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為美國研發佈建的人造衛星定位系統,屬於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之一。而且,GNSS又屬於空間資訊科技的一部分。空間資訊科技乃一結合尖端測量技術與資訊科技的學門,內容涵蓋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地理資訊系統、衛星遙感探測、空間資訊分析等。近年來由於資訊與衛星定位、航測、遙測科技快速發展,使得空間資訊技術的應用更為普及,舉凡自然資源經營管理、災害監測、土地使用變遷監測、交通運輸規劃、區域發展研究、生態環境變遷監測、土地使用管理、社會經濟研究等,在國內外皆有許多成功的應用實例。
自從GPS技術的出現,已造成傳統測量技術的巨大衝擊,同時影響到每個人的生活起居(例如,手機導航、定位,疫調足跡資訊等)。GPS的導航、定位精度可能從公分級到數十公尺(甚或數百公尺等);導航、定位方法,可以是單機(如手機定位)、或是多機模式(如控制測量等)。此外,發射GPS訊號的人造衛星距離地球表面大約二萬多公里,其訊號到達GPS接收機前,可能有那些誤差源?如何處理這些誤差?如何實施定位?等等問題?因此,學習本課程之後,同學將可了解上述問題的解決之道,進而,有助於進一步整合其他空間資訊,用於解決可能面臨的問題。
能力項目說明
本課程將介紹全球定位系統(GPS)與其他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的導航、定位原理,例如GPS系統的組成部分、GPS廣播訊號的種類、誤差來源與種類、誤差消除方法、絕對定位與相對定位等;並說明GPS、GNSS之應用領域與實例,讓修課同學從了解GPS技術,並進一步思考運用該技術的可能性。
本課程將於授課完成所有講授之單元後,舉行期末報告,以評估修課學生學習成效。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預定進度如下,但會視實際情況調整課程內容與進度。
第一單元 GPS定位基本原理(第1、2、3週)
林老生老師授課 / 課程講授(60%)、案例介紹(20%)、討論(20%) / 學生課後投入時間 3 hrs/week
第二單元 GPS衛星訊號和導航訊息(第4、5、6、7週)
林老生老師授課 / 課程講授(60%)、案例介紹(30%)、討論(10%)/ 學生課後投入時間 3 hrs/week
第三單元 GPS定位誤差來源及處理模式(第8、9、10、11週)
林老生老師授課 / 課程講授(60%)、案例介紹(20%)、討論(20%) / 學生課後投入時間 4 hrs/week
第四單元 GPS測量資料蒐集與執行(第12、13、14週)
林老生老師授課 / 課程講授(60%)、案例介紹(30%)、討論(10%) / 學生課後投入時間 3 hrs/week
第五單元 GPS在各領域之應用(第15、16週)
林老生老師授課 / 課程講授(50%)、案例介紹(30%)、討論(10%)、軟體操作示範(10%) / 學生課後投入時間 3 hrs/week
1、各單元講授完畢後,將有作業或報告。
2、期中、期末請提出報告各乙篇。
3、學期總成績包含3部分,平時成績40%、期中報告30%與期末報告30%。
1. 高書屏(2012):衛星定位測量概論。
2. 李征航,黃勁松(2005):GPS測量與數據處理,武 漢大學出版社。
3. 魏二虎,黃勁松 GPS (2004):GPS測量操作與數據處理 測量操作與數據處理, 武漢大學出版社。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