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農地利用規劃與農村發展專題研究

Course Name: Seminar on Farmland Use Planning and Rural Development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3.0

學分數

Credit(s)

2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近年全球氣候變遷劇烈,農業生產環境遭到破壞,造成糧食短缺、糧價高漲之危機,舉世莫不重視糧食安全的問題。歐美國家亦體認農業不僅是生產糧食的經濟產業,也具有環境、社會方面的多重功能,乃透過農地利用規劃與農村發展等策略,以力求實踐永續發展。我國亦於2016年初頒布國土計畫法,揭示農業發展地區為重要的國土功能分區之一,以確保糧食安全為原則,積極保護重要農業生產環境及基礎設施,並應避免零星發展,以強化國土資源保育及利用管理。本課程的重點,在於藉由相關理論與相關文獻閱讀、國內外案例探討,以明晰農地利用規劃和農村發展宜循之原則與執行策略。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一、本課程的教學目標為:

         本課程旨在解說農地利用規劃與農村發展理論基礎,探究農地利用與農村發展政策、法律規範,並列舉相關實例,以便探討理論、法規對實際執行時可能產生之影響、衍生之問題,希冀明瞭理論與實際之間的差距為何、原因所在,試擬解決策略,並加強訓練學生問題分析與規劃政策研訂之能力。希冀透過網路平台、通訊軟體,以達成更有效率的資訊傳遞、以利修課同學互相切磋討論。另外,由於是研究所的課程,希望師生互動式的教學方式能夠激發出更多的思考,而非單向由教師傳遞訊息。

    二、本課程希能達成的學習成效為:

    1. 藉由討論過程提升論證思辯與表達能力,強化對課程的掌握度,並增加同儕間相互學習的效果。
    2. 教師定期與學生進行課程內容與談,尊重同學對於課程安排的意見,提升課程參與的認同感。
    3. 課前預習與課後複習的重要性,培養文獻蒐集與匯整的能力,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4. 以古今中外的實務案例引述於課程當中,兼採實務論證與理論分析的能力,提升學生專業能力與地政學術國際化。
    5. 藉由班上同學對彼此報告論文的互評及教師所給予意見,以提升論文寫作的品質,期能於研討會或期刊獲得發表機會。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週次

     

    Week

    課程主題

     

    Topic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Content and Reading Assignment

    教學活動與作業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Homework

    學習投入時間 Student workload expectation

    課堂講授 In-class Hours

    課程前後

    Outside- of-class Hours

    1

    第一章

    農地利用規劃與農村發展的內涵

    課程綱要之說明

    1. 課程分組之說明

    2.本學期問題導向式學習(PBL)進行之說明

    3.校外教學之討論-因應疫情調整

    3

    3

    2.

    第二章

    台灣農地利用規劃與農村發展之概要

    • 台灣農地利用概況
    • 台灣農地政策之演變
    • 台灣的農地利用問題
    • 台灣現階段農地利用規劃之政策和促進農村發展做法

    課堂討論:

    • 台灣農地政策因應客觀環境改變而調整,到底發揮多少作用?有什麼效果?
    • 國土計畫法頒布後,對於農地規劃利用和管制能啟動指導與執行效果?

    3

    3

    3

    第三章

    台灣有機農業發展之政策和措施-談談幾個案例

     

    • 農業多功能性的意涵
    • 藉集體行動落實有機農業多功能性
    • 現階段台灣有機農業發展-幾個案例
    • 台灣有機農業促進之政策和做法

    課堂討論:

    • 台灣有機農業的發展有何效益?民間發揮什麼力量? 政府又發揮什麼力量?
    • 台灣當前有機農業發展的瓶頸是什麼?有什麼效果?
    • 有機農業促進法預期可以產生怎樣的效果?

    3

    3

    4

    第四章

    農業多功能性與鄉村發展相關理論

    閱讀文獻:

    有機農業多功能性之研究-以新竹縣尖石鄉石磊部落為例(顏愛靜* 孫稚堤** 陳亭伊***)

    1.前 言

    2.有機農業與農業多功能性之探究途徑

    3.由「慣行」到「有機」-石磊部落農業經營的轉變

    4.石磊部落有機農業多功能性之評估分析

    5. 結論與建議

    課堂討論:

    • 有機農業能夠發揮怎樣的多功能性?
    • 如何以質化觀點評估有機農業多功能性?有何限制?

