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全球化與經濟整合

Course Name: Globalization and Economic Integration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2.0

學分數

Credit(s)

2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1980年代開始,全球化成為最受到注目的發展趨勢,也是一個時代的潮流。在全球化的大屋頂之下,全球主要的經濟部門快速的融合,連帶的經濟整合的進程也為之挺進,歐洲聯盟快速的擴張,拉美國家持續推動(例如,南方共同市場、太平洋聯盟),而東亞國家在建立經濟共同體上也大步向前邁進(例如,RCEPCPTPP)。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大陸所主導的RCEP已經在本年六月全面生效,且在七月中旬正式申請加入CPTPP,這使得東亞經濟整合未來的發展更具動態性,有許多可能的變化。這個發展趨勢不但影響到國家本身的發展,更在全球層次上衝擊到國際秩序的權力分配。

因之,本課程的設計一方面瞭解全球主義和全球化的意義、經濟整合的相關理論,另外一方面探討各區域整合進行的狀況,特別是比較西半球拉丁美洲國家及東亞國家在理論和實踐上的異同。值得注意的是俄烏戰爭開始之後,有學者提及有「去全球化」的現象出現,我們也要探究這一現象,以及可能對經濟整合產生的影響。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基於從1980年代到目前國際政治經濟情勢的快速變遷,本課程的目標使同學從理論上和實務上充分掌握此一轉換的流程趨勢及其內涵。透過自我學習、同儕思辮、以及老師的點評,期望同學能夠充分理解,並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來分析並理解當前國際社會的頻繁互動、激烈競爭和無休止的爭霸。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週次

    進度

    閱讀資料

    1

    全球化的思辯及去全球化之衝擊(老師講授)

    沈宗瑞等譯,全球化大轉變,緒論。

    蔡東杰,第二章。

    Keohane & Nye, “Power, Interdependence, and Globalism,” Krugman, Paul, “ Will Putin Kill the Global Economy?” New York Times, March 31, 2022, opinion.

    2

    全球化與全球治理

    Ngaire Woods, “Global Governance and the Role of Institutions.”

    Anthony McGrew, “Liberal Internationalism”; Mark F. Imber, “Functionalism.”

    Robert Gilpin, “A Realist Perspective on International Governance”; Alex Callinicos, “Marxism and Global Governance.”

    江啟臣,第六、十章。

    3

    全球化下之國家角色(一)

    Gilpin,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Ch. 12

    龐建國,第七章。

    4

    全球化下之國家角色(二)

    Gilpin,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Ch. 14

    5

    經濟整合理論(一)

    Gilpin,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Ch. 13

    宋興洲,第二章。

    Marquez-Ramos, Laura, Luis Marcelo Florensa, and Maria Luisa Recalde, “Understanding the Determinants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Latin America,” Journal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Sept. 2017) 558-585.

    6

    經濟整合理論(二)

    Gilpin,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Ch. 13

    Dougherty, James E. & Robert L. Pfaltzgraff, Jr. ,Ch, 10.

    宋興洲,第三章。

    7

    專題演講

    繳交期末報告之題目及構想

    8

    東亞經濟整合之歷史源頭

    Lincoln, East Asian Economic Regionalism, Ch. 6, Ch. 7

    蔡東杰,第三、四、五章。

    9

    東亞經濟整合與政治經濟發展

    Lincoln, East Asian Economic Regionalism, Ch. 8, Ch. 9

    蔡東杰,第六、七章。

    10

    東亞經濟整合現狀

    蔡怡竑,第三章。

    Peng, Dajin. “Invisible Linkages: A Regional Perspective of East Asian Political Economy.”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46 (2004): 423-447.

