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國文-古典小說選讀

Course Name: Readings of Selected Classical Chinese Fiction

修別:群

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3.0

學分數

Credit(s)

35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 小說是以故事為主,聽故事、講故事老少賢宜,古今皆然,而故事的載體,最直接的便是書籍。到了近現代,報刊媒體、影視遊戲皆可以承載故事內容,呈現作者人文關懷的同時,提供讀者汲取生命經驗,豐富生命與生活。
  • 本課程以明清小說為主要閱讀對象,以「出版文化」的觀察視角,試圖從「書籍本身」(版本、插圖、出版地特色、出版商競爭等),及現代電子媒材的再詮釋,討論明清小說故事在古代/現代的書寫/再書寫,所呈現的文化意涵。
  • 本課程分三大主題:(一)自我叩問:修煉成長與自我認同。(二)人與人:發跡變泰、情之所起、情之追尋。(三)人與社會:性別倫理、價值標準。課程進行方式包括教師講授與課堂活動(分組討論、學習單撰寫等)、個人報口頭告(期末論文大綱報告)、個人作業(3項:論文摘要與述評、課堂觀影心得寫作、期末論文前言/全文),詳細內容請參考「每週課程進度」及「評分標準」。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 藉由閱讀古典小說,觀照其中自我關懷,及其人與人、人與社會間的互動,培養學生體察文學作品的生命經驗,以跨文化、跨地域、跨視域的文化知覺,反思一己之生活。
    • 以出版文化為視角,從書籍本身的版式樣態,掌握小說在文本之外所透露的訊息,擴展學生對於古籍的理解,增進學生對古代文物之興趣。
    • 對照、細讀明清小說文本古/今的發展,深掘其背後的內涵與可能開展的面向,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與批判。
    • 透過課堂討論與發表、教學活動的參與、口頭報告、個人心得/摘要/論文的書寫等,激發學生對文本的詮釋理解,亦訓練團隊合作、溝通協調之能力。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週次

    課程主題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教學活動與作業

    1

    2/17

    課程導論與說明

    1. 導論:介紹古典小說義界及世界各國古典小說研究概況。
    2. 說明本課程的教學方式、進度、單元安排、作業考試要求、評分標準、參考書目等。

    【指定閱讀】

    教師自編講義

    1. 講授與討論

    【課堂活動】

    1. 破冰
    2. 學習單

    2

    2/24

    【人與社會】

    書籍出版文化與明清小說

    1. 認識古籍版式,建構基本觀念。
    2. 以書籍出版文化為主題,帶領學生認識明至清,中國至域外的各式小說版本樣態。

    【指定閱讀】

    教師自編講義

    1. 講授與討論

    【課堂活動】

    1. 分組安排

    3

    3/3

    【自我叩問】

    修煉成長與自我認同

    1. 簡要介紹明清時期的《西遊記》
    2. 討論《西遊記》中修煉成長與自我認同的相關內容,反思自身。

    【指定閱讀】

    1. 教師自編講義
    2. 《西遊記》第1回〈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1. 講授與討論

    【課堂活動】

    電子遊戲《黑神:話悟空》(節錄片段)

    4

    3/10

    知識統整與表述

    1. 說明如何利用現代電子資源,查找需要的圖書文獻資料。
    2. 說明如何閱讀論文:陳述論文提出的問題意識、論述架構、研究成果,並提出個人的閱讀心得與反思。
    3. 說明引導【語文習作一:論文摘要與述評】(馮夢龍《喻世明言》卷24〈楊思溫燕山逢故人〉相關

    【指定閱讀】

    1. 教師自編講義
    2. 指定學術論文一篇
    3. 預計以馮夢龍《喻世明言》卷39〈汪信之一死救全家〉為例
    1. 講授與討論
    2. 說明作業評分要求
    3. 【語文習作一:論文摘要與述評】繳交時間:第6週

    5

    3/17

    【人與人】

    發跡變泰與命中註定

    1. 介紹明代短篇小說的成書與體例
    2. 以史弘肇故事為例,討論小說如何書寫主角從困窘到顯達的過程,體察角色的生命經歷。

    【指定閱讀】

    1. 教師自編講義
    2. 馮夢龍《喻世明言》卷5〈史弘肇龍虎君臣會〉
    1. 講授與討論

    【課堂活動】

    小組討論與口頭發表

    6

    3/24

    【人與人】

    市井百態與陰錯陽差

    1. 討論小說情節編排的用意,觀察情節如何鋪排連環橋段,以及時下社會文化背景。
    2. 延伸討論其他同類故事

    【指定閱讀】

    1. 馮夢龍《喻世明言》卷26〈沈小官一鳥害七命〉
    1. 講授與討論

    【課堂活動】

    繳交【語文習作一:論文摘要與述評】(紙本)

