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本課程以「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天」、「自我叩問」五大核心作為主題。而此五大主題,正是跨越時空的人生議題。傳頌已久的古典詩篇已然成為眾多「活潑不死的心靈」,在語言的藝術性之外,更是深刻的反應了不同詩人在面對相似的人生議題時,所反映出的多元意義與價值。閱讀時體會到的興發感動,正是讀者與作者之間,超越時空的共情共感。由此,本課程之設計理念,乃在於透過五大核心議題,以主題式的方式,帶領同學們閱讀與鑑賞古典詩作,不只領略經典詩歌的語言藝術成就,亦在不同歷史語境但相似的生命議題當中,去觀看詩人們各自的心靈世界與情志書寫,思辨與詮釋文本的多方可能性,以厚植古典美學與人文精神,豐富主體的人文情懷。
能力項目說明
1.經由古典詩歌作為切入,最終能夠連結自我生命經驗,以古視今,培養宏觀與多元的視野,反思當代面臨的生命議題。
2.除了文學審美與創作,思辨性表述亦是傳遞自我思考的重要方式。本課程在古典詩鑑賞以外,亦排有課程帶領學生初步學習論文寫作的規範與步驟。
3.本課程排有團體報告,期望透過多人集思廣益與辯證的方式,來跳脫單一視野,並且經由討論與報告,精進向他人完整表述自身觀點的能力。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週次 |
當週主題 |
課程內容
|
學生指定 閱讀資料 |
教學活動 作業設計 |
備註(※請說明學生各週須投入的學習時間) |
|
第1週 |
【課程介紹】 【導論】 |
|
|
1. 講授與討論 2. 文獻閱讀與摘要 |
4.5 |
|
第2週 |
【人與人】 悠悠我心:情詩(一) |
|
|
1. 講授與討論 2. 文獻閱讀與摘要 |
4.5 |
|
第3週 (3/3) |
【人與人】 至情至深:情詩(二) |
|
|
1. 講授與討論 2. 文獻閱讀與摘要 |
4.5 |
|
第4週 |
【人與人】 海內知己:贈別詩 |
|
|
1. 講授與討論 2. 文本閱讀 3. 確定分組名單以及抽籤期末團體報告之順序 |
4.5 |
|
第5週 (3/17) |
【論文寫作(一)】:摘要與評述 |
|
課程投影片講授 |
1. 講授與討論 2. 文獻閱讀與摘要 |
4.5 |
|
第6週 |
【人與自然】 推移與悲秋 |
|
|
1. 講授與討論 2. 文獻閱讀與摘要 |
4.5 |
|
第7週 (3/31) |
【論文寫作(二)】:如何論述與辯證 |
|
課程投影片講授 |
1. 講授與討論 2. 文獻閱讀與摘要 |
4.5 |
|
第8週 (4/7) |
【人與自然】 時間與春月 |
|
|
1. 講授與討論 2. 文本閱讀 |
4.5 |
|
第9週 (4/14) |
【人與自然】 時間與春月 |
|
|
1. 講授與討論 2. 文獻閱讀與摘要 |
4.5 |
|
第10週 (4/21) |
【人與自然】 縱情徜徉:山水詩 |
|
|
1. 講授與討論 2. 文獻閱讀與摘要 |
4.5 |
|
第11週 (4/28) |
【自我叩問】 投荒逐臣:謫遷詩 |
|
|
1. 講授與討論 2. 文獻閱讀與摘要 |
4.5 |
|
第12週 (5/5) |
【人與社會】 家國憂患:社會詩 |
|
|
1. 講授與討論 2. 文獻閱讀與摘要 |
4.5 |
|
第13週 (5/12) |
【人與天】 |
|
1. 陶淵明〈雜詩其一〉 2. 李白〈將進酒〉 3. 白居易〈勸行樂〉 |
1. 講授與討論 2. 文獻閱讀與摘要 |
4.5 |
|
第14週 (5/19) |
【團體報告(一)】 |
團體報告 | 各組報告PPT | 各組依次上臺報告,報告後開放同學提問回應,最後老師給予回饋與補充。 | 4.5 | |
第15週 (5/26) |
【團體報告(二)】 |
團體報告 |
各組報告PPT |
各組依次上臺報告,報告後開放同學提問回應,最後老師給予回饋與補充。 |
4.5 |
|
第16週 (6/2) |
期末考 |
期末測驗 |
|
|
|
|
第17週 (6/9) |
彈性課程 |
彈性學習課程 |
自主課後學習,準備期末報告 |
|
|
|
第18週 (6/16) |
彈性課程 |
彈性學習課程 |
自主課後學習,準備期末報告 與教師討論期末報告問題 |
|
|
*課程內容與進度依實際教學調整
*教師信箱:110151502@ncc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