    3

    3

    閱讀文獻

    一、農業多功能性之經濟分析

    二、有機農業多功能性之探究:以宜蘭縣三星鄉行健村為例(顏愛靜、陳胤安、吳宜庭)

    1. 前言

    2.有機農業實現農業多功能性之理論探究

    3. 行健村實施有機農業之多功能性

    4.行健村有機農業多功能性之檢視

    5.行健村有機農業多功能性實踐之結語與策略建議

    課堂討論:

    1.宜蘭縣三星鄉行健村發展有機農業具有什麼多功能內涵? 不足之處為何?

    2.有何其他案例亦能展現多功能農業?

    3

    3

    5

    第五章

    農村再生還是地方創生?

    台灣農村再生案例探討花蓮光復鄉南富社區、

    台中霧峰舊正社區

    宜蘭三星鄉行健村

    • 台灣的農村再生是什麼?
    • 日本的地方創生又是什麼?
    • 台灣的農村再生能向日本的地方創生取經嗎? 為什麼?

     

    3

     

    3

    6

    第六章

    鄉村經濟的創新與現代化~一

    Rethinking the links between farm modernisation, rural development and resilience

    Hilde Bjørkhaug, Karlheinz Knickel Pages 194-196

    Between aspirations and reality: Making farming, food systems and rural areas more resilient, sustainable and equitable

    K. Knickel, M. Redman, I. Darnhofer, A. Ashkenazy, ... E. Rogge Pages 197-210

    • 什麼是鄉村經濟現代化?
    • 重新思考農業現代化,農村發展和韌性之間的聯繫
    • 如何使農業,糧食系統和農村地區更具韌性,可持續和公平?

     

    3

    請同學分組重點報告

    3

    7

    第六章

    鄉村經濟的創新與現代化~二

    Operationalising resilience in farms and rural regions – Findings from fourteen case studies

    Amit Ashkenazy, Tzruya Calvão Chebach, Karlheinz Knickel, Sarah Peter, ... Rivka Offenbach Pages 211-221

    • 如何實現農場和農村地區的韌性?
    • 從這14案例,我們得到什麼啟發??

     

    3

    請同學分組重點報告

    3

    8

    第六章

    鄉村經濟的創新與現代化~三

    Specialisation and economies of scale or diversification and economies of scope? Assessing different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athways

    Kees de Roest, Paolo Ferrari, Karlheinz Knickel pp 222-231

    • 專業化和規模經濟或多樣化和範圍經濟為何?
    • 評估不同的農業發展途徑為何?

    3

    請同學分組重點報告

    3

    9

    第六章

    鄉村經濟的創新與現代化~四

    Local and farmers' knowledge matters! How integrating informal and formal knowledge enhances sustainable and resilient agriculture

    Sandra Šūmane, Ilona Kunda, Karlheinz Knickel, Agnes Strauss, ... Amit Ashkenazy

    Pages 232-241

    • 當地和農民的知識為什麼很重要?
    • 如何將非正規和正規知識結合起來,以增強韌性農業?

    3

    請同學分組重點報告

    3

    10

    第六章

    鄉村經濟的創新與現代化~五

    Rethinking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agricultural change and rural prosperity: A discussion of insights derived from case studies in seven countries

    Maria Rivera, Karlheinz Knickel, Ignacio de los Rios, Amit Ashkenazy, ... Sandra Šūmane

    Pages 242-251

    學期報告怎麼寫?

    • 重新思考農業變革與農村繁榮之間的聯繫為何?
    • 討論7個國家的案例研究得出的見解是什麼?

    3

    請同學分組重點報告

    3

    11

    第六章

    鄉村經濟的創新與現代化~六

    The role of multi-actor governance in aligning farm modernization and sustainable rural development

    Marlinde E. Koopmans, Elke Rogge, Evy Mettepenningen, Karlheinz Knickel, Sandra Šūmane

    Pages 252-262

    • 多重行動者治理為何?
    • 他們在協調農業現代化和可持續農村發展中的作用為何?
    • 這些工具對台灣有何借鏡之處?

     

    3

    請同學分組重點報告

    3

    12

    第七章

    永續農村旅遊與土地使用

    Rural tourism and Albergo Diffuso- A case study for sustainable land-use

    • 何謂鄉村旅遊?
    • 永續社區創業土地使用又是什麼意義?
    • 這個例子對台灣永續旅遊的發展有何啟示?

    3

    請同學分組重點報告

    3

    13

    第八章

    社會資本與農村創新

    Navigating shades of social capital and trust to leverage opportunities for rural innovation

    • 社會資本與農村創新有何關聯?
    • 社會資本和信任如何限制和促進創新?
    • 這些概念對台灣鄉村創新有何啟示?