    7

    3/31

    【人與人】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1. 討論〈金鳳釵記〉對於情的書寫
    2. 延伸討論其他相關的離/還魂小說

    【指定閱讀】

    1. 教師自編講義
    2. 瞿佑《剪燈新話》卷1〈金鳳釵記〉
    1. 講授與討論

    【課堂活動】

    小組討論與口頭發表

    8

    4/7

    電影欣賞

    1. 播放與本課程(古典小說)相關之影視作品
    2. 觀影心得寫作
    3. 教師延伸分析電影內容及其據古典小說的新創新編
    1. 講授與討論

    【課堂活動】

    繳交【語文習作二:課堂觀影心得寫作】

    9

    4/14

    期中考週

    論述辨證與開展

    1. 說明論文問題意識、寫作方法、章節架構、文獻徵引等寫作規範。
    2. 說明引導【語文習作三:期末論文】
    3. 開放學生自由與教師討論摘要、論文題目、構想等。

    【指定閱讀】

    1. 論文寫作參考書
    2. 教師自編講義
    1. 講授與討論

    【課堂活動】

    繳交【語文習作三:期末論文】題目、前言(本日課程結束前,上傳檔案至moodle平台)

    10

    4/21

    【人與社會】

    性別倫理與社會風俗

    1. 介紹清代小說的類型與內容
    2. 關照小說如何呈現性別倫理與社會風俗間的兩難課題

    【指定閱讀】

    1. 教師自編講義
    2. 李漁《無聲戲》第六回〈男孟母教合三遷〉
    1. 講授與討論

    【課堂活動】

    1. 舞台劇《少年金釵男孟母》
    2. 小組討論與口頭發表

    11

    4/28

    【語文習作三:期末論文】大綱發表

    1. 學生個人論文大綱與內容發表
    2. 教師對每位發表者講評與延伸
    1. 講授與討論

    【課堂活動】

    1. 學生自互評
    2. 報告前二日23:59前,上傳簡報至moodle平台

    12

    5/5

    【語文習作三:期末論文】大綱發表

    1. 學生個人論文大綱與內容發表
    2. 教師對每位發表者講評與延伸
    1. 講授與討論

    【課堂活動】

    1. 學生自互評
    2. 報告前二日23:59前,上傳簡報至moodle平台

    13

    5/12

    【語文習作三:期末論文】大綱發表

    1. 學生個人論文大綱與內容發表
    2. 教師對每位發表者講評與延伸
    1. 講授與討論

    【課堂活動】

    1. 學生自互評
    2. 報告前二日23:59前,上傳簡報至moodle平台

    14

    5/19

    【人與社會】

    異世界與價值標準

    1. 討論小說所建構的異世界,及其對社會現實的批判
    2. 延伸討論《聊齋志異》相關篇章

    【指定閱讀】

    教師自編講義

    蒲松齡《聊齋志異》卷4〈羅剎海市〉

    1. 講授與討論

    【課堂活動】

    1. 歌曲刀郎《羅剎海市》
    2. 小組討論與口頭發表

    15

    5/26

    期末總回顧

    1. 回顧補充本學期課程內容
    1. 講授與討論

    【課堂活動】

    繳交【語文習作三:期末論文】全文(紙本)

    16

    6/2

    期末考

    期末測驗

     

    17

    6/9

    彈性課程

    1. 自主總整學習
    2. 與教師檢討期末考或期末論文

     

    18

    6/16

    彈性課程

    1. 自主總整學習
    2. 與教師檢討期末考或期末論文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60%

    講述 Lecture

    20%

    討論 Discussion

    15%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5%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本課程將依下列五個項目進行評量:

    • 課堂表現(課堂參與度、出席率):25%
    1. 課堂參與度包括學習態度、口頭發言、小組活動等。
    2. 本課程十分重視出席與上課態度,上課不可睡覺、無關課程的使用手機,請假亦不可超過三次,本項評分原則如下:

    缺席一次者,扣本項5分。

    缺席二次者,扣本項10分。

    缺席三次者,扣本項15分。

     

    • 【語文習作一】個人論文摘要與述評:15%
    1. 第6週:當日課堂結束前繳交〔紙本〕,逾時不候。
    2. 限一頁A4紙,約1000字以內。
    3. 評分準則:(一)本篇論文所提出的問題意識、論述架構等進行濃縮、整理;(二)提出個人的閱讀心得與反思。

     

    • 【語文習作二】課堂觀影心得寫作:15%

    第8週:課堂觀影後,紙本書寫,課堂結束前繳交。

     

