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董國猷:本課程有關國際體系的了解, 著重在基礎理論的建構與運用. 探討地緣政治,文明衝突, 現實主義, 新自由主義, 與民族主義在當代國際關係的解釋與討論。
李喜明:本課程將深入探討美中地緣戰略競爭及其對區域內中小國家的影響,並分析這些國家如何應對這一競爭格局。課程內容涵蓋美中競爭對日本、菲律賓、韓國、新加坡、越南、澳洲及東協的影響,這些國家如何調整其外交與安全策略,以應對美中兩國的競爭壓力。課程的下一部分將探討美國在台海問題上的戰略,包括對中戰略的失敗、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理念、全方位的圍堵策略以及舊金山拜習會的相關議題,並分析其對台海局勢的影響。我們還將詳細分析中國的劇本及統一台灣的路徑,從百年國恥的驅動力、利益誘惑、灰色侵犯、以戰逼和及源頭解決等多角度探討中國的戰略意圖和行動計劃。隨後,課程將關注台灣的劇本,探討台灣在維持現狀、建立關係和信任以及打造堅韌社會方面的策略,並審視台灣在面對複雜國際局勢時的應對之道。此外,我們將探討台灣的防衛戰略,包括戰略的定義、台灣是否擁有整體戰略、台灣的戰略環境,以及國軍與共軍戰略思維的比較。最後,我們將探討止戰的關鍵,深入研究如何避免戰爭與嚇阻戰爭,通過整體防衛構想、具體審視建軍與備戰以及國防創新來實現和平與安全。
冷則剛:本部分課程共計六週,分別以後全球化的國際體系、兩岸關係發展模式、兩岸科技發展動力、美國與兩岸、文化與兩岸關係,以及國際戰略新疆界為主題。
能力項目說明
董國猷:學生修畢此課程有關國際體系的部分, 將可藉所知理論, 進一步解析有關國際現勢,台海情勢,美中博弈,區域安全等議題, 建構獨立思考與判斷之能力。
李喜明:課程目標是理解美中地緣戰略競爭及其對區域影響,探討中小國家的應對策略,分析美國在台海問題上的戰略,解讀中國統一台灣的計劃,評估台灣的防衛戰略,並探尋避免戰爭的關鍵。
課程成效包括增強對國際戰略的理解,提升分析及批判思維,強化戰略制定能力,促進跨國合作意識,提高政策評估技能,並提升專業素養和職業準備。
冷則剛:目標為學習當前兩岸關係與國際連結的主要課題、跨領與發展趨勢,以及最新演變動向,以期培養學生分析與決策能力。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週次 |
日期 |
課程主題 |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
教學活動與作業 |
1 |
9/13 |
新世紀的國際政治與西方文明的衰退 |
Chapter 1-5 of Samuel Huntington's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
|
2 |
9/20 |
文明的斷層線衝突 |
Chapter 9-11, ibid |
|
3 |
9/27 |
綜論世界秩序的四種概念 |
Chapter 1,3,5,7 of Henry Kissinger's "World Order" |
|
4 |
10/4 |
歐亞大陸在全球政治的地緣戰略 |
Chapter 2,4,6,7 of Zbigniew Brzezinski's The Grand Chessboard" |
|
5 |
10/11 |
自由主義的裂痕與和平理論 |
Chapter 4,6,7 of John Mearsheimer's "The Great Delusion" |
|
6 |
10/18 |
分組報告自訂的主題 |
||
7 |
10/25 |
美中的地緣戰略競爭、中小國家的應對戰略 |
-美中競爭的影響、日本、菲律賓、韓國、新加坡、越南、澳洲、東協 |
|
8 |
11/1 |
美國的台海算盤 |
-對中戰略的失敗、不戰而屈人之兵、全方位的圍堵、舊金山拜習會 |
|
9 |
11/8 |
中國的劇本及統一台灣的路徑 |
-百年國恥的驅動力、利益誘惑、灰色侵犯、以戰逼和、源頭解決 |
小組報告 |
10 |
11/15 |
台灣的劇本 |
-準備維持現狀到什麼時候?、關係和信任、堅韌的社會 |
|
11 |
11/22 |
台灣的防衛戰略 |
-什麼是戰略?、台灣有整體戰略嗎?、台灣的戰略環境、比較國軍與共軍的戰略思維 |
|
12 |
11/29 |
止戰的關鍵 |
-避免戰爭與嚇阻戰爭、整體防衛構想、具體審視建軍與備戰、國防創新 |
心得報告 |
13 |
12/6 |
後全球化的國際體系
|
張景安蘇宏達編,分裂的世界 (台北,聯經,2023)
|
心得討論 |
14 |
12/13 |
兩岸關係發展模式的差異對比
|
台灣觀點:賴怡忠,“應徹底批判兩岸高於外交的戰略思維” ,思想坦克,2024年2月1日 中國大陸觀點:
王衛星,“和平統一台灣是中國共產黨的一貫追求“,台海研究,2023年9月
|
心得討論 |
15 |
12/20 |
兩岸科技發展動力與全球體系
|
米勒,晶片戰爭(台北:天下,2023)。
|
心得討論 |
16 |
12/27 |
美國與兩岸關係
|
何思因編,解構美國 (台北:五南,2024)
|
心得討論 |
17 |
1/3 |
文化與兩岸關係
|
熊月之,梳理海派文化的四次爭論,解放日報,2021年10月23日 |
心得討論 |
18 |
1/10 |
國際戰略新疆界:北極
|
EP 08 「極」靜中的喧囂:在北極融冰之後(2023)。Apple Podcast
|
心得討論 |
董國猷:課堂參與占20%, 團體報告40%, 個人報告40%
禁止使用﹙小組報告及心得報告不可使用AI生成工具﹚。
李喜明:分組報告
禁止使用﹙小組報告及心得報告不可使用AI生成工具﹚。
冷則剛:上課發問與討論:50%。小論文50%
本課程無涉及AI 使用。
董國猷:Samuel Huntington,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2011)
Henry Kissinger, World Order (New York, Penguin, 2014)
Zbigniew Brzezinski, The Grand Chessboard (New York, Basic Books,1997)
Johm Mearsheimer, The Great Delus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8)
李喜明:台灣的勝算-李喜明
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和平與安全中心:2023-2024中華民國國防評估:https://tse.org.tw/?p=2587
冷則剛:如表列指定閱讀。
李喜明:Youtube:行動代號2027、Operation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