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能力項目說明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週次 |
課程主題 |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
教學活動與作業 |
第1週 (2/17) |
課程導論與說明 |
【指定閱讀】 教師自編講義 |
【課堂活動】
|
第2週 (2/24) |
【人與社會】 書籍出版文化與明清小說 |
【指定閱讀】 教師自編講義 |
【課堂活動】
|
第3週 (3/3) |
【自我叩問】 修煉成長與自我認同 |
【指定閱讀】
|
【課堂活動】 電子遊戲《黑神:話悟空》(節錄片段) |
第4週 (3/10) |
知識統整與表述 |
【指定閱讀】
|
|
第5週 (3/17) |
【人與人】 發跡變泰與命中註定 |
【指定閱讀】
|
【課堂活動】 小組討論與口頭發表 |
第6週 (3/24) |
【人與人】 市井百態與陰錯陽差 |
【指定閱讀】
|
【課堂活動】 繳交【語文習作一:論文摘要與述評】(紙本) |
第7週 (3/31) |
【人與人】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
【指定閱讀】
|
【課堂活動】 小組討論與口頭發表 |
第8週 (4/7) |
電影欣賞 |
|
【課堂活動】 繳交【語文習作二:課堂觀影心得寫作】 |
第9週 (4/14) 期中考週 |
論述辨證與開展 |
【指定閱讀】
|
【課堂活動】 繳交【語文習作三:期末論文】題目、前言(本日課程結束前,上傳檔案至moodle平台) |
第10週 (4/21) |
【人與社會】 性別倫理與社會風俗 |
【指定閱讀】
|
【課堂活動】
|
第11週 (4/28) |
【語文習作三:期末論文】大綱發表 |
|
【課堂活動】
|
第12週 (5/5) |
【語文習作三:期末論文】大綱發表 |
|
【課堂活動】
|
第13週 (5/12) |
【語文習作三:期末論文】大綱發表 |
|
【課堂活動】
|
第14週 (5/19) |
【人與社會】 異世界與價值標準 |
【指定閱讀】 教師自編講義 蒲松齡《聊齋志異》卷4〈羅剎海市〉 |
【課堂活動】
|
第15週 (5/26) |
期末總回顧 |
|
【課堂活動】 繳交【語文習作三:期末論文】全文(紙本) |
第16週 (6/2) |
期末考 |
期末測驗 |
|
第17週 (6/9) |
彈性課程 |
|
|
第18週 (6/16) |
彈性課程 |
|
|
本課程將依下列五個項目進行評量:
缺席一次者,扣本項5分。
缺席二次者,扣本項10分。
缺席三次者,扣本項15分。
第8週:課堂觀影後,紙本書寫,課堂結束前繳交。
請依學術論文格式,以明清小說文本為主,提出本學期期末論文之「題目與前言」。
字數600-1000字,於當日課堂結束前上傳moodle平台,逾時不候。
抽籤排定學生報告順序,使用簡報、口頭發表期末論文的「大綱與預計發展(或已發展)的研究內容」。
發表時限每人5-7分鐘,教師講評外,開放同儕提問。
發表簡報請於當週課堂報告的前二日23:59前,上傳至moodle平台,逾時不候。
每一人交一份3,000-5,000字(字元數,不含空白,「摘要」、「徵引書目」的字數不計)符合規範之個人完整學術論文。
評分準則:(一)內文(論述脈絡是否切合論題);(二)論文格式(全文徵引格式是否符合撰稿格式要求);(三)是否合乎學術倫理規範(請勿擷取、轉載無註腳、無參考書目的網路資料)。
依據「中國文學系國文作業批改要點」,每學期應繳交二至三篇作文或論文。
【個人論文摘要與述評、課堂觀影心得、期末論文、期末紙筆測驗評量尺規】
100-81分:契合題旨、內容豐富、論述周延、表達流暢。
80-61分:理解生疏、內容鬆散、論述寬泛、描述平淡。
60分以下:偏離題旨、內容浮泛、論述混亂、描述簡陋。
0分:文不對題、抄襲、遲交、缺交。
注意事項:
許媛婷主編:《古人掌中書:院藏巾箱本特展》,臺北:故宮博物院,2018年。
金李璟:《活著的圖書館》,臺北:暖暖書屋,2019年。
高振鐸:《古籍知識手冊(3)文化知識》,臺北:萬卷樓,1997年。
劉兆祐:《認識古籍版刻與藏書家》,臺北:學生書局,2007年。
〔英〕凱斯・休斯頓著、吳煒聲譯:《書的大歷史:橫跨歐亞大陸,歷經六千年,認識推動人類歷史的最強知識載具》,臺北:麥田出版社,2019年。
〔日〕大木康著、周保雄譯:《明末江南的出版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日〕池谷伊佐夫著、桑田草譯:《神保町書蟲:愛書狂的東京古書街朝聖之旅》,臺北:三言社,2006年。
王昕:《三言二拍:宋明的煙火與風情》,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23年。
胡士瑩:《話本小說概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
高桂惠:《經典名作鑑賞:吳承恩與《西遊記》》,臺北:五南出版,2021年。
康來辛:《發跡變泰——宋人小說學論稿》,臺北:大安出版社,1996年。
陳大康:《明代小說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
魯迅:《中國小說史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1992年。
〔英〕佛斯特著、蘇希亞譯:《小說面面觀》,臺北:商周出版社,2009年。
林慶彰:《學術論文寫作指引(文科適用)》,臺北:萬卷樓,2011年。
畢恆達:《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2020進化版》》,臺北:小畢空間出版社,2020年。
彭明輝:《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方法、秘訣、潛規則》,臺北:聯經出版,2017年。
彭明輝:《論文寫作完全求生手冊:「精準表達,以理服人」的技藝》,臺北:聯經出版,2023年。
蔡柏盈:《從字句到結構:學術論文寫作指引》,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0年。
蔡柏盈:《從段落到篇章:學術寫作析論技巧》,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0年。
〔日〕上野千鶴子著、涂紋凰譯:《如何做好研究論文?成為知識生產者,從提問到輸出的18個步驟》,臺北:三采,2021年。
書名 Book Title | 作者 Author | 出版年 Publish Year | 出版者 Publisher | ISBN | 館藏來源* | 備註 Note |
---|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