    • 【語文習作三】期末論文:25%
    1. 第9週:繳交期末論文「題目、前言」

    請依學術論文格式,以明清小說文本為主,提出本學期期末論文之「題目與前言」。

    字數600-1000字,於當日課堂結束前上傳moodle平台,逾時不候。

    1. 第11-13週:課堂口頭報告期末論文「大綱、內容」

    抽籤排定學生報告順序,使用簡報、口頭發表期末論文的「大綱與預計發展(或已發展)的研究內容」。

    發表時限每人5-7分鐘,教師講評外,開放同儕提問。

    發表簡報請於當週課堂報告的前二日23:59前,上傳至moodle平台,逾時不候。

    1. 第15週:當日課堂結束前,繳交期末論文〔紙本〕「全文」

    每一人交一份3,000-5,000字(字元數,不含空白,「摘要」、「徵引書目」的字數不計)符合規範之個人完整學術論文。

    評分準則:(一)內文(論述脈絡是否切合論題);(二)論文格式(全文徵引格式是否符合撰稿格式要求);(三)是否合乎學術倫理規範(請勿擷取、轉載無註腳、無參考書目的網路資料)。

     

    • 期末紙筆測驗:20%

     

    依據「中國文學系國文作業批改要點」,每學期應繳交二至三篇作文或論文。

    【個人論文摘要與述評、課堂觀影心得、期末論文、期末紙筆測驗評量尺規】

    100-81分:契合題旨、內容豐富、論述周延、表達流暢。

    80-61分:理解生疏、內容鬆散、論述寬泛、描述平淡。

    60分以下:偏離題旨、內容浮泛、論述混亂、描述簡陋。

    0分:文不對題、抄襲、遲交、缺交。

     

    注意事項:

    1. 個人論文摘要與述評、課堂觀影心得、期末論文(題目前言、口頭發表與簡報、紙本全文)之繳交,無故未按時者,不予補交。
    2. 期末紙筆測驗無故缺席者,不予補考。
    3. 本課程上課內容、進度,將依學校規定及實際教學情況調整。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 自製講義

     

    • 書籍相關

    許媛婷主編:《古人掌中書:院藏巾箱本特展》,臺北:故宮博物院,2018年。

    金李璟:《活著的圖書館》,臺北:暖暖書屋,2019年。

    高振鐸:《古籍知識手冊(3)文化知識》,臺北:萬卷樓,1997年。

    劉兆祐:《認識古籍版刻與藏書家》,臺北:學生書局,2007年。

    〔英〕凱斯・休斯頓著、吳煒聲譯:《書的大歷史:橫跨歐亞大陸,歷經六千年,認識推動人類歷史的最強知識載具》,臺北:麥田出版社,2019年。

    〔日〕大木康著、周保雄譯:《明末江南的出版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日〕池谷伊佐夫著、桑田草譯:《神保町書蟲:愛書狂的東京古書街朝聖之旅》,臺北:三言社,2006年。

     

    • 古典小說

    王昕:《三言二拍:宋明的煙火與風情》,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23年。

    胡士瑩:《話本小說概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

    高桂惠:《經典名作鑑賞:吳承恩與《西遊記》》,臺北:五南出版,2021年。

    康來辛:《發跡變泰——宋人小說學論稿》,臺北:大安出版社,1996年。

    陳大康:《明代小說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

    魯迅:《中國小說史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1992年。

    〔英〕佛斯特著、蘇希亞譯:《小說面面觀》,臺北:商周出版社,2009年。

     

    •  論文寫作

    林慶彰:《學術論文寫作指引(文科適用)》,臺北:萬卷樓,2011年。

    畢恆達:《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2020進化版》》,臺北:小畢空間出版社,2020年。

    彭明輝:《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方法、秘訣、潛規則》,臺北:聯經出版,2017年。

    彭明輝:《論文寫作完全求生手冊:「精準表達,以理服人」的技藝》,臺北:聯經出版,2023年。

    蔡柏盈:《從字句到結構:學術論文寫作指引》,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0年。

    蔡柏盈:《從段落到篇章:學術寫作析論技巧》,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0年。

    〔日〕上野千鶴子著、涂紋凰譯:《如何做好研究論文?成為知識生產者,從提問到輸出的18個步驟》,臺北:三采,2021年。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書名 Book Title 作者 Author 出版年 Publish Year 出版者 Publisher ISBN 館藏來源* 備註 Note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本課程可否使用生成式AI工具Course Policies on the Use of Generative AI Tools

    本課程無涉及AI使用 This Course Does Not Involve the Use of AI.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