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研究設計與論文實作」課程包括了量化研究與質性研究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的質化研究由陳宗文老師負責授課,而第二部分的量化研究則由陳陸輝老師負責授課。兩位老師的課程雖然獨立進行授課與評量,但課程的內容安排仍是具有連貫性。本課程主要在協助同學認識社會科學領域常用的量化與質化的研究方法,進而藉以運用並培養研究議題的能力。本課程除了分別介紹量化與質化分析的相關概念與理論之外,更希望同學們將上課所學習到概念與方法,實際運用到撰寫的論文報告之中,透過理論與實際相互印證的方式,培養同學實際執行社會科學的研究能力。
能力項目說明
在前半學期的課程方面,目標在建立社會科學研究操作的基本態度與精神,並能掌握質性研究的特徵與邏輯。
在下半學期的量化研究方面,將熟悉量化研究基本的研究方法以及資料分析,並能提出初步的研究計畫。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週次 |
日期 |
主題 |
內容 |
1 |
9/14 |
課程介紹 |
|
2 |
9/21 |
社會世界的多重意義建構 |
|
3 |
9/28 |
教師節 |
|
4 |
10/5 |
文本整理與研究倫理 |
|
5 |
10/12 |
質性研究設計 |
|
6 |
10/19 |
個案研究 |
|
7 |
10/26 |
深度訪談 |
|
8 |
11/2 |
紮根理論與田野 |
|
9 |
11/8 |
質性書寫實作 |
|
10 |
11/16 |
社會科學量化研究:研究問題的提出與文獻整理 |
|
11 |
11/23 |
量化研究的設計 |
|
12 |
11/30 |
調查研究方法簡介 |
|
13 |
12/7 |
網路調查 |
|
14 |
12/14 |
抽樣方法簡介 |
|
15 |
12/21 |
問卷設計 |
|
16 |
12/28 |
統計方法 |
|
17 |
1/4 |
期末報告 |
|
18 |
1/11 |
學程日 |
|
本課程分成質性與量化兩部分,分別評分。各佔總成績50%。
質性研究部分:
1.課堂參與(含出席與作業分享)50%
2.期末報告50%
量化部分的評定的方式分為三部分:
1. 出席20%;
2. 期末報告50%;
3. 作業/小考30%。
出席部分,按照出席的次數來加以評定。
本課程期末報告,以小組完成為原則。請各組整理學期期間所學,提出一個兼具質性與量化研究的研究設計。其中包括:研究問題、理論基礎、研究設計以及預期研究成果。研究報告請依照學術報告格式撰寫。
作業/小考部分則依照課程要求完成並繳交。
經108.01.17(四)行管碩第100次學程委員會會議決議,「學程辦公室點名,四次缺席(含)以上者,本課程修業成績視為不及格」。
本課程可否使用生成式AI 工具:
若作業報告有使用生成式AI,必須在明顯處標記說明使用的樣態。
*陳陸輝主編,2023,《民意調查》,台北:五南。(量化研究方法教科書)
* Robert R. Alford著 ; 王志弘譯,2011,《好硏究怎麼做 : 從理論.方法.證據構思硏究問題》,台北:群學。
* Howard S. Becker著 ; 郭姿吟,呂錦媛翻譯,2009,《這才是做研究的王道》,台北:群學。
書名 Book Title | 作者 Author | 出版年 Publish Year | 出版者 Publisher | ISBN | 館藏來源* | 備註 Note |
---|
本課程可以使用的量化研究資料檔案,同學可以自由自下載: 兩岸關係和國家安全民意調查: https://sites.duke.edu/pass/data/ 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 http://teds.nccu.edu.tw/main.php