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環境議題為近年來頗具重要性、亦具有爭議性的社會議題,而環境法是一個具有科際整合特性的跨領域法體系,不僅與科技運用息息相關,即使在法律領域本身,亦跨越國際法、公法、民法及刑法的範疇,而具有跨領域的性質。
本學期於碩專班開設的環境法專題研究課程,由三位老師由國際法、公法(憲法及行政法)及刑法等領域,介紹環境法制的重要議題。
一、許耀明老師(國際公法部分)
於上一世紀70年代,環境保護之概念逐漸在國際間成形,也陸續有越來越多的國際法制出現,而以1992年世界環境峰會為代表。1992會議提出永續發展之概念,延伸到2005年也提出對2030展望之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迄今國際環境保護已經成為跨國界的重要議題,諸如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與各種資源保護等等議題,均為法律人應備之基本知識。許耀明老師預計以四周時間,介紹國際環境法之形成與發展、相關重要國際公約、國際環境訴訟與國際環境法對我國之影響。
二、傅玲靜老師(公法部分)
於內國環境公法部分,介紹我國環境憲法及環境行政法的體系及架構,以與國際環境法的發展相呼應,並涵蓋環境權、環境法基本原則、環境影響評估法制之簡介、環境正當程序等內容。此外,為與後續「環境犯罪」的授課內容相呼應,更進一步將重點置於污染管制之環境行政責任部分,瞭解相關環境管制之法制及爭議。經由四周的課程,以使修課同學一方面對於國內環境法的體系及內涵有概括的認識,另一方面對於環境管制及環境治理的法制有較深入的理解。
三、李聖傑老師(刑法部分)
課程關於刑法的部分,將從「環境犯罪」概念作為說明的核心,逐步讓修課同學理解:(一)以刑法規範保護環境應有的立法態度,並在現有的犯罪類型上掌握;(二)環境法益的內涵以及環境犯罪之犯罪類型的特殊「罪質」意義;(三)具體從釋義學的觀點,解釋相關環境「載體」污染的犯罪要件詮釋。
能力項目說明
1、認識國際環境法及我國環境法的體系及架構。
2、瞭體環境公法及環境刑法中與環境責任有關之概念及理論。
3、透過對於實際案例及司法實務見解的觀察及分析,瞭解案件爭議,並運用所學法律的基礎及進階知識,認識環境法的理論及實務。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日期 |
主題 |
課程內容 |
授課教師 |
09/10 |
課程導論 |
課程內容介紹。 |
許耀明;傅玲靜;李聖傑 |
09/17 |
中秋節放假 |
|
|
09/24 |
國際環境法1 |
形成、發展與基本原則 |
許耀明 |
10/01 |
國際環境法2 |
重要國際環境公約 |
許耀明 |
10/08 |
國際環境法3 |
國際環境訴訟 |
許耀明 |
10/15 |
國際環境法4 |
國際環境法對我國之影響 |
許耀明(邀請台灣大學林春元老師演講) |
10/22 |
環境公法1 |
環境憲法;環境權 |
傅玲靜 |
10/29 |
環境公法2 |
環境法體系;基本原則 |
傅玲靜 |
11/05 |
環境公法3 |
環評法制;環境正當程序 |
傅玲靜 |
11/12 |
環境公法4 |
污染管制與環境行政責任 |
傅玲靜 |
11/19 |
專題演講 |
環境污染之行政管制及相關爭議 |
(待邀請) |
11/26 |
環境刑法1 |
環境犯罪的保護法益與立法設計 |
李聖傑 |
12/03 |
環境刑法2 |
適性犯的犯罪類型應用與檢視操作 |
李聖傑 |
12/10 |
環境刑法3 |
刑法第190-1條的釋義說明 |
李聖傑 |
12/17 |
環境刑法4 |
環境犯罪的個別規範解釋 |
李聖傑 |
12/24 |
專題演講 |
環境法益及環境犯罪 |
(待邀請) |
12/31 |
期末報告1 |
分組報告 |
|
01/07 |
期末報告2 |
分組報告 |
|
書名 Book Title | 作者 Author | 出版年 Publish Year | 出版者 Publisher | ISBN | 館藏來源* | 備註 Not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