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本課程旨在介紹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中的兩種主要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方法(quantitative method)、質性研究方法(qualitative method),包括兩者從研究主題發想、蒐集與分析資料、連結到撰寫論文的過程,企圖以演練讓修課同學們獲致實際經驗以利於未來的MEPA碩論。 量化研究部分則側重在社會科學中的經濟問題量化分析上。課程中將會介紹基本的統計與經濟學的概念,並實際運用免費的量化分析軟體Gretl進行量化分析。同學具備基本觀念後,授課教師將會帶領實際進行量化論文的實作,從如何確認研究議題與蒐集實際的相關資料開始,接著運用Gretl進行統計分析、各種計量模型的檢定與處理,到最後呈現與詮釋分析結果及撰寫論文,讓同學對於量化分析有完整的認識、並具備量化論文實作經驗。
質性研究課程部分除了先簡單介紹個體主義vs. 整體主義方法論基本概念之外,將聚焦於介紹質性研究方法的主要取徑,包括:民族誌、紮根理論、敘事分析、歷史研究與個案研究法等,旨在讓修課者對社會科學質性研究方法有基本的認識。同時,這部分課程之規劃也著重操練實地進行論文研究之能力,特別是以深入訪談進行研究之能力,因此在此部分課程最後將透過分組進行訪談研究設計之討論以及同學互訪,進行實際訪談之練習。綜言之,此部分課程內容主要分為兩大部分:「質性研究資料蒐集」與「質性研究資料分析」,並於課程中說明論文研究設計與寫作之要點。 |
能力項目說明
量化研究部分的預期學習目標與成效如下: 1. 瞭解量化研究設計與分析的基本概念,包含基本統計與經濟學觀念。 2. 具備實際操作與進行計量分析的能力。 3. 瞭解如何進行各項計量檢定與解讀量化分析的結果。 4. 具備進行量化分析的能力。 質性研究部分: 修課同學於課程結束後,必須對於社會科學質性研究方法有深入的理解,同時具有實際進行以訪談為主之研究的基本能力,包括:訪談大綱設計、訪談問題擬定、訪談進行、訪談資料彙整、以及訪談資料分析的能力,並熟悉採質性研究方法進行之論文的研究設計與論文寫作相關規範包括:碩士論文撰寫格式、章節架構、參考文獻引用方式、學術倫理等。 |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
總成績計算: 量化研究總成績(100%)、質性研究總成績(100%)各佔一半。 質性研究: 1. 每週閱讀心得30%; 2. 作業 30%; 3. 期末報告:研究計畫書 40% *1.5行距;10-15頁;內容包括:研究主題、簡單文獻檢閱、研究方法/途徑、訪談大綱、訪談資料分析。 量化研究:暫定(上課時會與同學討論) 論文實作報告 60% 本課程同意修課學生「有條件使用」生成式AI工具。 作業及論文實作報告如使用AI輔助,請務必清楚標明。
|
質性研究:
*所有閱讀教材掃描檔將上傳至數位學習平台供自行下載
量化研究:
量化分析無指定教科書。
教材內容會於上課前透過email傳送給同學。
第二部分上課因需要進行量化分析,同學需備妥筆記型電腦。
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