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傳播與文化專題:後影像與後電影研究

Course Name: Special Topic of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 Post-image and Post-cinema studies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3.0

學分數

Credit(s)

15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本課程擬以專題的形式,探討不同的主題。本學期主題聚焦於數位時代的影像文化研究。

英國導演彼得・格林那威於2007年宣布電影已死,不過他同時注意到新的影像製作(當時他稱之為電子影像,也就是今日的數位影像。參見:Peter Greenaway says cinema is dead - Variety)使得「電影」這個古老媒體重生,電影的意涵變得更寬廣、更豐富。同時,電影成為廣泛定義的「影像」世界的一環,即使不是最重要,也是非常關鍵的一環。

數位科技帶領人們進入後影像時代。換個說法,影像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而且是非常關鍵的部分。影像無所不在。就電影而言,電影不論是留在電影院,或者離開電影院,電影仍然是電影!

本課程擬以相關影像文本為例證分析,從影像文化研究的觀點,探討今日不斷繁衍生產的各種影像,不論是在街頭的電視牆、大眾運輸系統上的影音播放設備、行動裝置與SNS上面播放的影片,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感知經驗、關於真實與事實的建構、以及媒介對於現實世界再現等議題,產生何種影響。

修課同學將研讀相關文獻,並且對各種影像文本(電影、影集、廣告、MV等),提出自己的研究分析。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根據本課程規劃,暫訂四個主題:後現代、後人類、後電影、後影像

    每個主題將有各自的閱讀文獻與影像作品。同學將分組導讀,並帶領討論。

    (以下文獻與影片作品,皆為暫列。)

    1. 後現代

    文獻:

    拉圖,《我們從未現代過》

    柏曼,《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現代性體驗》

    李歐塔,《後現代狀況》

    詹明信,《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

    影片:

    《一級玩家》

    《王牌冤家》

    《銀翼殺手》

    《恐怖份子》

     

    1. 後人類

    文獻:

    哈洛威,「賽伯格宣言」

    海爾斯,「後人類時代」

    影片:

    《人類滅亡報告書/Doomsday Book》2012 第二段〈天造之物〉

    《攻殼機動隊》

    《人造意識/機械姬》

     

    1. 後電影

    文獻:

    《盧米埃星系:未來電影的七個關鍵詞》

    POST-CINEMA: THEORIZING 21ST-CENTURY FILM(全文下載:(PDF) Post-Cinema: Theorizing 21st-Century Film (researchgate.net)

    影片:

    《人肉搜索》

    《原本只是以為手機掉了》(韓版)2023

     

    1. 後影像

    文獻:

    《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

    影片:

    《蜻蜓之眼》

    《AI人工智慧》

     

    期待同學修畢本課程之後,能夠對於數位時代影像文化之多元、豐富、複雜等各個面相,有所認識,並藉以反思個人的主體意識所產生的各種變化。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以下所列課程進度為暫列。至正式上課前,將隨時調整,並於第一堂上課時公布。

    週次

    日期

    課程主題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教學活動與作業

    1

    9/14

    課程說明

    另行指定

    介紹課程閱讀文獻與影片;老師導讀相關文獻

    2

    9/21

    後現代理論1

    另行指定

    學生分組導讀文獻與影片;繳交每週心得報告

    3

    9/28

    教師節放假

    4

    10/5

    後現代理論2

    另行指定

    學生分組導讀文獻與影片;繳交每週心得報告

    5

    10/12

    後現代理論3

    另行指定

    學生分組導讀文獻與影片;繳交每週心得報告

    6

    10/19

    後現代理論4

    另行指定

    學生分組導讀文獻與影片;繳交每週心得報告

    7

    10/26

    彈性課程:老師至韓國參加研討會

    8

    11/2

    後人類理論1

    另行指定

    學生分組導讀文獻與影片;繳交每週心得報告

    9

    11/9

    後人類理論 2

    另行指定

    學生分組導讀文獻與影片;繳交每週心得報告

    10

    11/16

    後人類理論 3

    另行指定

    學生分組導讀文獻與影片;繳交每週心得報告

    11

    11/23

    後電影理論 1

    另行指定

    學生分組導讀文獻與影片;繳交每週心得報告;提出期末報告主題與大綱

    12

    11/30

    後電影理論 2

    另行指定

    學生分組導讀文獻與影片;繳交每週心得報告

    13

    12/7

    後電影理論 3

    另行指定

    學生分組導讀文獻與影片;繳交每週心得報告

    14

    12/14

    後影像理論 1

    另行指定

    學生分組導讀文獻與影片;繳交每週心得報告;再次提出期末報告主題與大綱

    15

    12/21

    後影像理論 2

    另行指定

    學生分組導讀文獻與影片;繳交每週心得報告

    16

    12/28

    後影像理論 3

    另行指定

    學生分組導讀文獻與影片;繳交每週心得報告

    17

    1/4

    第一組期末報告

    18

    1/11

    第二組期末報告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30%

    講述 Lecture

    20%

    討論 Discussion

    3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2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導讀與討論 30%

    每週課後心得報告 30%

    期末報告 40%

    本課程有條件開放使用生成式AI工具於課堂文獻與影片導讀。

     

    關於生成式AI使用規範:

    •  本課程是跨領域、整合性課程,支持同學適當運用生成式AI工具完成作業與報告。
    • 凡是在討論區心得與期中、期末作業中借助ChatGPT (或其他生成式AI) 的地方,必須於文末揭露 (acknowledge),說明使用的工具、方式與範疇。
    • AI只是工具,使用AI工具的同學必須為自己完成的內容負責,包括正確性、觀點與倫理。
    • 使用ChatGPT產生的文字如涉及事實,請先假設其內容為錯,你要能證明內容的真確性才接受使用。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Yes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