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本課程採密集上課,每週上課兩次,每次三小時,共六週;前三週課程由劉定基老師講授,後三週課程由陳起行老師講授。
網際網路、資訊科技的發展對法學研究及既有法制產生了相當的衝擊,本課程從網路本質、新興資訊科技所引發的典範移轉談起,並進一步聚焦在以下議題:假訊息相關問題、新媒體平台的規範、AI與法律。
能力項目說明
本課程希望增進修課同學對於資訊科技發展對法學研究與法制衝擊的瞭解,並對於課程所討論的具體問題有初步認識(包括既有法規架構、爭議問題及可能的解決方向),以作為日後進一步探索的基礎。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本課程自7/1日起每週一、週四晚上上課,共計六週,暫訂上課進度如下:
第一週 (劉定基老師)
第一講:假訊息與社群網路的發展與變遷
第二講:假訊息的管制(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與其他法律)
第二週 (劉定基老師)
第三講:新興科技對個人資料保護法制的衝擊
第四講:AI與個人資料保護
第三週 (劉定基老師)
第五講:AI與憲法
第六講:資料治理法制
第四週 (陳起行老師)
第七講: 課程簡介:趨勢分析
課程簡介:趨勢分析
技術趨勢: 算法,大數據及生成式AI;由檢索到mining;資訊到知識
發展模式: 美國: personalized,企業與國家; 歐盟: governance
社會發展: digital à knowledge divide; 福利國 à 數據國?
法治發展: 知識取向 (演算法說明義務);人民參與及德行法理
規範多元: 法規,倫理,技術規制並重;社會自律-法形成
協同規制與治理:(大)數據環境: 立法,行政,司法,自律
第八講: AI(廣義:含大數據)與未來司法
第五週 (陳起行老師)
第九講 : AI與未來行政
第十講 :AI與未來立法
第六週 (陳起行老師)
第十一講: 生成式AI與未來法形成
第十二講:Data & Text Mining, and AI資料與文本挖掘與人工智慧 (講座)
陳起行老師講授部分:課程第四週上課時,可以攜帶USB下載參考資料。
劉定基老師講授部分:將依據課程進度,逐週提供參考文獻與討論提綱。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