後反思『鄉土文學』運

    動〉 吳音寧《江湖在哪裡

    寫作練習本校某校園現象為題材,書寫一千字之內之白話散文,自訂題目內容不拘書寫於六百字稿紙下週繳交遲交者不予計分

    第十四週  文學的歷史解釋:陳映真〈山路〉

    授課方式:講授與討論

    預習內容:閱讀陳映真〈山路〉

    學習活動:以小說構成元素細讀陳映真〈山路〉

    課後作業:書寫劄記與反思,閱讀許南村〈後街-陳映真的創作歷程〉

    第十五週

    電影的歷史解釋:萬仁「超級大國民」

    授課方式:影片欣賞與討論

    預習內容:呂蒼一等《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

    學習活動:欣賞並討論萬仁「超級大國民」

    課後作業:書寫劄記與反思

    第十六週(期末考試)

    第十七週  自主學習

    *配合X實驗學院工作坊

    第十八週  自主學習

    *配合X實驗學院工作坊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60%

    講述 Lecture

    30%

    討論 Discussion

    1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學習評量配分

    一、期中考、期末試筆試:50%(各佔25%)

    二、平時成績:

    1、寫作成果:30%

    2、分組討論(TBL):10%

    3、自我評量:10%

    • 【筆試評量尺規】

    筆試採申論題形式,每題評分(以百分計)原則為:

    文不對題者:0~15分

    理解多誤、條理混亂、內容單薄者:16~60分

    理解生疏、條理鬆散、內容寬泛者:61~80分

    理解正確、條理清楚、內容充實者:81~100分

    • 【寫作尺規】

    參見國立政治大學中國語文通識寫作參考尺規

    • 【分組討論(TBL)尺規】

    課堂中隨時進行分組討論,題目採單選問答形式,成績以分組績分計算。

    第一次答對者,全組得1分

    第二次答對者,全組得0.5分

    第三、四次答對者,全組得0分

    未參與討論者,倒扣1分。

    • 【自我評量尺規】

    評分時必須考量各項活動之達成次數與質量

    課程預習:30%

    課中參與:30%

    課後複習:30%

    分組討論貢獻度:10%

    • 【其他】

    為鼓勵同學自動學習,寫有全學期學習與反思札記者,可以額外加分,唯:1.繳交之資料不得為其他科目之相關作業2.額外加分數以十分為上限3.總成績最高上限以92分為原則。

    【修課要求】

    1本課程除教師口述講學外,並強調同學參與對話,以期望活絡教學情境,並培養學生思考、發言之能力。所以請修課同學能以主動開朗之心情加入教學活動,並能每週預習相關資料。

    2、寫作練習共3份,無故遲缺交者,不予計分。

    3、期中、期末考試無故缺席者,學期成績以零分計算,不予以補考。經同意請假者,補考成績酌予扣分,計分原則為--未及格者,以原成績計算;及格者之及格(60分)以上分數,採百分之八十計算。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教材:自編

    參考書目:

    王德威編選:《臺灣:從文學看歷史》(麥田)

    古繼堂:《臺灣小說發展史》(文史哲)

    吳音寧:《江湖在哪裡》(印刻)

    吳學昭:《聽楊絳談往事》(時報)

    吳濁流:《無花果──台灣七十年的回想》(前衛)

    施淑:《日據時代台灣小說選》(麥田)

    張恒常等《臺灣作家集》(前衛)

    莫那能:《一個臺灣原住民的經歷》(人間)

    彭明敏:《自由的滋味──彭明敏回憶錄》(玉山社)

    黃錦樹:《馬華文學與中國性》(麥田)

    黃錦樹:《華文小文學的馬來西亞個案》(麥田)

    楊儒賓:《1949禮讚》(聯經)

    楊澤:《從四年代到九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人間)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文學界)

    葛兆光:《何為中國?疆域民族文化與歷史》(香港:牛津大學)

    齊邦媛:《巨流河》(天下文化)

    蔣勳:《蔣勳精選集》(九歌)

    龍應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印刻)

    謝志誠、何明修:《八輕遊臺灣--國光石化的故事》(左岸文化)

    聶華苓:《三輩子》(聯經)

    呂蒼一等《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衛城)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本課程可否使用生成式AI工具Course Policies on the Use of Generative AI Tools

    有條件開放使用:若作業使用AI協作,必須詳細說明相關事宜 Conditional Permitted to Use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