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新經濟時代 (New Economy)係指從傳統製造工業為主的經濟型態,轉變成為以資訊化、全球化、科技化為主的經濟型態。在這樣的新挑戰和商事模式的衝擊下,公司治理對於組織設計是以組織發展的目標,建立組織良善運作的基礎結構,以永續發展的方向,不斷孕育出新經濟時代的領導者,繼續發揮對整體企業發展的影響與貢獻。
新經濟時代下之組織管理與公司治理課程之內容,是特別針對EMBA學員其所在之企業中,有關公司治理方面需求的董監事、公司治理主管、法遵與內部稽核人員等公司負責人與高階經理人所規劃的實務課程。當然也包括企業營運組織管理上,如何在有序的法律規範中堅定穩健地做出企業經營決策並防範未然。
本課程聚焦公司治理相關議題之講授與案例分析,同時也就新經濟時代下,企業所面臨的競爭挑戰的法律因應,更全面的公司治理規範下,企業應行規劃調整的訴求。建議有志於進一步強化職場所需專業知識的EMBA學員們,在其所屬公司中擔任董監事與公司高階經理人之際,在法律遵循之外,也一併與公司法、證券交易法、金融法、智財法等課程互相搭配修習。
能力項目說明
經由系統性的課程規劃,透過個案研討與國內外最新判決,以及實務專家實務運作分享,聚焦探討以下主題:
1. 公司治理人員之權責與定位
2018年金管會公布之新版公司治理藍圖,其中措施之一即導引上市(櫃)公司及金融業分階段設置公司治理人員,以期有效提升董事會效能。而在2020年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中,擴大強制設置公司治理主管及強化其職能,本課程中將會討論公司治理人員之設置、權責、定位以及可能面臨之相關法律問題等議題。同時,也深度分析專業經理人在現行新型態的公司治理體系中如何發揮功能助益公司更有效率的運作。
2. 國際與國內公司治理新趨勢
以2020年金管會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為主軸,討論「強化董事會職能,提升企業永續價值」、「提高資訊透明度,促進永續經營」、「強化利害關係人溝通,營造良好互動管道」、「接軌國際規範,引導盡職治理」及「深化公司永續治理文化,提供多元化商品」等議題。讓企業經理人如何面對新型態的公司治理訴求以及其潮流,讓更多的企業經營更全面地關注新企業組織的社會責任與多面向的社會關懷。
3. 董監事與公司經理人法律責任解析
透過個案判決研析,討論董事(包括獨立董事)、監察人及相關經理人在決策時之具體行為標準,探討降低法律風險可能之措施,並兼論我國董監事責任保險之運作狀況及相關法律議題。
4. 董事會與功能性委員會之運作
審計委員會、薪酬委員會、提名委員會等功能性委員會之運作,是新經濟時代下企業經營的功能性組織,並扮演不同的角色,本課程將透過個案分析以及其所衍生的相關法律議題,做出一個評價,以利企業經營應行注意的面向,並調和公司治理的有效運作。
5. 董事會績效評估與公司治理之資訊揭露
資訊揭露為公司治理重要之基石,亦為有效評估董事會經營績效的參酌,不僅要以財務表現為基礎,如果合適的話,還要以非財務表現為基礎(例如遵循法律規範和內部規則、達成風險管理目標、充分即時的跟進內部審計建議以及遵守市場行為標準和公平對待客戶)。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
本課程雖以參與討論之案例教學為主,但仍希望透過討論與省思,建構學員的知識基礎。為達此目的,本課程之評量標準如下:
1.本課程將一次性地提供授課教材。在課程進行中所需涉及之相關公司治理法規、案例以及補充參考資料,授課教師將在上課前二週提供具體法規以及參考文獻,授課中從網路上呈現或以電子檔方式傳送。 2.本課程主要以公司治理環境發展的案例背景和實務運作為主軸,並兼及公司法與證券交易法制一併的討論與分析,公司治理系列主題採演說式進行,修課同學不需對於公司治理法制理論體系有基本概念,但要有興趣。課程進行中,隨時歡迎議題的插入與互動。 3.本課程之授課,全程以power point進行,修課同學可在授課前先取得所有授課power point內容大綱與參考文獻資料。 4.相關國內公司治理發展背景以及實務運作變遷的內容,將在課程中穿插介紹,並適度以實際案例、文物、證件、檔案、網站內容與個別事件進行輔助性說明與介紹。授課期間國內具體發生的具體公司治理事件或案例,都將作為及時性的討論題材,以使修課同學能敏銳地掌握動態事件的分析能力。 5.由於公司治理環境體系龐雜,涉及不同產業類別以及商事模式的具體實務的問題更為廣泛,可茲深度討論之議題者眾,表列授課內容可能無法完全涵蓋,茲先敘明。 6.上課進度欄目中所列之參考文獻,係為進一步閱讀的輔助性資料,以期協助修課同學預先全面理解。 7.授課進行中,酌有必要亦將延請實務專家或學者在課程中做經驗分享。 8.積極參與、力求貢獻 本課程乃是以參與式的個案教學為主要授課方式。學員的積極參與是教學成效達成的重要關鍵。故除要求學員務必能準時出席外,也希望能由傳統「旁觀者」角色,轉為「參與者」角色。這種轉換對學員而言,必須培養積極「耹聽」與「表達」技巧,並能從互動中「歸納」管理的思維。課程中亦希望學員能力求貢獻。課程討論中不在乎「對與錯」,而是希望透過意見的交換,增進我們對此一議題的了解。 為了達成上述的目的,學員事前準備與小組討論是不可獲缺的。這門課的學習過程絕對不僅是在上課中,而是包含對每份個案的事前仔細閱讀與小組討論。 9.個案報告與小組討論(Case Write-ups) 前小組討論是學員能從個案教學中有所收獲重要來源之一,故希望上課成員能於課前熟讀個案,並以5~7人為一組,確實進行小組討論。 本課程乃是討論為主,故上課時全程禁用電腦,若有筆記需求,請用紙筆作業。此外,為避免討論失焦,於上課期間,學員的講話對象為全班,切勿私下談話,影響課程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