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法律與正義

Course Name: Law and Justice

修別:群

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2.0

學分數

Credit(s)

4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現今習慣以正義譯介justice,應該源於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大翻譯運動。

 

正義乃是古漢語。唐朝孔穎達曾奉令主持編纂《五經正義》,詳疏考正《周易》、《尚書》、《毛詩》、《禮記》、《春秋》等經典辭句義理。因此,在古代中國,正義的意思,就是正確疏解經典所使用的文字意義乃至微言大義。現今法律系學生必備的民法、刑法教科書,若按照古代的講法,就可以稱為民法正義、刑法正義。1890-92年(明治23-25年),平松福三郎主編的《民法正義》(新法註釋會出版)共19卷,即是最好的例子。

 

在現代社會特別是法律系裡經常提到的正義,早已脫離古代詮解經義的用語脈絡。正義就是justice的通用譯語。然而西方人講的justice究竟是什麼?從西方文明起源的古希臘羅馬文化開始,歷經中世紀基督神學、近代啟蒙運動、資本主義崛起,乃至現代國家由主權國家、警察國家、法治國家、社會福利國家、生態風險國家等各種治理型態的更迭裡,究竟justice在觀念、知識、制度、事件、案例,甚至藝術與文學裡,又曾以哪些樣貌、型態出現?

 

相較於西方人,身處東方的台灣人,在我們自己過去到現在的文化傳承與歷史記憶裡,又有哪些觀念或制度可以呼應西方的justice?天理國法人情、公道、公正、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罪有應得報應不爽,這些朗朗上口的詞彙,又與現今一再現身的正義/justice,有哪些錯綜複雜、意趣交織的關係呢?

 

本課程為暑期2學分課程,講授12週。課程將從義大利中世紀畫家Ambrogio Lorenzetti1290-1348)著名作品〈善政寓言〉(The Allegory of Good Government)(1338)出發,依序討論:

 

1、西方正義觀念的起源、意義:古希臘的正義與亞里斯多德的正義

2、羅馬法的正義:正義的三項原則

3、民法正義:尊嚴、人格、財產

4、刑法正義:酷刑、應報、人道

5、國家治理與正義:警察國家、法治國家、社會福利國家

6、當代正義理論:G. Radbruch、J. Rawls、W. Brugger

7、轉型正義

8、抵抗權與公民不服從

9、天理國法人情與正義

10、正義感: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當代超人與武俠文藝影視創作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1.瞭解正義觀念、理論、制度、案例的遞變、轉折與文化變遷。

    2.掌握正義經典文獻。

    3.清楚正義與臺灣現行法律秩序的關連與應用。

    4.理解爭議案件的正義衝突與法律立場。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每週上課前與上課後,閱讀教師指定文獻。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80%

    講述 Lecture

    15%

    討論 Discussion

    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5%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學期結束前,繳交一份學習心得報告至少3頁,題目自定。撰寫內容應包括1. 教師講授心得、2.上課文獻閱讀心得。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第一次上課時分發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Yes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