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Required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本課程目的是在於使同學深入瞭解傳統國際關係理論的主要概念、意義、理論與假設。國際關係主要兩大理論是現實主義和自由主義,但隨著時間的演進,這兩個理論也發生了一些變化,這是我們關切的主題之一,我們也同時會探究長期以來這兩個理論的爭辯。此外,我們會討論被認為是國際關係第三大理論的建構主義以及其對國際關係研究的影響。最後我們將注意力轉向英國學派、女性主義、後現代主義等非主流理論,藉此我們可以反思國際關係理論中主流理論的立論。
能力項目說明
理論的學習可以使同學有更高的視野來瞭解世界政經狀況、各國在國際社會的互動方向、世界各國如何互相看待、及面臨的挑戰。
本課程期望同學能掌握理論的主要概念、命題、假設,並能夠運用理論來分析國際情勢和重大的國際事件。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週次 Week |
日期 Date |
課程主題 Topic |
指定閱讀 Required Readings |
1 |
9/14 |
簡介、報告分配 國際關係學科的起源與發展 |
|
2 |
9/21 |
權力、現代主權國家、國家利益與外交 |
|
3 |
9/28 |
教師節學校停課 |
|
4 |
10/5 |
古典現實主義與權力平衡 |
|
5 |
10/12 |
結構現實主義與攻守平衡 |
|
6 |
10/19 |
攻勢現實主義與階層體系 |
|
7 |
10/26 |
新古典現實主義 |
|
8 |
11/2 |
權力轉移理論與理性主義 |
|
9 |
11/9 |
古典自由主義與新自由主義 |
· 曾國祥,「古典自由主義:政治思想與國際關係的對話」,國際關係理論,頁87-110。 · 徐斯勤,「新自由主義與新自由制度主義」,國際關係理論,頁111-138。 |
10 |
11/16 |
新自由制度主義與軟實力 |
· 宋學文,「新自由制度主義之過去、現在與未來」,國際關係理論,頁139-172。 · 徐筱琦,2019,「台灣軟實力建構策略發展之分析 (2008~ 2018)」,東亞研究,第50卷第2期,頁81-116。 |
11 |
11/23 |
馬克思主義與 批判理論 |
· 洪鎌德,「馬克思主義與國際關係的理論:歷史的回顧與當前的論述」,國際關係理論,頁289-310。 · 洪鎌德,2010,「國際關係學說中的批判理論」,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6卷第3 期,頁1-30。 |
12 |
11/30 |
英國學派與 女性主義 |
· 姜家雄,「英國學派」,國際關係理論,頁311-330。 · 黃競涓,「女性主義/國關理論:若即若離抑或各行其道?」,國際關係理論,頁235-258。 |
13 |
12/7 |
建構主義 |
· 袁易,「社會建構論」,國際關係理論,頁359-388。 · 莫大華,2003,「理性主義與建構主義的辯論:國際關係理論的另一次大辯論?」,政治科學論叢,第29期,頁113-138。 |
14 |
12/14 |
國際關係 後現代主義 |
· 許衍華,2012,「國際關係研究的詮釋學-狄爾泰評介」,國際關係學報,第33期,頁163-200。 · 林宗達,2021,「後現代主義的國際關係論」,空軍學術雙月刊,第682期,頁91-113。 |
15 |
12/21 |
期末總結 國際關係理論應如何應用 |
· Lake, David A. 2011. “Why ‘Isms’ Are Evil: Theory, Epistemology, and Academic Sects as Impediments to Understanding and Progres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55 (2): 465–80. · Walt, Stephen 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ory And Polic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 8 (2005): 23–48 · Reiter, Dan. 2015. “Should We Leave Behind the Subfield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 18 (1): 481–99. |
16 |
12/28 |
期末考 |
形式待定 |
17 |
1/4 |
自主學習 外交政策分析 |
黃奎博。「外交與決策分析」,收錄於張亞中、左正東編輯,國際關係總論。第六章。 林碧炤。「外交政策理論與制定過程之分析」,收錄於包宗和主編,國際關係理論,第十七章。 |
18 |
1/11 |
自主學習 國際秩序與大國競爭 |
Joseph S. Nye and David A. Welch. 2019. “未來的世界是什麼樣的?”,哈佛最熱門的國際關係課. 商業周刊。第十章。 陳欣之。2024。“解析霸權應對崛起強權策略—美中兩強在關鍵新興科技之權力競爭的理論啟示.” 問題與研究 |
討論參與(10%) : 包含上課參與討論以及提問
二、書面摘要(30%): 每位學生必須選擇一週撰寫該週文獻的摘要,須包含當週所有文獻,以中文撰寫,勿使用列點,摘要上限3,000字。每份文獻的摘要最後須提出一個可供討論的問題。
三、口頭報告(20%): 撰寫摘要的同學,當週須上台報告,分享文獻內容,並與其他同學討論。
四、期末考試(40%): 形式待定
NA
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