    11

    東亞區域主義前景

    宋興洲,第四、五、六章。

    12

    霸權競爭與區域經濟整合

    Campbell, Ch. 1, 6, Conclusion

    戴萬平,「中國與東協國家的雙邊外交關係」。當代中國的東亞外交策略與關係

    蔡怡竑,第四、五章。

    13

    拉丁美洲經濟發展與整合

    鄧中堅「論拉丁美洲經濟發展」,拉丁美洲研究

    14

    拉丁美洲經濟整合的歷史途徑

    宮國威,「經濟整合研究:以南錐共同市場為例」,拉丁美洲研究

    Gardini, 第四章及結論。

    15

    拉丁美洲經濟整合之現狀

    蔡東杰,「經濟整合研究:以北美自由貿易區為例」,拉丁美洲研究

    16

    拉丁美洲經濟整合前景

    Lia Valls Pereira, “Toward the Common Market of the South,”

    Gomez-Mera,,第二、八章。

    鄧中堅,「轉向東方:拉丁美洲整合之新方向」,歐亞研究

    17

    期末報告初稿準備

     

    18

    期末報告初稿討論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15%

    講述 Lecture

    30%

    討論 Discussion

    45%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1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評分方式:

    (一)小組報告:百分之四十(包括摘要、評述及討論問題);

    (二)期末報告:百分之五十:第八週提出題目和構想,並學期結束後一週內繳交期末報告;

    (三) 參與討論:百分之十。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Campbell, Kurt M. The Pivot: The Future of American Statecraft in Asia. New York: Twelve, 2016. (綜合圖327.73051 C188

    Dougherty, James E. & Robert L. Pfaltzgraff, Jr. Contending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 J. B. Lippincott, 1971. 閻學通等譯。爭論中的國際關係理論,第五版。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4年。(綜合圖578.1 8536

    Held, David et al. Global Transformations.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沈宗瑞等譯。全球化大轉變。台北:韋伯文化,民89年。(綜合圖578.1 8335-2

    Held, David and Anthony McGrew (Eds.). Governing Globalization: Power, Authority, and Global Governance. London: Polity, 2002. 林祐聖譯。治理全球化:權力,權威與全球治理。台北:韋伯,民94年。 (綜合圖578.1 8335a

    Gilpin, Robert.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1. 羅伯特吉爾平(Robert Gilpin)。楊宇光等譯。球政治經濟學(Global Political Economy。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綜合圖552.1 8435-1 2003

    Keohane, Robert. Power and Governance in a Partially Globalized World. New York: Routledge, 2002. 羅伯特基歐漢(Robert O. Keohane)及約瑟夫奈(Joseph S. Nye, Jr.)原著。門洪華譯。權力與相互依賴(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第四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綜合圖578.1 8476-1 2012

    Lincoln, Edward J.. East Asian Economic Regionalism.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e Press, 2004. (達賢圖337.15 L736)

    Roett, Riordan (Ed.) MERCOSUR: Regional Integration, World Markets. Boulder, CO: Lynne Rienner, 1999. (達賢圖337.18 R629)

    Gomez-Mera, Laura. Power and Regionalism in Latin America: The Politics of MERCOSUR. Notre Dame, IN: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2013. 

     

    向駿主編。拉丁美洲研究。台北:五南文化,民90年。(總圖754.07 8465

    向駿、陳敬忠主編。橫議拉丁美洲研究。台北:政大出版社,民110年。(綜合圖578.54 867-1

    江啟臣。國際組織與全球治理概論。台北:五南,民98年。(綜合圖578.12 8365

    宋興洲。動態的東亞經濟合作:理論性爭辯與實踐。台北:鼎茂,民94年。(綜合圖552.3 8644:1

    蔡東杰。東亞區域發展的政治經濟學。台北:五南,民96年。(綜合圖578.193 8473:1-2

    蔡怡竑。十字路口上的東亞區域整合。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20年。

    龐建國。國家發展理論-兼論台灣發展經驗。台北:巨流圖書,民82年。(綜合圖571.01 8375

    宋鎮照等著。當代中國的東亞外交策略與關係。台北:五南,2011年。(綜合圖574.18 8654

    鄧中堅,「轉向東方:拉丁美洲整合之新方向」,歐亞研究,第四期(20187月):頁11-19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