    3

    請同學分組重點報告

    3

    14

    第九章

    社會資本與鄉村發展

    The Role of Social Capital in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Lessons Learnt from Case Studies in Seven Countries

    • 社會資本對農業和農村發展有何重要性?
    • 社會資本的信任、合作、社區意識、文化和傳統四個層面,如何對農業和農村發展中產生關鍵作用?
    • 這些概念在臺灣的適用性為何?如何調整?

    3

    請同學分組重點報告

    3

    15

    第十章

    社區帶動社會創新與農村發展

    Community-driven social innovation and quadruple helix coordination in rural development. Case study on LEADER group Aktion Österbotten

    • 社區帶動社會創新與農村發展有何關聯性?
    • 基於社區的四螺旋行為者如何貢獻於社會創新網路的形成?
    • 此由社區驅動農村發展模式,在臺灣有否實現的可能?如何調整?

    3

    請同學分組重點報告

    3

    16

    第十一章

    藉農村地區土地重劃以因應氣候變遷

    Integration of water management and land consolidation in rural areas to adapt to climate change: Experiences from Poland and the Netherlands

    • 農村地區的土地重劃只是因應居住需求?
    • 土地重劃和水資源管理的整合如何因應氣候變遷?
    • 臺灣的農村地區土地重劃制度有何改善的空間?

     

     

    17

    第十二章

    規劃農村發展策略的研擬

    Stakeholder participation in planning rur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Using backcasting to support Local Action Groups in complying with CLLD requirements

    • 利益相關者如何參與規劃農村發展策略的研擬?
    • 這些工具對台灣有何借鏡之處?

     

    3

    請同學分組重點報告

    3

    18

    6/27

     

    期末檢討

    期末報告評述與建議

    共同討論、互評

    3

    3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20%

    講述 Lecture

    40%

    討論 Discussion

    15%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15%

    數位學習 E-learning

    10%

    其他: Others: 遴選農村值得參訪的案例,以明晰探究的主題,將視疫情狀況而調整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課程應注意重要事項為:

    1. 學生應於課前預習、課後複習、找資料,在課堂上參與討論,或於Moodle平台上互相討論或提問。於教師講授後,完成指定之作業與報告,以呈現期中、期末研讀成果。原則上每篇字數約在5000~10000左右,但得依實際情形調整之。

    2. 學生應參加校外參訪活動,於參訪結束後,撰寫團體報告,並分組上台發表所選議題,分享學習內容與心得。報告結束後,將書面報告和簡報檔上傳Moodle討論區。

    3. 評分標準:期中表現(作業繳交、討論、報告、出勤狀況):50%,參與討論表現(課堂討論參與程度、遠距教學平台使用情形):50%,但亦得視狀況微調之。

    4. 有關期中、期末報告之具體評量項目與給分標準如下表所示:

    項目

    題目設定與執行方案之規劃 30%

    文獻與數據佐證30%

    結果討論

    20%

    簡報呈現

    20%

    優 A

    10~9

    議題設定能引起迴響

    題目與報告內容契合

    行動方案具體可行

    提出具體數據

    提出相關支持論述

    佐證文獻引用具體

    佐證案例說明得宜

    資料蒐集完整.分析精確.討論深入層次分明.

    文字圖表顯示精準明確

    大小配置佳

    呈現效果佳

    佳 B

    8~7

    議題設定有趣

    行動方案規劃得宜

    提出具體數據

    提出相關支持論述

    佐證文獻引用具體

    資料蒐集與分析尚可.討論大致都有提到

    文字圖表顯示正常.大小配置適中.呈現效果尚可

    普通C

    6~5

    議題設定引不起興趣

    行動方案規劃不夠完整

    提出具體數據

    提出相關支持論述

    佐證文獻引用具體

    資料蒐集缺漏.分析稍有錯誤.討論深度不足

    文字圖表大小顯示效果差.呈現效果普通

    待改進D

    4~3

    議題設定無趣行動方案規劃不可行

    沒有提出具體數據

    相關支持論述

    有佐證文獻引用具體

    沒有案例說明得宜

    資料蒐集缺漏分析錯誤.幾乎沒有延伸討論

    文意不明

    圖表沒重點大小配置差

    造成反效果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Land use Policy, 臺灣土地研究、地理學報等重要期刊論文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743016718301608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Yes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